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3 12:31:26
每經編輯|畢陸名
4月22日晚,一對山東游客在湖南長沙太平街街頭的一個路邊攤消費時疑遭遇麻辣燙刺客:一根魷魚須3元,一段2-3厘米的鴨腸也是3元,引發網友關注。據極目新聞4月23日消息,4月23日,當地執法部門向極目新聞記者回應此事稱,正在找尋涉事攤販,將加強對流動攤販整治和市場監管。
去年以來,“價格刺客”多次沖上熱搜。“雪糕刺客”“話梅刺客”“果凍刺客”等各種“刺客”一再刷新人們三觀。在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價格刺客”高居首位。今年“五一”假期即將來臨,消費者遇到“價格刺客”,該怎么辦呢?
據極目新聞4月23日報道,4月22日,長沙市太平街路口,一對山東游客與路邊攤的麻辣燙小販起糾紛:游客表示在路邊攤買了一碗麻辣燙,價格是86元,其中一個小小的魷魚須價格是3元,一段2-3厘米的鴨腸也是3元,質疑價格過于離譜。當事男游客表示心寒,但也不予追究了。
(圖片來源:沸點視頻截圖)
長沙天心區市場監管局向記者介紹,接到群眾投訴后,市場監管部門和城管部門均派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理。經核實,涉事攤主是一名流動攤販,在工作人員趕到現場時已離開該區域。
3元一根的魷魚須(圖片來源:沸點視頻截圖)
工作人員表示,將繼續尋找,依法依規進行處理,下一步,將加大對流動攤販的整治和市場監管,維護好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據法治日報3月15日報道,“價格刺客”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涉嫌價格欺詐。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經營者提供商品應當明碼標價,做到真實準確、貨簽對位、標識醒目;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
當然,并非所有高于正常市場價格的行為都是“價格刺客”。目前,我國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即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因此,如果商家產品質量過硬、廣告宣傳到位,形成了品牌效應,那么完全可以通過競爭光明正大賣高價。
要想減少乃至杜絕“價格刺客”現象,一是要對這種違法行為嚴格執法、加大懲處力度,讓商家不敢“刺”;二是要加強品牌意識教育,引導商家以質取勝、靠品牌贏高價。對消費者來說,也要敢于向不合理“刺客”商品說“不”。只有消費者較真兒的多了,才能使得商家錯則得咎,進而從源頭上減少乃至根治這種亂象。從這個意義上說,“價格刺客”最怕消費者維權較真。
據大河報3月15日報道,北京市盈科(鄭州)律師事務所王瑜然律師表示,目前我國法律上并沒有關于商品溢價或者降價標準的固定規范,大多數時候,商家都可以自由定價。只有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或者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惡意傾銷,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或下降,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其他經營者以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程度,又或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不遵守政府指導定價標準的,才會受到處罰。
此外,王瑜然律師表示,若是消費者出于愛面子或自己疏忽結了賬,這就說明交易完成、買賣合同就已履行完畢,若消費者之后再要求退款,相當于是行使合同解除權,商家是有理由拒絕的,“作為消費者,我們還是要勇于向物非所值的商品說‘NO’!不要因為面子而硬著頭皮結賬,得不償失”。
王律師還表示,如果在交易過程中遇到商家強制交易的情況,可以報警求助,如果有證據證明商家沒有進行明碼標價或者商家誘導、強迫交易等行為,即便已經完成交易,依然可以撥打12315進行投訴。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極目新聞、法治日報、大河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