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7 08:34:37
每經編輯|馬子卿
11月7日 星期二
11月6日,央行發布的《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專欄文章提出,持續提升房貸利率市場化程度,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堅決落實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要求,持續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發揮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作用,繼續有序拓寬房貸利率自主定價空間,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創新發展,督促金融機構繼續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成效落實到位,理順增量和存量房貸利率關系,減輕居民利息負擔,支持投資和消費。
點評: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面對新的形勢,不只要有清晰的目標和明確的策略,更需要思考應對可能的問題。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如何在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的同時,理順增量和存量房貸利率關系,以及如何傳導這些政策到普通消費者,都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
財政部發布關于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的通報。現將2022年以來查處的8起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通報如下:一、湖北省部分地區要求省屬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新增隱性債務。二、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要求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應由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新增隱性債務。三、陜西省西安市通過國有企業舉債融資新增隱性債務。三、陜西省西安市通過國有企業舉債融資新增隱性債務。四、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要求代理銀行墊付資金且長期未清算新增隱性債務。五、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以預期土地出讓收入等作為項目投資回報來源要求國有企業墊資建設新增隱性債務。六、江西省景德鎮市以國有企業為主體融資借新還舊并作為化債處理造成化債不實。七、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陜西省分行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提供融資及相關服務新增隱性債務。八、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蕪湖分行及轄區內相關支行違法違規向地方政府及其部門提供融資及相關服務新增隱性債務。
點評:隱性債務問題的解決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們需要把解決隱性債務問題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通過制定精準的政策,防止類似問題的發生。同時,我們也需要加強監管,讓違法違規的相關責任方付出應有的代價。
11月2日,社保基金會黨組書記丁學東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強調,要切實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做好基金投資運營工作的實際行動上。一是要深刻領會和牢牢把握加強黨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的重要要求。二是要胸懷“國之大者”,始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深刻認識社保基金鮮明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發揮社保基金作為長期資金、耐心資本的優勢和作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和重點領域加大投資力度,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三是要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有效防范化解風險,不斷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控體系。四是要準確把握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要求。
點評:社保基金投資運營,承載著巨大的社會穩定,人民福祉,國家發展的重任。只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嚴謹的風險防控,妥善應對金融開放帶來的挑戰,才能讓社保基金更好發揮其作用,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有力引擎。
11月6日,監管部門向各保險公司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
通知指出,監管部門近期在日常監管中發現,部分保險公司經營短期健康保險業務,存在產品設計不審慎、銷售管理薄弱、客戶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通知表示,產品定價應當科學合理,嚴格按照定價的數據基礎確定各期保險費率,不得通過隨意調整精算假設等方式改變產品的費率結構,嚴禁出現“0”費率等各類明顯不符合精算原理的情況。
點評:對于短期健康保險的監管,進一步規范短期健康險業務經營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有利于行業進一步發展。保險機構做好各類健康險定位,與大健康產業相結合,與基本醫療保險銜接,最后特別是要提升短期健康保險理賠率,才能讓健康險業務經營可持續。
11月6日,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假設監管顧慮得到解決,香港再考慮是否允許散戶投資者參與現貨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交易。“歡迎各界提出通過創新技術提高效率和改善客戶體驗的建議,”她表示,“只要新的風險可以解決,我們都愿意試上一試。無論資產如何,我們對待方式是一致的。”
點評:金融監管在面臨快速發展的加密貨幣領域,既需敲擊“快進鍵”,又需給風險設定“邊界”。設立邊界并非為了給發展潑冷水,而是為了規避可能的負面風險,確保金融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第六屆進博會上,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南商中國”)副總裁韓秀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是南商中國連續第六年參加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進博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許多連續多年參展的海外展商都在積極準備,希望能夠在進博會上抓住機遇、取得更大的發展。這顯示了中國與世界共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和擔當。”
她指出,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不斷走向縱深,南商中國的業務版圖始終根據國家的發展戰略不斷更迭擴容。談及作為一家外資行的發展機遇,韓秀珍表示,中國持續釋放對外開放強音,外資金融機構在服務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方面可為境內市場提供便利。
點評:中國經濟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中國銀行業在支持實體經濟和增加盈利能力方面仍然具有很大的潛力。南商中國等外企將繼續發揮跨境特色等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