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受益于大規模設備更新,這個賽道的國產替代空間大——道達研選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5 18:36:01

          各位老鐵,大家好!我是錢研君,今天又在公眾號“道達號”上發布最新的研究成果——道達研選。

          本周只有三個交易日,市場整體維持震蕩走勢。從板塊來看,前幾周火熱的概念板塊全線回調,比如AI和飛行汽車,而周期類板塊普遍表現都不錯。

          道達研選今年關注的板塊,在本周多數也有不錯的表現,比如說胰島素、乙二酸、燃氣、血透儀等。其中,胰島素公司甘李藥業表現尤為出色,本周最高漲幅接近20%。

          對于接下來的行情,錢研君仍然持樂觀態度,對于估值具有性價比的好公司,回調就是好的布局機會。接下來,繼續做一個特別版的分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科學儀器行業的基本情況以及投資邏輯。

          在正式開始之前,還是做個提醒,道達研選周記第13期已經更新了,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然后到贏家學院里查看。

          科學儀器國產替代正當時

          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去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通知。

          隨著國務院文件的正式出臺,各地方政府也開始摸排梳理本地目前的儀器設備更新改造需求。部分較為積極的省市自治區(比如安徽、江蘇、河南等)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文件,以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第四次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推動重點行業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

          《行動方案》指出,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

          科學儀器行業是科研活動的基石,是與半導體等行業一樣易被“卡脖子”的重點戰略行業。華創證券判斷,國產科學儀器行業或成為本輪政策的重點支持方向之一。

          此外,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國家接連出臺多項利好科學儀器行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包括減稅、貼息貸款、設備專項改造再貸款等。

          我國科學儀器服務情況淺析

          多數科學儀器的使用壽命在5~10年。其中,分析儀器和化學實驗類儀器的使用壽命一般在5~10年,具體使用年限根據現場情況和設備的維護情況而定;生命科學類儀器的使用壽命稍短,一般為5~8年;物理實驗類儀器的使用壽命相對較長(10年以上),但需要定期維護。

          華創證券搜集整理了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上公示的129464臺儀器(去重)的相關信息后發現,服務時間超過10年(2014年以前投入使用)的儀器總臺數高達47224臺,占比36.48%;服務時間在6~10年間的儀器總臺數最多(51238臺),占比40%;服務時間在3~5年間的儀器臺數為25493臺,占比20%;服務時間3年以內的儀器數量最少(5509臺),占比4%。

          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上公示的129464臺儀器中,產地為美國的臺數高達44137臺,占比34%;產地為我國(不含我國的港澳臺地區)的共有36747臺,占比28%;產地為德國的數量排名第三(16767)臺,占比13%;產地為日本的數量排名第四(10196臺),占比約8%。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科學儀器行業馬太效應較為明顯,中美德日合計占比高達83%。從表面上看,產地為我國的儀器臺數排名第二,但考慮到貼牌產品和外資在我國開設工廠等情況的存在,科學儀器的實際國產化率應低于28%。

          如果將服務超過5年的記作老儀器,5年以內的記作新儀器,那么原產國為美國的老儀器占比高達80%,原產國為中國、德國、日本的老儀器比例分別為73%、75%、78%。盡管原產國為外國的儀器替換潛力更大,但新儀器占比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近年來我國科學儀器國產化率有所提升。

          我國儀器設備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狀態。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我國儀器設備的進口總額維持在800億~1100億美元,而出口額則在700億~1000億美元,常年存在百億美元級別的貿易逆差。每年接近千億級別人民幣體量的貿易逆差從側面說明,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大部分高端儀器的國產滲透率不足1.5%。根據第一財經報道,2016~2019年采購的200萬元以上的科學儀器中,質譜儀、X射線類儀器、光學色譜儀、光學顯微鏡等科學儀器的國產設備比例不足1.50%,天文領域設備的國產化率最高,但也僅有22%。

          科學儀器設備更新市場規模測算

          那么,本次設備更新涉及到的科學儀器,體量到底有多大呢?

          科學儀器行業具有品類繁雜、下游涉及行業廣的特點,很難有權威數據統計不同種類科學儀器的市場空間。因為質譜儀和色譜儀有獨立的海關進出口代碼,歷年的進出口額、臺套數可查,所以華創證券選取這兩個市場空間較大的單品進行測算。

          (1)質譜儀剛性替換需求高達6.09億美元。據儀器信息網的數據,1955~2020年期間,啟用的重大儀器設備中使用年限超過10年的質譜儀臺數有5212臺,而質譜儀的平均使用年限為5~10年。2023年質譜儀的海關進口平均單價為12萬美元/臺,考慮到質譜類儀器的國產化率極低,假設5212臺全部替換,僅質譜儀一類科學儀器的剛性替換需求就可以達到6.09億美元。

