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8 14:54:41
◎分析人士建議,財政政策今年仍需保障必要的支出強度,但發力方向宜更多凸顯結構性。今年可通過加大轉移支付、提高低保標準等優化收入分配的政策,重點穩定中低收入群體收入。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陳旭
近日,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在京舉辦“2023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發布會”。
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要用市場化改革的辦法解決結構性問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活力。
報告牽頭人、CWM50特邀宏觀專家、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在發布會現場表示,擴大內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關鍵要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新的經濟增長點,普遍的看法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包括戶籍制度和土地改革,推動中國城市群和都市圈發展。”他強調。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在現場表示:“宏觀政策,如果我們特指逆周期調節政策的話,它只適于解決周期性問題和短期性問題,結構性問題、體制性問題不能指望通過宏觀政策解決,改革的歸改革,政策的歸政策,這是一條基本原理。”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提出,如果要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良性發展,必須從加大宏觀政策的支持轉向如何提振市場信心,使企業能夠自發擴大投資、增加生產,這可能是今年的一個重點。此外,未來經濟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消費,因此要更加關注解決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占比偏低的問題。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經濟發展短期內靠的是消費,長期靠的是創新。推動創新發展,要保證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一致性,穩定預期,提振企業家信心。
北京大學國發院特約研究員許憲春分析,目前,整個世界經濟的形勢并不太好,所以經濟靠外需拉動難度比較大。一季度經濟增長開局較好,但也不宜過于樂觀,當前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壓力,保持消費、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非常重要。
CWM50特邀研究員、申萬宏源證券高級宏觀分析師屠強建議,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重點改善中低收入群體收入。他認為,財政政策今年仍需保障必要的支出強度,但發力方向宜更多凸顯結構性。今年可通過加大轉移支付、提高低保標準等優化收入分配的政策,重點穩定中低收入群體收入。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