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17 13:23:59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葉峰
8月14日,小米發布仿生四足機器人CyberDog2,外觀形似小型犬模樣,支持手勢互動、語音控制、人臉識別、AIoT聯動等,重量、尺寸與上一代相比均有明顯下降。可實現動態平衡、倒地恢復、摔倒保護等運動控制,同時展示了腳踩豆腐的精細控制能力。
雷軍表示,這款新品主要面向開發者和數碼愛好者。CyberDog 2繼續開源,并支持圖形化編程界面,大大增強了自定義能力,同時降低了編程技術門檻,無需掌握復雜的編程語言,便可以輕松地對其進行個性化設定。
就行業而言,人形機器人受多因素影響而加速發展,具身智能浪潮下感知能力愈發重要,軟件提速的同時硬件支撐也十分關鍵,且感知硬件成本占比也十分可觀。
目前,特斯拉公司等機器人快速迭代,國內外廠商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快速迭代。具身智能是具有身體體驗的智能,人工智能下一個浪潮很可能被具身智能所引領;具身智能由感知、想象和執行三個基礎模塊構成,感知是具身智能的基礎。
另一方面,AI的發展引入了多模態大模型,為感知能力的構建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軟件基礎;而人形機器人不斷智能化則需要感知硬件的持續支撐,控制和執行中需要不斷感知提供實時反饋。我們以特斯拉Optimus為例進行硬件BOM分拆成本測算,認為2萬美元的降本目標實現可期,感知硬件成本是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零部件外的最主要環節。
眼下,機器人行業處于發展初期,類似于智能手機發展歷程中的應用生態期,推動機器人應用場景落地的關鍵要素其實是軟件生態。未來機器人行業需要吸引足夠多的開發者,建立并迭代算法開發框架及軟件生態,從而推動機器人在千行百業落地。
中信證券分析指出,仿真平臺可以模擬不同訓練場景,通過算力引擎加速能力,大幅縮減機器人在現實世界完成訓練所需的過程與時間,極大提升訓練效率,降低研發成本,解決機器人智能控制與自主決策問題,為機器人研發領域發展趨勢。
點評:小米CyberDog2發布可窺見國產智能機器人產業加速迭代,未來其他科技公司有望進一步跟進;自研微電機展現了國產產業鏈在硬件方面深厚的積淀和降本能力,看好機器人硬件國產化進程。
這里,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介紹4家公司,僅供參考。
1、拓斯達
公司持續深入底層研發,在控制器、伺服驅動方面均有研發成果。TMCR系列機器人控制器平臺目前已批量應用于SCARA、六軸、Delta等工業機器人。長期來看,工業機器人仍然是制造升級的長期趨勢,公司不斷開拓大客戶及細分市場,同時通過技術迭代升級,豐富產品優化性能提升競爭力,未來將提升市場認可度以增厚業績。
2、步科股份
公司提供完整的設備自動化控制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已擁有HMI、PLC、伺服系統、步進系統、低壓變頻器等數百種型號的工業自動化設備控制核心部件,產品覆蓋了設備自動化控制主要領域。公司HMI和伺服系統產品擁有較好的市場占有率,在機器人、醫療影像設備、機器物聯網、數字化餐飲等領域引領創新,取得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3、豐立智能
減速器作為機器人驅動器中核心零部件,有望充分受益下游需求爆發。更進一步而言,受益于政策和主要下游行業的驅動,國產減速器將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因此,公司減速器產品未來想象空間巨大,值得期待。
4、兆龍互連
公司產品主要定價模式以成本加成法為主,其中銅價影響較大,我們預測未來隨著產品結構的改變,以及高附加值的產品推陳出新,公司背靠技術優勢,利潤率將有穩定提升,同時政策+需求雙重利好疊加,國內外客戶持續開拓,未來公司或將營收利潤雙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