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2 18:51:05
本周,大盤整體是一個沖高之后震蕩回落的走勢,由于回落集中在周五,給很多股民的感受不太好。與此同時,市場也出現了前期熱點的集中退潮,華為概念、人工智能等連續調整,轉而是煤炭、油氣開采之類的強周期板塊開始表現。
那么,該如何看待盤面所呈現的這種情況?周五市場的調整,究竟是新一輪下跌的開端,還是即將上漲的開始?資金拋棄老熱點轉而流向一些近期沒怎么露臉的板塊,意欲何為?今天,達哥和牛博士就大家關心的問題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又是一周咱們坐下來閑聊股市的時間。本周市場給我的感覺有些不溫不火,就像大家評論的那樣,信心并未完全建立起來。周五市場的下跌讓我也有些迷茫,下方有支撐,按照交易規則來說,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要尋找機會,達哥如何看待?
道達:我比較認同牛博士的觀點。周四我在手記文章中分享的觀點是大盤變盤向上的概率偏大一些,但很顯然這個預判是錯誤的,市場轉而向下調整了。當然,我也可以找借口說是受海外市場因素的影響,不過這就有些偏離我的交易理念了。
先說市場的中期觀點,本輪市場的反彈,不會僅僅因為周五市場的調整就宣告結束,特別是上證指數3000點附近的支撐非常明顯,只要這個位置沒有跌破,大盤調整的過程都可以當作機會來看待。
再來說短期市場的情況,周五市場在保險、汽車、傳媒等板塊的拖累下出現了低開下探的走勢,但盤中券商、醫藥、煤炭、軍工等有護盤動作,中午收盤前托著大盤回升,下午大盤窄幅震蕩為主,最終兩市的綜合指數雙雙收出帶有下影線的小陰線。
不過,由于周五的調整回補了大盤周一因利好消息而出現的高開缺口,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缺口的隱患,不能算是壞事。一般來說,底部緩慢爬升起來的時候,會被稱作建倉階段,這個時候缺口越少越好,就像蓋房子打地基一樣。再加上A股逢缺口必補的定律,周五的調整可以看成是好事。
與此同時,伴隨調整的是滬深兩市成交金額出現了明顯萎縮,調整縮量是非常正常的量價情況,說明資金沒有大量出逃,就比如上證指數在10月31日至11月2日的調整,之后市場再度迎來上漲。
唯一不確定的是,周五大盤的調整是已經結束了,還是需要再來一根陰線向下尋求支撐。
這里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如果11月13日大盤開盤直接向上走,就意味著拉回到了之前的震蕩區域,調整可能已經結束了,將開啟上漲節奏。
另一種情況則是大盤向下去回踩10月末至11月初這幾天日K線重疊的區域,進而調整才可能結束。從技術上看,就是有再度跌破10日均線的動作,但只要仍是縮量陰的形態,就不要過于患得患失,仍然可能是一個洗盤動作。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大盤在周五也留下了一個缺口,結合縮量和探底回升的K線形態,說明空方殺跌的動能不足,回補的可能性比較大。因此,我認為,無論是就短期而言還是就中期而言,只要關鍵點位不跌破,大盤目前的反彈都不輕言結束。
牛博士:感謝達哥的分享,這樣我的心里就有底了。不過,本周市場出現了熱點退潮的情況,特別是周四、周五這兩個交易日,和“龍鳳呈祥”一起下跌的還有華為概念、人工智能概念,超跌的新能源也在下跌。不知達哥如何看待?
達哥:類似的觀點,其實我很早之前就有分享過。新熱點的誕生,往往都是以老熱點的隕落為前提的。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為概念股的調整,對于市場重新孕育新的熱點非常有利,尤其是下周市場可能出現調整結束的情況。
華為概念的炒作,早于市場本輪見底兩個月之久。以前達哥用過馬拉松比賽做過對比,最終能夠拿到冠軍的人,一般都不是一開始就處于領跑狀態的選手,而是經常出自跟隨在其后面的第一集團軍。
這從短線情緒上一些老龍頭的隕落也能看出來,比如捷榮技術、圣龍股份、天龍股份三只具有典型周期的龍頭齊步跌停,宣告一輪周期正式終結。短線情緒周期的退潮,需要龍頭全部覆滅,絕大多數跟風股跟著陪葬。觀察盤面,這個點已經達標。
強勢股補跌和大盤一起下挫形成了共振,到時候熱點的新生就又是和大盤共振的節奏,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窗。
至于華為概念還能夠跑贏市場多久?答案是比較存疑的。相信朋友們也能發現,本輪市場見底以來,我對以華為汽車為主的概念關注度并沒有之前那么多。當然,這也并非說華為概念沒有機會,至少從短期來說,機會仍然存在。
觀察這一輪創新藥、傳媒、華為產業鏈等核心個股的炒作,絕大多數也都是之前的冷門超跌股,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在冷門股或超跌股中去尋找,這就很容易和達哥關注的超跌方向產生共鳴。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方向,周五這兩個方向和市場同步調整,但目前都處于比較正常的調整節奏中。從我的視角來說,即便后面證明大盤的本輪低點并非真正的中期低點,超跌方向的跌幅應該也不會太大。
至于本周表現相對混亂的周期股方向,特別是周五的天然氣板塊上漲,其實是周四煤炭板塊炒作的延伸。由于上方60日均線還沒突破,下方還有一個大缺口未回補,持續性不好說,不建議貿然追高。
牛博士:周五快收盤的時候傳來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的訪談內容。這次提到了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而且說要加快建設。如何解讀這個消息對市場的影響?
道達:央行行長的訪談中,最重要的是這一句:推動金融穩定立法,加快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建設。金融穩定保障基金自去年提出以來,從報道來看,實質性進展好像不是太大。最近在A股的關鍵時刻靠匯金拉了一下,但杯水車薪。
央行行長周五再次提到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這是否意味著類平準基金快來了?其實,現在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A股過去那些被稱作核心資產的個股在下跌,嚴重拖累了大盤。從這個角度來說,需要大資金進場把權重穩住。
央行行長的訪談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對市場短期的作用有限。需要注意的是,這次訪談提到的是加快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建設,這意味著不是馬上推出,至少短期內不會出來。
除了央行的利好消息之外,還有中美方面的消息等,這些都算是利好。但具體到11月13日開盤,A股怎么走,還得看它自己的演繹。周五市場縮量調整,洗盤嫌疑比較大,唯一的問題就是大盤是已經調整完畢還是下周初繼續調整,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處于短期的良性循環中,不必過分擔憂。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