•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央行: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防范高息攬儲行為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10 23:06:21

          5月10日,央行發(fā)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在把握好利率、匯率內外均衡方面,報告提到,“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防范高息攬儲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著力穩(wěn)定銀行負債成本。”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馬子卿    

          5月10日,央行發(fā)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回顧今年以來政策成效、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同時,還解讀了金融市場熱點問題,明確下階段的政策思路和重點。

          報告顯示,一季度貨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guī)模合理增長,綜合融資成本穩(wěn)中有降,信貸結構不斷優(yōu)化,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wěn)定。報告稱:“未來隨著政策效果顯現,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將持續(xù)鞏固和增強,央行會根據形勢變化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jié)奏。”

          圖片來源:《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

          關于下階段的貨幣政策思路,其中報告提到:“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防范高息攬儲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著力穩(wěn)定銀行負債成本。”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隨著“手工補息”問題逐步規(guī)范,銀行此前調降存款利率的效果將進一步釋放,利差收窄壓力也會減輕,有助于提升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和穩(wěn)健經營的能力。

          信貸總量增速放緩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力度減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報告在專欄中著重分析了信貸增長與高質量發(fā)展的關系,強調“我國信貸總量已從過去兩位數以上的較高增速放緩至個位數,但這不意味著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減弱。”

          圖片來源:《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

          此前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3月末社會融資規(guī)模存量為390.32萬億元,同比增長8.7%。有專家認為,當前我國信貸存量規(guī)模已經較高,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質效也需要進一步提升。

          關于信貸總量增速有兩位數放緩至個位數的原因,報告稱,一是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在加快推進;二是當信貸存量規(guī)模比較大時,繼續(xù)增加信貸投放的邊際效果遞減;三是直接融資的良性替代效應。信貸只是社會融資渠道之一,不能反映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全貌。

          圖片來源:《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

          有專家指出,央行更加注重引導信貸均衡投放。1月24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人民銀行潘功勝行長特別指出“經濟回升向好需要穩(wěn)定、持續(xù)的信貸支持”,并表示“央行將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節(jié)奏,穩(wěn)固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預計全年信貸投放節(jié)奏將會更加均衡”。從一季度金融數據看,金融總量穩(wěn)定增長,信貸節(jié)奏更加平穩(wěn)。

          記者了解到,按照歷史規(guī)律,4月、7月、10月通常是貸款小月,但從銀行反映的情況看,今年4月信貸投放還是平穩(wěn)的,小月不小是今年的特點

          此前多位業(yè)內專家已表示,在經濟高質量轉型過程中觀察金融指標,不僅要看量,更重要的是看質。今年以來,央行有關負責人多次強調要盤活金融資源存量,優(yōu)化信貸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圖片來源:《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

          報告明確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信貸需求較前些年會出現“換擋”,信貸結構也在優(yōu)化升級,即使信貸增長比過去低一些,也足夠支持經濟平穩(wěn)增長。3月末,金融機構高技術制造業(yè)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和民營經濟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為27.3%、20.3%、13.5%和10.7%,均明顯高于9.6%的全部貸款增速。

          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防范高息攬儲行為

          關于下階段的貨幣政策思路,報告具體提出了五項具體要求:一是保持融資和貨幣總量合理增長;二是充分發(fā)揮貨幣信貸政策導向作用;三是把握好利率、匯率內外均衡;四是不斷深化金融改革和對外開放;五是積極穩(wěn)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圖片來源:《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把握好利率、匯率內外均衡方面,報告提到:“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防范高息攬儲行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著力穩(wěn)定銀行負債成本。發(fā)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加強行業(yè)自律協(xié)調和管理,督促金融機構堅持風險定價原則,理順貸款利率與債券收益率等市場利率的關系,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wěn)中有降。”

          近期,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發(fā)布倡議,明確要求銀行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戶承諾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權上限的補息。記者注意到,近期“手工補息”和“資金空轉”治理已有不少措施。

          據業(yè)內人士介紹,手工補息本是銀行用于勘誤的工具,異化為高息攬儲的手段后,被銀行用來給大企業(yè)客戶違規(guī)補貼存款利息,大客戶存款利率“明降暗升”。隨著“手工補息”問題逐步規(guī)范,銀行此前調降存款利率的效果將進一步釋放,利差收窄壓力也會減輕,有助于提升銀行支持實體經濟和穩(wěn)健經營的能力。

          圖片來源:《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

          今年以來,央行已多次表示,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信貸均衡投放,適當平抑“開門紅”過度沖高。一季度,銀行貸款投放節(jié)奏向歷史平均水平回歸,為后三個季度貸款投放留有后勁,抑制資金沉淀空轉。

          專家分析指出,隨著資金空轉問題緩解,未來貨幣信貸增速可能會適當放緩,但這是合理的,擠掉“水分”后的信貸數據更能反映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彭斐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信貸 金融 央行 利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久久9热re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国产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小综合 | 在线观看91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