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3 03:17:39
11月2日(周四),A股普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0.45%至3009.41點,其余主要股指跌幅稍大,深綜指、創業板綜指、科創50指數跌1%或稍多。銀行、電信、“三桶油”等權重股表現相對不錯,這也是滬指跌幅稍小的原因。其他個股大多下跌,傳媒、游戲、汽車等少數板塊表現稍好,衛星導航、電池、Chiplet(小芯片組)等板塊領跌。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26.82億元。
相關市場方面,美股周三普漲,周四港股恒指漲0.75%。
隔夜美聯儲利率會議宣布維持基準利率于5.25%至5.50%不變,符合預期。在政策聲明及會后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釋出的信號整體上較市場預期偏鴿,使投資者相信美聯儲在明年一季度前不太可能進一步加息。
周三及周四美元指數回落,美債收益率大降,應該是美股及港股上漲的重要誘因之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美元及美債走勢對股市利好可能得稍打折扣,原因是美債收益率下降并非全因美聯儲會議偏鴿,應與美財政部擬發行的公債量少于預期相關。
相對北向資金及港股表現來看,內地資金顯得相對悲觀。A股在剛開盤時表現得其實還不錯,只是沒漲多久就轉為下跌,最終竟然收出近乎光腳的陰線,顯然比較低迷。
A股低迷不僅在跌幅中體現,在成交量不斷縮減中也可看出,周四全A成交額為7682億元,較周三的8134億元進一步縮窄。大家知道,本周一A股成交額達到了萬億級別之上,其后卻遞減,通常暗示市場熱度未得到延續。
本周出臺的10月份經濟數據,應該是影響A股人氣的重要因素之一。繼本周稍早公布的官方及財新10月PMI指數均下滑后,周四又有新的經濟指標公布,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10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2.9%,較9月的53.5%有所回落。
這波始于10月下旬的反彈,很大一部分原因與匯金等官方背景資金入市護盤相關,所以大盤走勢對護盤資金有依賴,至少在人氣被充分激活之前,還會存在相當大的依賴。
應該承認,在大盤上漲初期,護盤資金出手還是相當頻繁,只是隨著本周股指來到高位,多空爭斗開始加大,關于護盤或增持方面的傳言卻少了,我個人感覺應該也是股指走弱的極重要原因之一。
就一般純以盈利為目標的普通機構投資者來說,在當前形勢下可能無心或無力大舉做多。這里的“無力”指的是資金實力不足,“無心”是多數機構可能對經濟基本面存在憂慮。因此,我個人覺得能打破不良預期的主力也只能是“不能盈利為主要目標”的護盤資金。
大盤雖有所下跌,但回落幅度暫時相對有限,這個時候護盤資金如果能再加把力,那么行情依然可期。
本周五A股表現比較關鍵,如果股指進一步回落,處于反彈途中的股指形態就可能被破壞,屆時再想去護盤或許就事倍功半了。
筆者已在微信平臺開辟專欄,讀者可以在每周日至周四晚間通過微信直接查看筆者的最新觀點,詳情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每經牛眼(微信號:njcjnews)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