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7 22:23:14
每經記者 徐肖逍 每經編輯 魏官紅
2024年3月21日,“面包第一股”桃李面包(SH603866,股價6.41元,市值102.54億元)發布了第二份社會責任報告。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注意到,與2023年發布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相比,本次內容規模增至12頁,環保、品控等核心部分得到擴充,但關鍵數據仍顯不足。
視覺中國圖
此外,根據其最新年報,桃李面包已經連續3年增收不增利。截至最新收盤日,其股價為6.41元,距離2023年的最高價14.78元已經折半。
針對相關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于4月1日向桃李面包發送了采訪函,截至發稿,公司尚未回復。
擴充內容主要為定性描述
2023年桃李面包發布了首份社會責任報告,但僅有6頁,很多關鍵信息未披露。
在MSCI于2023年6月更新的ESG評級中,桃李面包降至*CCC級。根據每經-中財大綠金院“ESG行動派”數據平臺,桃李面包2023年ESG評級為C級,行業排第五十一名,相對靠后。
與首份報告相比,桃李面包的第二份社會責任報告增至12頁,但全文只有一個簡單圖表,可視化效果較差。內容方面,主要包括品控、環保、員工權益保護、投資者關系等部分,并作了大幅擴充。整體來看,擴充的內容主要為定性描述,缺乏關鍵數據的展示。
生態保護內容分為4個部分,包括發展綠色建筑、節能設計及措施、環保設計及措施、綠色生產及科學發展。桃李面包詳細介紹了主要的節能(12項)、環保及綠色生產技術措施,但多為定性介紹,少有的定量描述也只是達到或低于國家標準,沒有披露具體的節能減排數據。
作為社會責任的重要部分,員工權益保護部分也得到了不少擴充,分為人才引進、員工發展與培訓、員工權益及薪酬福利四大部分。其中,2023年描述較少的員工培訓部分在2024年得到了詳細展示,包括晉升渠道和各類培訓。在這個部分,桃李面包展示了定量成果:2023年度,公司組織生產安全教育培訓2148場,涉及50598人次,人均48學時。不過,備受關注的年齡結構、性別結構、員工流失率等內容未被提及。
投資者關系方面,與2023年描述的內容相似,桃李面包表示:“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并得以有效執行,不存在重大缺陷。”然而,關鍵的治理結構如董事會結構、高級管理層的薪酬政策、審計流程、股東權利、腐敗和賄賂防治措施等內容仍未被透露。
股價較去年高點已折半
對于食品行業來說,產品質量安全最為重要。與2023年的社會責任報告相比,桃李面包2024年的社會責任報告在安全生產與質量控制方面披露得更加詳細,分為加強采購流程管控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兩大部分。
關于供應鏈,桃李面包對大宗原料采用了集中定價的模式,制定了完善的供應商評審體系及內部審核體系來加強采購流程管控。
關于安全生產,桃李面包提披露的信息顯示,近年來,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為零,無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無重大職業病事故、無重大火災和人身傷亡事故,廢氣、廢水排放達到國家標準。
不過,桃李面包在2023年仍陷入食品安全風波。2023年2月19日,一個“桃李面包中吃出2厘米帶銹刀片”詞條沖上微博熱搜,引發熱議。后來,桃李面包回應稱,排除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金屬刀片的可能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2019年至今,桃李面包一共收到439條投訴,內容包括異物、過期等問題。
根據最新發布的年報,桃李面包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約67.59億元,同比增長1.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5.74億元,同比下滑10.29%。記者注意到,桃李面包自2021年起已經連續3年增收不增利。
桃李面包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堪憂。截至最新收盤日,其股價為6.41元,距離2023年的最高價14.78元已經折半。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持續下滑的3年中,桃李面包實控人吳志剛家族頻繁進行股份減持、分紅套現,公司治理體系也引發投資者討論。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