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IPO周報第108期|上周“10過8”,安邦股份暫緩表決;北交所新股又奪上市首日漲幅周冠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5 10:19:59

          ◎被質疑募投項目必要性和合理性,安邦股份被暫緩表決。

          ◎2022年營收、凈利潤均下滑,德冠新材能否過會?

          ◎物流服務提供商樂艙物流二度遞表港交所IPO。

          每經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文多    

          全面注冊制來臨,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也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梳理上周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辨析企業價值,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饗讀者。

          上周(5月7日至5月14日,下同),A股市場總共有10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8家過會,思必馳上會被否,安邦股份被暫緩表決。上周IPO過會率為80%。

          8家過會企業中,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提供商天和磁材產品性能及核心技術整體居國內先進水平,值得投資者關注。

          本周(5月15日至5月21日,下同),A股市場將有8家公司迎來首發上會。記者注意到,2022年,德冠新材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一些下滑。2020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21億元、13.14億元和12.8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019.43萬元、1.91億元和1.64億元。

          A股市場本周還將迎來2家公司申購,其中,同星科技主營業務為制冷設備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有齊全的產品種類和配套生產能力等優勢,值得投資者關注。

          紅榜:上周“10過8”,天和磁材產品性能及核心技術整體居國內先進水平

          上周,A股有10家公司迎來上會,其中思必馳上會被否,安邦股份被暫緩表決,其余8家公司成功過會。

          來自上證主板的天和磁材,主要從事燒結釹鐵硼、燒結釤鈷等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發、生產、銷售。

          從技術水平方面來看,招股書(上會稿)顯示,公司形成了多元成分調控、晶粒細化等一系列先進核心技術,并成功實現規模化生產與產業化應用,產品性能及核心技術整體居國內先進水平。從區位優勢來看,公司所在地包頭被譽為中國“稀土之都”,其稀土探明資源儲量、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形成了稀土采選礦、冶煉、深加工及下游產品科研、開發、生產等完善的稀土工業體系,區位優勢顯著,

          從業績表現來看,公司近年來業績表現穩定,營業收入取得較快增長,盈利能力明顯提升。2020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5億元、18.25億元、28.8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1.43億元、2.23億元。

          綠榜:兩方面問題受到問詢,思必馳上會被否

          在上周10家上會企業中,擬上市科創板的思必馳上會被否。

          根據上交所上市委會議結果,思必馳主要有兩方面問題受到問詢,一是經營能力可持續性問題,二是核心技術的硬科技屬性、差異化競爭的有效性。

          黃榜:被質疑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安邦股份首發上會被暫緩表決

          上周,總共有3家公司入列“黃榜”,除了上會被暫緩表決的安邦股份外,還有鋼寶股份、晉飛碳纖2家公司主動撤回IPO項目。

          上述3家公司中,安邦股份是一家綜合性的安全服務提供商,目前主營業務覆蓋金融安全服務、綜合安防服務和安全應急服務三個領域。從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問題來看,安邦股份經營業績的持續性、面向市場的獨立性、以及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三大問題被重點關注。

          經營業績的持續性方面,公司被要求結合所處行業特性、區域經營現狀等,說明是否符合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等主板大盤藍籌定位,說明移動支付普及、數字貨幣推廣對公司金融安全服務業務的影響及應對措施,是否存在業績大幅下降和業務轉型的風險。

          在面向市場的獨立性方面,公司被要求結合報告期內業務訂單的獲取方式、服務內容、定價模式以及同行業毛利率對比情況,說明是否存在利用控制地位開展不正當競爭,是否具有獨立面向市場的能力。

          同時,安邦股份被要求進一步落實事項包括結合所處行業特性、區域經營現狀等,進一步論證說明公司是否存在市場拓展乏力、跨區域發展障礙的風險,經營業績是否持續穩定,是否符合主板大盤藍籌定位。同時,說明申請文件中關于員工薪酬、勞務派遣人數等披露是否真實、準確、完整。

          本周8家公司上會,2022年德冠新材營收、凈利潤均出現下滑


          本周,A股市場有8家公司迎來首發上會。

          其中,鑫信騰是一家專注于工業自動化和智能化設備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鑫信騰的創業板上市申請于去年6月24日被受理。就在鑫信騰申請創業板上市前夕,去年6月21日,小米長江基金與鄭州同創財金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3家投資機構分別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鑫信騰5.93%的股份轉讓給上述3家投資機構,轉讓價格為12元/股,轉讓金額合計6096萬元。

          2021年12月,光弘科技(SZ300735,股價10元,市值77億元)、東莞鼎烽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市慧瓏科技有限公司增資鑫信騰,增資價格為15元/股。相比之下,半年之后小米長江基金12元/股的股份轉讓價格明顯低出不少。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2022年,鑫信騰營收分別為3.25億元、3.78億元、3.77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504萬元、5298萬元、5323萬元。在鑫信騰2021年業績增長勢頭不錯情況下,小米長江基金仍選擇折價轉讓其持有的5.93%鑫信騰股份。(詳情參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比亞迪、富士康都是客戶,鑫信騰沖刺創業板IPO申請上市前小米低價轉讓過半持股》

