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 2023-06-30 17:08:22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國內經濟穩步復蘇,加之外貿保持韌性,人民幣資產具備長期吸引力,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引發市場關注。
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下一階段的外匯市場形勢如何?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業內專家認為,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帶來的利差變化、美元匯率階段性走強等因素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短期的、階段性的壓力。不過,隨著國內經濟穩步復蘇,加之外貿保持韌性,人民幣資產具備長期吸引力,人民幣匯率穩定有堅實的基本面支撐,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望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01925876
2023年初以來,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近期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主要受到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但匯率預期和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相對穩定。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稱,美元指數于4月中旬后持續走強,6月以來雖有所回落但仍處高位,對人民幣匯率形成被動貶值壓力。4至5月個別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是人民幣近期偏弱運行的主要內部原因。
“外匯市場走勢受影響因素多,波動幅度時高時低,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有所加大,但人民幣匯率與國內短期基本面、市場供求等波動較為一致,市場并未出現恐慌單邊走勢,屬于正常市場波動。”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
在業內專家看來,我國外匯市場仍將保持平穩運行狀態,人民幣匯率將逐漸企穩。例如周茂華談到,近期盡管人民幣匯率波動有所增大,但從宏觀經濟指標及國際收支基本保持平衡看,人民幣匯率并未偏離合理區間,市場情緒保持穩定。
對于這一結論背后的原因,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周景彤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一是相關外溢影響有望減弱。美元指數走強較難持續,中美利差倒掛現象將有所改善;二是國內經濟增長將平穩回升,經濟基本面對外匯市場的支撐作用將逐漸增加;三是跨境資本流動將總體穩定;四是中國宏觀政策調控工具豐富充足。
此外,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表示,針對經濟基本面和通脹水平等,我國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助力經濟活力有效提升。經濟逐漸修復將對匯率合理穩定起到支撐作用。下一階段,隨著外溢影響減弱,跨境資本流動將更趨平穩,人民幣匯率有望企穩回升。尤其近期外資對我國境內債券固收類資產配置加大,吸引外資不斷回流。
“中長期視角下,美元指數或隨著美國經濟逐步承壓以及美聯儲緊縮政策接近尾聲而有所走弱。同時,國內有望拉開政策‘組合拳’序幕,并帶動經濟基本面觸底回升,進而支撐人民幣匯率企穩甚至重回升值通道。”明明表示。
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常態化背景下,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的理念至關重要。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須知久賭必輸。吳丹認為,匯率雙向波動下,企業和個人應保持對市場的合理預期,擇優選擇匯兌時機。外資外貿企業應積極尋求專業金融機構咨詢方案,利用遠期結售匯、外匯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降低交易風險,更好地管理境內外資產,保持收益穩定。
在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看來,對于企業尤其是外幣收入比重較大、外幣負債較多的企業而言,應在日常經營活動和財務決策過程中做好匯率風險評估與風險控制,基于“保值”而非“增值”的匯率風險管理原則,合理審慎交易,做好匯率敞口套保和控制貨幣錯配,合理安排資產負債幣種結構,主動利用衍生工具等金融機構提供的匯率避險服務,避免偏離風險中性的炒匯行為,堅持穩健經營并保持正常生產經營。
具體而言,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的策略來管理匯率風險敞口。企業管理匯率風險的方式很多,除了通過衍生產品開展套期保值外,使用人民幣結算也是個很好的方法,還有進行貿易融資,都是很好的對沖方式。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0192587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