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5 22:20:03
每經記者 周逸斐 可楊 每經編輯 陳旭
昨日(10月25日),備受矚目的國家數據局正式揭牌。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表示,隨著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未來國家數據局將推動制定相關政策,明確數據的歸屬、使用權、收益權等,從而解決數據所有權和利用權的法律問題,這對于保護數據所有者的權益、激勵數據共享和交易、增加數據的經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招商證券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數字經濟政策研究專委會主任蔡躍洲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數據作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關鍵要素,同土地、勞動、資本等傳統要素有著較大區別,體現為非競爭性、非排他性、可復用性等。”
10月25日,數據確權板塊持續走高,截至收盤,深城交(SZ301091,股價19.55元,市值61億元)漲8.37%,先進數通(SZ300541,股價17.01元,市值56.27億元)、銅牛信息(SZ300895,股價31.89元,市值44.9億元)、順網科技(SZ300113,股價13.48元,市值93.59億元)、佳華科技(SH688051,股價31.73元,市值24.54億元)等多股漲超6%。
推動“數字中國”建設
今年3月7日,《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首次明確了國家數據局這一新機構的誕生。
其后在7月28日,新組建的國家數據局迎來首任局長劉烈宏。公開資料顯示,劉烈宏曾任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10月11日,人社部網站發布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沈竹林為國家數據局副局長。沈竹林曾任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巡視員、高技術司副司長、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等職。
10月18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數字經濟高級別論壇上,劉烈宏首次以新身份公開亮相。與此同時,今年國考招錄中,國家數據局也加入“招新”隊伍。
正副局長相繼履職、亮相數字經濟重要國際場合、開放國考崗位……緊鑼密鼓的開場準備之后,10月25日,國家數據局終于正式掛牌。
為何要在國務院層面成立一個專門的數據行政管理機構?根據《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當今社會,數字資源、數字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意義重大。因此,必須加強對數據的管理、開發、利用。
數據常常被比作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我國近年來正不斷完善數據要素市場的頂層設計。
比如,2022年底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即“數據二十條”)以及2023年2月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等文件,都強調要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
蔡躍洲認為,國家數據局有一項重要職能是推動“數字中國”建設,預期未來在制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國家數據局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統籌協調數字經濟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國家數據局出現之前,多個省市已設立相關大數據管理部門,比如“大數據局”“數據管理局”等。
叫法不同,機構設置也不盡不同。這些部門通常散落在地方發改委、工信部門等,此外,還有更多的市級數據管理機構。國家數據局成立之后,這些地方管理部門如何歸口管理,也是市場目前關注的問題之一。
蔡躍洲解釋稱,此前國內數據治理責任不夠清晰,可能還是源自數據要素自身特征,加上對經濟社會的全面廣泛滲透,在治理過程中必然會涉及不同部門的交叉重疊。
“整個數字經濟領域的監管治理,需要一個部門進行統籌協調。”蔡躍洲說:“數字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涉及經濟社會運行的幾乎每個領域和環節。而且新模式、新業態的出現,給既有的市場監管部門、行業監管部門帶來很多新的課題。在規范新模式、新業態發展過程中,需要多部門統籌協調才能避免合成謬誤。”
蔡躍洲強調,國家數據局的成立將有望在解決數據治理責任不清晰這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資料來源:中國信通院、招商證券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