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2 11:02:09
◎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做好ESG傳播,講好中國ESG故事,具有中國式現代化視角下的重要意義。這也是主辦方發起2023“中國行動派?ESG傳播大獎”評選的初衷和愿景。
每經記者|黃宗彥 每經編輯|陳俊杰
1月23日,由每日經濟新聞發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提供學術支持,聯想集團特別支持的2023“中國行動派•ESG傳播大獎”頒獎典禮將在北京舉行。“最佳案例獎”“最佳新聞報道獎”“年度貢獻個人獎”以及“年度貢獻機構獎”等系列獎項將一一揭曉。
據了解,本次典禮還邀請眾多ESG專業機構、權威專家、知名媒體和上市公司代表,一起見證中國ESG傳播的優秀成果,感受中國ESG實踐的生動故事,分享中國ESG發展的智慧經驗,為推動中國經濟的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匯聚和貢獻更多榜樣力量。
屆時,頒獎典禮將在每日經濟新聞多平臺同步直播,敬請關注。
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做好ESG傳播,講好中國ESG故事,具有中國式現代化視角下的重要意義,可以對內弘揚正氣、凝聚共識,對外銜接主流話語體系、展現中國美好形象。
這也是主辦方發起2023“中國行動派•ESG傳播大獎”評選的初衷和愿景。
本次頒獎典禮的主題為“價值向上 故事力量”。它涵蓋了兩個重要的方面:個體或社會價值取向的提升,以及故事作為傳遞價值力量的媒介。將這一主題與ESG相結合,有力推動商業社會甚至全社會朝著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價值向上”意味著ESG傳播在道德、倫理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提升。這包括對環境、社會公正、協作和共享價值的更深刻理解。ESG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平衡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發展,以確保現在和未來的世代都能享有良好的生活質量。
同時,“故事力量”強調了ESG傳播的內容,具有傳遞信息、觀念的功能和激發行動的力量。通過積極的、激勵人心的中國ESG故事,激發人們的內在動力,推動他們朝著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這些故事可以是個體在ESG實踐中的成功經歷,也可以是社區共同努力實現可持續目標的故事,還可以是機構或企業的ESG成果。通過共享這些正面的故事,人們可以建立共鳴,形成一個共同的愿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據悉,本次參評的ESG報道作品和傳播案例不僅題材豐富,覆蓋環境、低碳、公益、公司治理等內容;表現形式亦呈現出多元化,不僅限于圖文,還有短視頻、海報等利于新媒體傳播的類型。眾多高質量參評材料,反映出當前階段中國豐富的ESG實踐和較高的ESG傳播水平。
最終將有哪些作品代表當下ESG傳播的最高水平?又有哪些企業和機構生動講述自身的ESG故事?1月23日,懸念將一一揭曉。
根據議程安排,本次頒獎典禮除了有令人期待的頒獎環節,還邀請了眾多ESG專業機構、權威專家、知名媒體和上市公司代表,在主旨演講、圓桌對話等環節,圍繞ESG傳播話題展開智慧風暴。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高級學術顧問、中財綠指首席經濟學家施懿宸教授,將圍繞《2024中國ESG趨勢以及ESG傳播的重要議題》的題目分享他的思考;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將從《公司治理、ESG與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角度深入剖析ESG與商業社會的聯系。
在主旨解讀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ESG傳播研究課題組負責人宮賀將以“中國式ESG傳播評價體系及‘中國行動派•ESG傳播大獎’獎項說明”為題,解讀評選活動的評選標準和評選過程。
據了解,第一場圓桌沙龍以“ESG報道分享”為主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ESG傳播研究課題組成員張亞斐,將與法治日報社《法人》雜志總編輯賈寶元,澎湃新聞高級記者、《臨界點》月刊主理人刁凡超,21世紀經濟報道碳中和與ESG新聞部牽頭人兼ESG 頻道主編、碳中和課題組研究總監李德尚玉,36氪科技報道負責人、雙碳與ESG板塊“36碳”主編蘇建勛,一起分享ESG報道的經驗和故事。
第二場圓桌沙龍以“ESG傳播分享”為主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執行院長柳學信和商道咨詢首席專家、商道學堂校長、商道融綠董事長郭沛源兩位專家,將與界面新聞編委李慎,妙盈科技生態合作總監李禮一起總結、探討中國ESG傳播的經驗和趨勢。
新聞媒體從事ESG報道,是自身的角色和職責所在。ESG機構則為ESG傳播提供學術資源和專業支持。而企業作為ESG價值鏈的重要一環,不是獨立的個體,它們的一舉一動,還將影響產業鏈的上下游,甚至社區和消費終端。因此,企業不光要主動踐行ESG,更要向外界輸出、傳遞ESG價值,攜手產業鏈共建可持續發展生態。
可以預見的是,在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ESG的傳播主體也將更加多元,中國ESG故事也將更加精彩。1月23日,2023“中國行動派•ESG傳播大獎”頒獎典禮,讓我們一起見證ESG傳播的新趨勢與新篇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