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0 20:01:19
“在中國經濟實現穩步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保險保障與財富管理需求也日益增加。”胡敏表示,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壽險市場并保持持續增長,未來保險行業整體業務結構會持續優化。同時,中國的保險深度、密度等指標相對發達國家和地區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空間,因此對中國保險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每經記者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進博會不僅推動產品和服務貿易合作,也是海內外企業分享智慧和經驗的重要平臺。借助進博會這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外資保險機構積極參與、分享其發展成果。
11月10日,在第六屆進博會期間,匯豐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豐人壽”)總經理胡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保險業一直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外資保險公司已在國內取得了長期健康發展,并能在保險業持續開放過程中,更多地參與到國內保險市場的競爭,抓住壽險市場發展的機遇。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外資壽險公司在規模上取得更多、更快的發展。”
匯豐人壽于2022年6月完成股權變更,從一家合資險企變身成為匯豐集團在中國內地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并且獲得了兩輪增資。匯豐人壽表示,這一系列的舉措體現了集團對匯豐人壽在中國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堅定支持和信心。
匯豐人壽總經理胡敏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中國保險業收入快速增長。有機構預測,2033年,中國保險市場規模將達1.486萬億歐元,其中,壽險保費收入7060億歐元,財產險保費收入4420億歐元,健康險保費收入3380億歐元。
“在中國經濟實現穩步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人們的保險保障與財富管理需求也日益增加。”胡敏表示,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壽險市場并保持持續增長,未來保險行業整體業務結構會持續優化。同時,中國的保險深度、密度等指標相對發達國家和地區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空間,因此對中國保險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2018年以來,我國保險業對外開放力度加大,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穩步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大幅減少外資準入的門檻。得益于保險業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外資布局中國保險業的步伐不斷加快。
近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
胡敏表示,“中國保險業一直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外資保險公司已在國內取得了長期健康發展,并能在保險業持續開放過程中,更多地參與到國內保險市場的競爭,抓住壽險市場發展的機遇。同時,我們也期待看到外資壽險公司在規模上取得更多、更快的發展。”
自2022年6月匯豐人壽完成股東變更事宜后,作為匯豐人壽的唯一股東,匯豐保險(亞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豐保險”)向匯豐人壽進行兩次注資,使得公司的注冊資本由10.25億元提升至23.14億元,為繼續擴大業務規模做好準備。
據了解,在新的股權結構下,匯豐人壽不斷加大業務投入,積極開拓多元渠道、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加大科技與數字化投入。同時,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與創新能力也成為了公司業務發展的重點。
在此次進博會上,匯豐人壽在健康管理業務上的布局值得關注。胡敏對此表示,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高,對疾病的管理意識也逐漸從“治病”提升到“治未病”。“所以,我們的健康管理計劃全面聚焦‘預防為先’,倡導‘提前一小步,健康一大步’,通過構筑六大健康防線,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個性化健康預防方案。”
作為一家總部設立于上海的外資金融機構管理者,胡敏也展望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前景。在其看來,目前,上海已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正朝著全面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提升的目標前進。
“我們相信,隨著金融市場進一步深化開放,未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力也會日益增強。此外,上海依托長三角經濟圈,有著龐大的財富管理市場需求,再加上相對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機構聚集優勢以及財富管理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這些都將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能級提升。”胡敏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