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陳燁: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不要“談幽色變”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1 20:35:24

          ◎國內居民幽門螺桿菌總體感染率接近50%。那居民需要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嗎?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副組長陳燁表示,對幽門螺桿菌既不能忽略,也不能過度恐慌。正常人并不需要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而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沒有抗衡性因素的情況下,都需要接受根除治療。

          每經記者|陳浩    每經編輯|文多    

          中國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發國家,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居民幽門螺桿菌總體感染率接近50%。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引發一系列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不少人更是“談幽色變”,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多次成為熱點話題。

          居民需要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嗎?抗生素耐藥后怎么辦?6月10日下午,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副組長陳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正常人并不需要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沒有抗衡性因素的情況下,都需要接受根除治療。

          陳燁指出,抗生素耐藥是目前根除幽門螺桿菌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患者要盡量在第一次治療時就根除掉幽門螺桿菌。她也表示,對老百姓來說,要對幽門螺桿菌形成正確的認知,并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既不能忽略它,也不能過度恐慌。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學組副組長陳燁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是否需要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伴隨人類歷史較長的感染細菌之一。6月3日,國內首部《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北京發布。白皮書顯示,國內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近50%,不同人群感染率在35.4%到66.4%之間,農村感染率高于城市,成人感染率高于兒童。陳燁表示,總體來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衛生習慣的改善,國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呈下降趨勢,但總體仍處于高感染水平。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引發一系列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白皮書顯示,幽門螺桿菌是目前唯一確定的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的細菌性病原體,被列為I類致癌因子,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有1%到2%會發展為胃癌。“并非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會出現癥狀,大多數都是無癥狀感染者。”陳燁稱。

          陳燁表示,癌癥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病明確的致病因素之一,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胃癌發生風險,是預防胃癌發生的明確、可控的手段。“多個大型臨床研究發現,根除幽門螺桿菌后,胃癌的發生率確實會降低。在一些胃癌高發地區進行幽門螺桿菌篩查,可以把可能進展為胃癌的患者給篩查出來,這是一種具有性價比優勢的防控策略。”

          “我們作為專門研究幽門螺桿菌的醫生,也在常年進行防治知識的科普,推動醫療資源的下沉。”陳燁認為,對老百姓來說,要對幽門螺桿菌形成正確的認知,并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既不能忽略它,也不能過度恐慌。

          那么,對居民而言,需要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嗎?陳燁表示,其實正常人并不需要定期篩查幽門螺桿菌,因為在檢測方法正確的情況下,一旦檢測結果為陽性,就需要進行根除治療;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不需要反復核對,就是沒有感染。她也提到,有三種情況需要特別關注檢測結果是否為假陽或假陰:一是檢測結果在正常結果的臨界邊緣,二是有萎縮性胃炎或胃癌家族史,三是長期服用抑酸劑。

          陳燁稱,全球的診療共識是,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沒有抗衡性因素的情況下,都需要接受根除治療。“抗衡性因素指什么?比方說患者生命周期很短,或者有心肺腎功能不全,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必要進行根除治療了。”

          陳燁也表示,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后復發率很低,“我們在國內做過很多研究,根除治療后復發率不到3%,大多數人不用擔心‘二陽’、‘三陽’的問題。”她稱,除非患者出現了嚴重的胃疾病,比如消化性潰瘍或胃萎縮,這種情況下才需要去復查是否再次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抗生素耐藥問題如何解決?

          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明顯的家庭聚集現象,家庭內傳播是新發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途徑。陳燁建議,對于家庭內部的感染情形,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防控:一是要控制傳染源,誰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誰就要根除掉;二是切斷傳播途徑,要勤洗手,提倡分餐制,避免咀嚼喂食;三是保護易感人群,兒童和免疫功能缺陷的人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陳燁強調,大多數成年人攜帶的幽門螺桿菌都是在兒童時期感染的,長期攜帶幽門螺桿菌才會引起慢性胃炎等疾病;絕大多數情況下,兒童不需要進行根除治療,因為成年后,一部分攜帶者體內的幽門螺桿菌會被自然清除。“但是,如果兒童確認有消化性潰瘍,或者有不明原因的胃外疾病(如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那就要考慮做根除治療。”陳燁稱。

          抗生素耐藥是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最主要的原因,近年來幽門螺桿菌的耐藥率呈上升趨勢。基于江蘇省泰州市“健康惠民一號工程”篩查檢測結果的《我國12萬人幽門螺桿菌篩查報告》顯示,耐藥率方面,總體人群對克拉霉素的耐藥率為53.77%,對喹諾酮類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為51.57%。

          對于抗生素耐藥問題,陳燁建議,醫生在對患者開藥前,需要詢問患者最近1到3個月內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例如如果患者近期有服用克拉霉素的情況,那么醫生在開藥時就要換一種抗生素;另外,患者要進行規范治療,首診根除率意義重大,如果患者第一次治療時無法根除幽門螺桿菌,那么后續再次治療時,重復使用抗生素就會增加耐藥風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陳燁也提到,在由其參與編寫的幽門螺桿菌診療共識里,推薦了基于藥物的個體化治療,但并沒有推薦基于耐藥檢測的精準治療。“不是說精準治療不好,而是大多數醫院沒有這個條件。有什么條件做什么事情,醫療資源的使用也是這樣。有條件的話,基于耐藥檢測來做根除治療一定是最準確的,但目前國內沒有太多地方可以做耐藥檢測。”

          目前,包括康為世紀(SH688426,股價35.22元,市值33億元)、諾輝健康(HK06606,股價27.90港元,市值128億港元)、邁克生物(SZ300463,股價15.62元,市值96億元)在內的多家企業的幽門螺桿菌檢測試劑盒已經獲得注冊證,多家企業也在研發幽門螺桿菌耐藥檢測試劑盒,目前已有產品獲批。

          前述白皮書顯示,基于胃黏膜、胃液、糞便等標本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可用于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梁以及某些抗生素耐藥相關基因突變。其中,糞抗原檢測是一類被普遍接受的幽門螺桿菌現癥感染診斷技術,但不同試劑間質量差異較大。白皮書還表示,在當前主要側重感染診斷的體檢項目基礎上,逐步納入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菌株耐藥檢測內容,如基于糞便的幽門螺桿菌耐藥基因檢測等,有助于指導后續制定根除治療方案。

          陳燁表示,如果有能夠快速檢測耐藥性的產品,未來將具有應用前景,因為對于任何一種感染性疾病來說,基于藥物敏感性的治療一定會更加精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幽門螺桿菌 醫院 深圳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一级一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久久久 | 色五月激情五月亚洲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蜜桃 |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