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2024-04-13 09:24:22
封面新聞記者劉秋鳳 楊霽月
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個門類“規則”的制定者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近年來,我國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中國工業不斷謀求“出海”。身居西南內陸,在川企業如何抓住機遇?4月10日,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了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主任武雅斌。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主任武雅斌(受訪者供圖)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成立于1966年,是致力于促進工業發展的聯合國專門機構。目前工發組織擁有172個成員國,在全球8個國家設有10個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致力于促進東道國投資者和技術供應商之間以及發展中國家潛在合作伙伴之間的投資和技術流動。
實地走訪企業
希望在川企業利用聯合國平臺“走出去”
4月8日至10日,四川迎來了2024年開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批外國駐華使節代表團,包括19國駐華大使,7國臨時代辦,4個國際組織,以及1名海地中國貿易發展辦事處代表。武雅斌是代表團成員之一,也是唯一一名中國籍代表。
武雅斌來四川并非偶然。早在2020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項目西部區域協同中心(成都)”掛牌,在當時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個聯合國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創新平臺。
武雅斌與代表團一起參觀東方電氣
“聯合國組織在成都設點,已經充分說明了成都的國際化程度。”武雅斌告訴記者,雖然四川地處內陸,但經過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多年耕耘,加之航空、高鐵、高速公路網絡基礎設施四通八達,吸引了不少外國領事機構的入駐,其國際化程度已經有了較大提升。
本次來川,他跟隨代表團走訪了不少點位,其中與工業相關的點位最為吸引他的關注。例如,在東方電氣,在過去40年里,這家在川企業已經累計生產超700吉瓦的發電設備,為全球近110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超過89吉瓦的發電設備系統和1000多臺陸地鉆機。
武雅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四川企業“走出去”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東方電氣是中國第一批走出去的在川企業之一。“這些提高能源效率的技術,如果同時也特別適合發展中國家,就可以利用聯合國的平臺去宣傳和推介它。”經過這次實地走訪,他認為東方電氣研發的可持續能源技術與工發組織推廣的理念一致,可以作為一種最佳實踐案例,通過工發組織的平臺到全球進行分享。這是一種強強聯合。
“出海”機會多
四川工業實力強勁,但需找準切入口
“中國的工業實力已經是世界前列。四川工業體系也很強大。”武雅斌對四川的現代化工業體系表達了認可。
工業是一國綜合國力的根基。據悉,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23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39.9萬億元,占GDP31.7%。
4月8日至10日,外國駐華使節代表團來訪四川
就四川來說,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和國家戰略腹地,四川是我國為數不多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31個制造業大類的省份,肩負服務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任。
“然而,很多中國企業,尤其是西部地區的很多優秀企業,沒有很好的渠道走到海外。”武雅斌表示,這些企業已經在國內打出一片天地,想要拓展海外市場,聯合國工發組織是一個不錯的平臺,可以將優秀項目推廣到國際舞臺。
“我們對于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更加了解。”武雅斌舉例,非洲產出很多熱帶水果,但熱帶水果非常容易腐壞,將其出口就面臨保鮮的技術難題。“我們可以針對性地研發一種技術工藝,在非洲當地進行水果深加工,提升其出口價值。”武雅斌說,如果這種技術成本較低,在發展中國家具有可獲得性和可負擔性,那么就可以得到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產業在國內處于“朝陽”蓬勃發展階段,當下到非洲卻不一定討喜。例如,在新能源方面,在國內“大熱”的新能源汽車可能并不適合非洲,因為二手車占據了非洲主要市場。又如,非洲最需要的可能也不是核電站。因為核電的目標地區是人口稠密,工業非常發達的地區。
如果對應上述行業,食品是四川傳統優勢產業。四川也是能源大省。在“新三樣”出口方面,四川保持高速增長。
“發展中國家都希望能盡早實現工業化。這個市場是無限大的。四川工業‘出海’,機會很多,但能否從中找到準確的切入口很重要。”武雅斌強調,四川工業“出海”需要深度研判當地市場環境,找準自身定位,特別是一些“空白”領域值得挖掘與琢磨。
來源:封面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