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7 19:46:33
◎8月16日晚,銘普光磁發布2023年半年度財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7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歸母凈利潤903.18萬元,同比下滑78.5%。作為CPO概念股的銘普光磁,年初至8月17日收盤,股價累計漲幅約80.8%。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文多
8月16日晚,銘普光磁(SZ002902,股價22.67元,市值47.95億元)發布2023年半年度財報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17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歸母凈利潤903.18萬元,同比下滑78.5%,扣非后凈利潤為422.41萬元,同比下滑81.1%。
銘普光磁主要生產磁性元器件、光通信產品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公司此前在2023年半年業績預告中曾解釋,公司凈利潤同比有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為:公司正向“To B+To C”雙業務戰略轉型,期間費用增加,但新業務對凈利潤貢獻尚未釋放;同時,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帶來的相關成本費用對凈利潤也有影響;去年同期,銘普光磁因處置控股子公司產生較大額投資收益,但今年沒有了這項非經常性損益。以上因素綜合導致銘普光磁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出現較大下滑。
在AIGC的持續催熱下,作為CPO(Co-packagedoptics,光電共封裝技術)概念股的銘普光磁,年初至8月17日收盤,股價累計漲幅約80.8%。
近日,銘普光磁披露了控股股東楊先進擬減持公司股份的計劃。
半年度財報顯示,磁性元器件、光通信產品、電源適配器是銘普光磁的主營產品,三者收入合計占總營收比例超90%。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光通信產品收入同比增長了9.89%,但電源適配器收入同比下滑4.55%,“其他”產品收入同比下降64.03%。公司整體營收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長0.6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2022年上半年,銘普光磁的凈利潤為4201.45萬元,今年上半年則同比下降至不足1000萬元。這里面,比較重要的一項因素是,去年上半年,銘普光磁對外轉讓了原控股子公司深圳銘創智能裝備有限公司20%股權,帶來投資收益1733.15萬元。
其他影響凈利潤表現的因素還包括,上半年銘普光磁銷售費用同比增加47.82%,主要系廣告宣傳費增加所致。此外,公司的管理費用同比增加近20%,財務費用增長了286.94%,研發投入也同比增加26.75%。整個上半年,銘普光磁的綜合毛利率為15.33%,同比增長了2.13個百分點。
主要控股子公司中,今年1~6月,東莞市銘慶電子有限公司實現營收3.29億元,但凈利潤為-977.65萬元;東莞銘天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上半年也虧損808.61萬元。目前,銘普光磁的境內外收入比例為7:3。記者注意到,上半年,銘普光磁的產能擴張布局也主要在境外。
AIGC的催化下,今年5月底開始,銘普光磁的股價開啟“漲漲漲”模式。到6月16日,銘普光磁盤中股價一度達38.36元/股,累計漲幅破200%,也站上近5年的新高位。之后,銘普光磁的股價震蕩回跌,至8月17日收盤,公司的股票價格較年初開盤價累計漲幅超過八成。
據萬得數據,銘普光磁被納入CPO概念股。光模塊是光通信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市場規模約百億美元。山西證券今年6月底一份研報指出,以ChatGPT為首的AI軍備競賽開啟,大幅拉動800G等高速光模塊需求量。光模塊速率提高與低功耗的需求日益強烈,硅光、CPO等技術趨勢有望成為長期解決方案。萬得顯示,截至8月17日,CPO板塊指數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143%。
知名咨詢機構LightCounting的統計顯示,2022年,光模塊全球市場前10名供應商中,中國占據7家。其中中際旭創(SZ300308,股價122.25元,市值981.5億元)、Coherent、思科、華為四家廠商占據全球光模塊市場份額超過50%。銘普光磁未能進入全球光模塊TOP 10廠商名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銘普光磁在高速率光模塊上表現并不突出。在銘普光磁的投資者互動平臺及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公司多次對外透露,數通光模塊領域,目前公司的400G光模塊已經批量交貨,800G光模塊在加緊研發中。
而行業龍頭中際旭創今年上半年800G光模塊產品出貨比重增加,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1.69%~36.05%。
股價上漲的同時,銘普光磁股東焦彩紅披露減持股份計劃,并于5月31日至7月14日,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銘普光磁144.52萬股,累計套現3464.83萬元。焦彩紅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楊先進的一致行動人。8月10日,楊先進本人也再次向上市公司出具了減持計劃告知函,計劃未來6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數不超過211.52萬股。
8月17日,記者就公司改善業績的舉措、光模塊業務目前的收入規模、高速率光模塊的收入何時明顯起量等問題致電銘普光磁證券部。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董秘辦/證券部相關人士已經外出,相關采訪問題可發至IR公開郵箱。不過,截至8月17日17點半發稿,銘普光磁方面尚未回復記者的采訪郵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