          2)色譜儀剛性替換需求高達1.21億美金。色譜儀的測算邏輯與質譜儀類似,2023年色譜儀的海關進口平均單價為4萬美元/臺,超齡服務的臺數為3079臺,在假設全部替換的情況下,色譜儀的剛性替換需求或可達1.21億美元。

          考慮到質譜色譜類儀器的使用壽命一般為5~10年,如果采用更短周期的替換政策,使用年限滿5年即可替換,那么科學儀器的國產替代空間將會更大。

          華創證券采用2017年和2018年的平均進口臺數和2023年的平均進口單價作為測算依據,如果執行更短周期的替換政策,那么2024年質譜儀的潛在替換空間為13.6億美元,色譜儀的潛在替換空間為10.7億美元。也就是說,質譜儀+色譜儀的潛在替換需求接近25億美元,遠高于剛性替換需求。

          通過回顧上輪貼息貸款政策,華創證券發現,頭部高校與科研院所對進口儀器品牌更為青睞,部分在華營收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的海外儀器公司2022年依然獲得了雙位數增長,但國產品牌獲益十分有限。

          華創證券認為,985/211高校的儀器設備偏重高端科研,而職業院校的儀器設備主要應用于教學演示和實訓,與國產儀器設備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更為匹配。因此,職業院校能否在本輪政策中獲得更多的支持,或是國產儀器能否獲益的關鍵因素。截至2024年3月17日,已有部分省市自治區開始要求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報送儀器設備的更新替換需求。

          最后總結一下,華創證券認為,在內部政策大力支持和外部可能“卡脖子”的雙重催化下,我國本土科學儀器公司有望在挑戰中抓住機遇,加快國產替代進程。

          免責聲明:道達研選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風險提示:1、訂單和新業務布局低預期;2、相關政策推進不及預期;3、國產替代不及預期;4、研發失敗風險。

          最后再提醒一下,道達研選周記第13期已經更新了,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然后到贏家學院里查看。

          好了,今天就和各位老鐵聊到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本期道達研選的參考研報如下:

          廣發證券-環保行業深度跟蹤:大規模設備更新方案通過,關注科研儀器

          華創證券-科學儀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本次設備更新涉及的科學儀器體量幾何?

