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4 09:11:46
在本月增持四大行后,匯金公司不到半月再次出手了。10月23日晚間,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今日買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并將在未來繼續增持。這也是自2015年以來,中央匯金再度出手增持指數基金。中央匯金買入ETF的消息公布后,富時A50指數期貨應聲上漲,目前漲約0.3%。
在23日收盤前最后約30分鐘,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滬深300ETF易方達和上證50ETF等產品成交量突然放大,大量資金涌入,出現明顯拉升。
點評:中央匯金的增持行為是一個積極信號,顯示了“國家隊”資金對于市場的支持和信心。這對于提振市場情緒和穩定市場預期有積極作用。同時,中央匯金選擇了ETF作為增持對象,也體現了其對于指數基金的認可和推廣。這對于促進市場的規范化和長期化發展有利。投資者可以關注ETF相關的投資機會和產品。
10月23日晚間,中金公司發布公告,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2022年第一次A股類別股東會議及2022年第一次H股類別股東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2022年度配股方案的議案》等擬向原股東配售股份相關議案,本次配股的決議自股東大會和類別股東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如今12個月期滿,本次配股方案到期自動失效。根據去年9月13日晚間中金公司發布的A+H股配股發行預案,公司原本計劃以10股配3股,募集資金總額預計為不超過270億元。
今年年中以來,多家上市券商再融資項目出現變化。如國聯證券于6月9日晚發布定增預案修訂稿,擬募資總額從此前的不超過70億元,調整為不超過50億元。中原證券、華鑫股份也于今年7月先后發布了終止定增公告,兩家券商分別擬募資70億元、40億元。
點評:中金公司的配股方案失效是當前券商再融資市場的一個縮影,也反映出當前資本市場的信心不足。同時,多家券商的再融資項目也出現縮水或終止的情況,反映了當前券商行業的競爭壓力和盈利預期的下降。
近期證監會下發了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該通報主要是總結了證監會此前對8家券商開展的投行內控及廉潔從業現場檢查時發現的問題。根據通報顯示,從檢查情況看,各券商基本建立健全了投行“三道防線”內控體系,但仍普遍存在部分投行項目內控把關不嚴、未有效關注重大事項等問題,其中萬和證券存多項投行內控問題。
近日,證監會發布對萬和證券的處罰決定,因存在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內控監督缺失以及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近三年未開展投行條線廉潔從業合規檢查等兩大違規行為,證監會決定對萬和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暫停萬和證券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三個月。
點評:萬和證券因在投行業務上的管理漏洞和風險,保薦業務被暫停三個月,高管被約談。這是證監會加強對券商投行業務的監管力度的一個信號,提醒其他券商要加強內部控制和廉潔從業,防范風險。
浙商證券10月23日晚間發布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快報,營業收入約126.22億元,同比增加8.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3.3億元,同比增加15.05%;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加20%。
券商三季報披露大幕即將拉開。在多家上市券商披露業績之前,非上市券商萬聯證券率先曬出成績單。數據顯示,該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2.13億元,同比增長39%;凈利潤3.71億元,同比增長105%。
從預披露日程表來看,上市券商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將集中于本周披露。其中,西部證券和財達證券擬于10月25日率先披露,其他券商隨后陸續披露。頭部券商中,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擬于10月27日披露,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廣發證券等則擬于10月31日披露。
點評:浙商證券和萬聯證券的三季度業績超出市場預期,顯示了兩家公司在市場環境變化中的適應能力和競爭優勢。同時,上市券商的三季報也即將披露,預計將呈現出不同的業績分化和結構調整。投資者可重點關注頭部券商的業績指引,同時留意特色券商的創新業務質量和成長性。
費改后獲批的20只浮動費率基金正在漸次落地。興證全球基金今日公告稱,旗下興證全球可持續投資三年定期開放將于11月13日發售,該基金與業績掛鉤,這也是第三只宣告募集的、與業績掛鉤的浮動費率基金。
擬任基金經理也浮出水面,名將何以廣擬任基金經理。今年2月,何以廣離職長城基金,加盟興證全球基金,靜默期之后,他走馬上任則擔綱這一重要產品,足見公司的重視。
點評:在市場發行遇冷的當前,浮動費率基金卻格外受到投資者的青睞。興證全球可持續投資三年定期開放是興證全球基金首只浮動費率基金,該基金擬任經理何以廣是一位資深的基金經理,在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等多個品種上都有優異的表現。他的加盟或為興證全球基金帶來更多的專業能力和市場認可度。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5528532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