          眾捷汽車主要從事汽車熱管理系統精密加工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汽車空調熱交換器及管路系統、油冷器、熱泵系統、電池冷卻器、汽車發動機系統等汽車零部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0年~2022年,眾捷汽車存在未為部分員工繳納社保或住房公積金的情形,其中不少員工為“自愿放棄”,假設公司為應繳員工全部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眾捷汽車需補繳金額分別為22.54萬元、279.32萬元、49.63萬元。如扣除需補繳金額,眾捷汽車2021年凈利潤也將出現連續下滑。(詳情參見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眾捷汽車IPO:曾與重要客戶產生合同糾紛毛利率連續兩年下降》

          德冠新材主要從事功能薄膜和功能母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客戶提供功能性BOPP薄膜、BOPE薄膜、功能母料。此前,德冠新材曾申報科創板上市,2021年主動撤回材料,此次公司選擇轉戰深證主板。

          功能薄膜是德冠新材營收占比超80%的產品(2020年~2022年),招股書(上會稿)顯示,2021年、2022年,德冠新材功能薄膜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7.12%、90.46%,相較于同行業可比公司,這一產能利用率偏低。在招股書(上會稿)中,德冠新材將國風新材(SZ000859,股價4.98元,市值44.62億元)、列為同行業可比公司之一。根據該公司年報,2021、2022年,國風新材薄膜材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1.57%、99.27%,而2019年時甚至達到102.63%。

          同時,2022年,德冠新材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2020年~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21億元、13.14億元和12.8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019.43萬元、1.91億元和1.64億元。

          2家公司本周迎來申購,這家制冷設備產品提供商價值幾何?

          上周,二級市場有7家公司迎來首發上市,包括來自北交所的海達爾(BJ836699,股價11.74元,市值5.17億元)和巨能股份(BJ871478,股價18元,市值13.23億元),來自創業板的C曼恩(SZ301325,股價90.12元,市值108.14億元)和經緯股份(SZ301390,股價39.25元,市值23.55億元),來自科創板的C友車(SH688479,股價28.31元,市值40.86億元)和C中芯-U(SH688469,股價6.04元,市值408.79億元),以及來自上證主板的C萬豐(SH603172,股價16.76元,市值22.35億元)。上述7家公司中,北交所公司巨能股份錄得上市首日最高漲幅,收漲227.27%,C友車上市首日破發,收跌14.12%。

          與此同時,5月(5月1日~14日)前兩周還有金成股份、西磁科技等16家公司IPO被受理。其中,擬上市科創板的芯谷微主要從事半導體微波毫米波芯片、微波模塊和T/R組件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少數能夠自主開發、批量生產并交付微波毫米波芯片、微波模塊和T/R組件等系列產品的企業。

          本周,A股市場有星昊醫藥、同星科技等2家公司將迎來申購。

          擬上市創業板的同星科技主營業務為制冷設備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換熱器、制冷系統管組件、汽車空調管路和制冷單元模塊等。公司的產品應用領域涵蓋輕商制冷設備、家用制冷設備、空調、干衣機等領域。下游客戶包括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美的集團、LG電子等。

          從產品種類和生產能力來看,同星科技表示,目前公司已有翅片式換熱器產品種類逾2000種,設計經驗豐富、生產能力完整、產品種類齊全,能夠適應絕大多數輕商制冷設備客戶的需求。相對于同行業公司通常將業務定位于某一個應用市場而言,公司下游覆蓋面較廣,同時公司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

          從產品質量控制與工藝技術來看,和行業一般技術水平相比,公司在換熱器內部清潔度及泄漏率方面具有更高的技術及制造水準,使得產品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0年~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2億元、7.84億元和8.0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643.25萬元、6833.52萬元和8352.66萬元,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逐漸增長。

          物流服務提供商樂艙物流二度遞表港交所IPO

          5月5日,樂艙物流在港股主板市場遞交上市申請。公司曾于2022年10月24日遞表,此前的招股書已失效。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樂艙物流的服務覆蓋跨境物流過程的各個主要環節,包括攬件、倉儲分揀、清關、跨境海運、倉儲中轉及尾程配送。其中,跨境海運為跨境物流的關鍵環節。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0年~2022年,樂艙物流實現收入分別為7.82億元、41.95億元和46.08億元,近三年營收復合增長率達到142.82%。但公司凈利潤在2022年出現下滑,2020年~2022年,樂艙物流的毛利分別為6378.6萬元、4.57億元、5.45億元,對應的毛利率是8.2%、10.9%、11.8%;實現凈利潤分別為2754萬元、3.92億元和3.86億元。

          對于盈利能力下滑的原因,樂艙物流表示,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下滑主要同燃油成本和船舶租賃成本增加有關。以燃油為例,2022年樂艙物流的燃油成本為3.93億元,同比2021年增幅高達1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股IPO 創業板 科創板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 亚洲午夜AV电影免费在线 | 在线看黄a∨无毒网站免费 永久A电影三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永久乱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