          (錢研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各位老鐵,大家好!我是錢研君,今天又在公眾號“道達號”上發布最新的研究成果——道達研選。 本周只有三個交易日,市場整體維持震蕩走勢。從板塊來看,前幾周火熱的概念板塊全線回調,比如AI和飛行汽車,而周期類板塊普遍表現都不錯。 道達研選今年關注的板塊,在本周多數也有不錯的表現,比如說胰島素、乙二酸、燃氣、血透儀等。其中,胰島素公司甘李藥業表現尤為出色,本周最高漲幅接近20%。 對于接下來的行情,錢研君仍然持樂觀態度,對于估值具有性價比的好公司,回調就是好的布局機會。接下來,繼續做一個特別版的分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科學儀器行業的基本情況以及投資邏輯。 在正式開始之前,還是做個提醒,道達研選周記第13期已經更新了,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然后到贏家學院里查看。 科學儀器國產替代正當時 3月6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去年中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隨著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設備更新需求會不斷擴大,初步估算將是一個年規模5萬億以上的巨大市場。 3月13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通知。 隨著國務院文件的正式出臺,各地方政府也開始摸排梳理本地目前的儀器設備更新改造需求。部分較為積極的省市自治區(比如安徽、江蘇、河南等)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文件,以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第四次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推動重點行業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 《行動方案》指出,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學科研水平。 科學儀器行業是科研活動的基石,是與半導體等行業一樣易被“卡脖子”的重點戰略行業。華創證券判斷,國產科學儀器行業或成為本輪政策的重點支持方向之一。 此外,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國家接連出臺多項利好科學儀器行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包括減稅、貼息貸款、設備專項改造再貸款等。 我國科學儀器服務情況淺析 多數科學儀器的使用壽命在5~10年。其中,分析儀器和化學實驗類儀器的使用壽命一般在5~10年,具體使用年限根據現場情況和設備的維護情況而定;生命科學類儀器的使用壽命稍短,一般為5~8年;物理實驗類儀器的使用壽命相對較長(10年以上),但需要定期維護。 華創證券搜集整理了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上公示的129464臺儀器(去重)的相關信息后發現,服務時間超過10年(2014年以前投入使用)的儀器總臺數高達47224臺,占比36.48%;服務時間在6~10年間的儀器總臺數最多(51238臺),占比40%;服務時間在3~5年間的儀器臺數為25493臺,占比20%;服務時間3年以內的儀器數量最少(5509臺),占比4%。 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上公示的129464臺儀器中,產地為美國的臺數高達44137臺,占比34%;產地為我國(不含我國的港澳臺地區)的共有36747臺,占比28%;產地為德國的數量排名第三(16767)臺,占比13%;產地為日本的數量排名第四(10196臺),占比約8%。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科學儀器行業馬太效應較為明顯,中美德日合計占比高達83%。從表面上看,產地為我國的儀器臺數排名第二,但考慮到貼牌產品和外資在我國開設工廠等情況的存在,科學儀器的實際國產化率應低于28%。 如果將服務超過5年的記作老儀器,5年以內的記作新儀器,那么原產國為美國的老儀器占比高達80%,原產國為中國、德國、日本的老儀器比例分別為73%、75%、78%。盡管原產國為外國的儀器替換潛力更大,但新儀器占比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近年來我國科學儀器國產化率有所提升。 我國儀器設備長期處于貿易逆差狀態。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我國儀器設備的進口總額維持在800億~1100億美元,而出口額則在700億~1000億美元,常年存在百億美元級別的貿易逆差。每年接近千億級別人民幣體量的貿易逆差從側面說明,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大部分高端儀器的國產滲透率不足1.5%。根據第一財經報道,2016~2019年采購的200萬元以上的科學儀器中,質譜儀、X射線類儀器、光學色譜儀、光學顯微鏡等科學儀器的國產設備比例不足1.50%,天文領域設備的國產化率最高,但也僅有22%。 科學儀器設備更新市場規模測算 那么,本次設備更新涉及到的科學儀器,體量到底有多大呢? 科學儀器行業具有品類繁雜、下游涉及行業廣的特點,很難有權威數據統計不同種類科學儀器的市場空間。因為質譜儀和色譜儀有獨立的海關進出口代碼,歷年的進出口額、臺套數可查,所以華創證券選取這兩個市場空間較大的單品進行測算。 (1)質譜儀剛性替換需求高達6.09億美元。據儀器信息網的數據,1955~2020年期間,啟用的重大儀器設備中使用年限超過10年的質譜儀臺數有5212臺,而質譜儀的平均使用年限為5~10年。2023年質譜儀的海關進口平均單價為12萬美元/臺,考慮到質譜類儀器的國產化率極低,假設5212臺全部替換,僅質譜儀一類科學儀器的剛性替換需求就可以達到6.09億美元。 (2)色譜儀剛性替換需求高達1.21億美金。色譜儀的測算邏輯與質譜儀類似,2023年色譜儀的海關進口平均單價為4萬美元/臺,超齡服務的臺數為3079臺,在假設全部替換的情況下,色譜儀的剛性替換需求或可達1.21億美元。 考慮到質譜色譜類儀器的使用壽命一般為5~10年,如果采用更短周期的替換政策,使用年限滿5年即可替換,那么科學儀器的國產替代空間將會更大。 華創證券采用2017年和2018年的平均進口臺數和2023年的平均進口單價作為測算依據,如果執行更短周期的替換政策,那么2024年質譜儀的潛在替換空間為13.6億美元,色譜儀的潛在替換空間為10.7億美元。也就是說,質譜儀+色譜儀的潛在替換需求接近25億美元,遠高于剛性替換需求。 通過回顧上輪貼息貸款政策,華創證券發現,頭部高校與科研院所對進口儀器品牌更為青睞,部分在華營收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的海外儀器公司2022年依然獲得了雙位數增長,但國產品牌獲益十分有限。 華創證券認為,985/211高校的儀器設備偏重高端科研,而職業院校的儀器設備主要應用于教學演示和實訓,與國產儀器設備現階段的發展水平更為匹配。因此,職業院校能否在本輪政策中獲得更多的支持,或是國產儀器能否獲益的關鍵因素。截至2024年3月17日,已有部分省市自治區開始要求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報送儀器設備的更新替換需求。 最后總結一下,華創證券認為,在內部政策大力支持和外部可能“卡脖子”的雙重催化下,我國本土科學儀器公司有望在挑戰中抓住機遇,加快國產替代進程。 免責聲明:道達研選是從行業前瞻去挖掘價值信息,整合最熱研報主要觀點,文章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不涉及操作建議。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風險提示:1、訂單和新業務布局低預期;2、相關政策推進不及預期;3、國產替代不及預期;4、研發失敗風險。 最后再提醒一下,道達研選周記第13期已經更新了,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然后到贏家學院里查看。 好了,今天就和各位老鐵聊到這里,祝大家周末愉快! 本期道達研選的參考研報如下: 廣發證券-環保行業深度跟蹤:大規模設備更新方案通過,關注科研儀器 華創證券-科學儀器行業深度研究報告:本次設備更新涉及的科學儀器體量幾何? (錢研君)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設備更新 科學儀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精品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精品在线911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