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22 14:23:14
◎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9%。這的確讓星巴克中國的經營者們感到壓力,他們必須找到新的增長動力,以擺脫“中年危機”這一殘酷標簽。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文多
3月20日,星巴克(SBUX,股價100.54美元,市值1156億美元)官網宣布,Laxman Narasimhan正式擔任星巴克首席執行官,并加入公司董事會,接替公司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Howard Schultz。
與此同時,3月21日,已籌備了兩年半的星巴克“沿街取”服務上線,在北京、上海的近150家門店率先試點。這個以拓展第三空間邊界為目的的渠道創新,是否會為星巴克帶來新的增長力?
在Narasimhan加入星巴克的5個月中,他去往了全球30多家門店、制造工廠和支持中心深度體驗,并獲得了咖啡師認證。3月23日,他將主持星巴克年度股東大會,分享前期的經驗與見解,并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機遇作出預判。
此前,Narasimhan在利潔時執行了一次重大的戰略轉型并取得效益,這為他加入星巴克奠定了良好的業內信譽。星巴克將他的遠見本身視為一項巨額資產,并希望將他近30年的全球消費品領導與咨詢經驗運用于星巴克的下一變革中。
星巴克獨立董事會主席Mellody Hobson這樣評價這位新任CEO:“Narasimhan是一個成熟的品牌建設者、創新者和運營者,在這段時期,他對星巴克業務高度投入,已經贏得了全球伙伴的認可,也加深了對星巴克文化和價值觀的理解,這為他帶領星巴克進入下一個增長階段做好了準備。”
3月20日,創始人Howard在辭任前的最后一天給公司全體高管留了一封信。他說,已經把星巴克托付給大家了,星巴克就像一條河流,管理者會隨時間推移而改變,但它會在成長中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并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去年10月,Narasimhan加入星巴克,學習Howard提出的重塑計劃——投資10億美元用于門店運營與員工福利。公司方面認為,正是這樣一個戰略讓公司股價在2022財年第二季度至2023財年第一季度期間上漲了47%,相當于增加了400億美元市值。
為何星巴克決心重視門店伙伴待遇?因為市場在變,Howard意識到,公司需要現代化地轉變門店體驗,為消費者建立一個交互、熱情、安全的環境以重塑未來。
盡管這一想法的推動者是Howard,但后續則需要Narasimhan執行。在發言中,Narasimhan將星巴克稱作是一家重視人文聯結的公司,他表示,Howard奠定的品牌基礎很了不起,很榮幸有機會在此之上領導全球45萬名員工團隊與合作伙伴、客戶、投資者和社區建立聯結。
過去,定位第三空間的獨特性讓星巴克的到店業態深入中國。如今,在全球36000家門店中,中國市場已占到6000余家,但另一方面,去年第四季度,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9%。
這的確讓星巴克中國的經營者們感到壓力,他們必須找到新的增長動力,以擺脫“中年危機”這一殘酷標簽。
于是,下沉市場成為咖啡賽道持續深耕的重要戰場。星巴克中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門店銷售看來,第三空間在下沉市場依舊有旺盛的消費力。
公司也看到了數字訂單的高速增長。星巴克中國董事長王靜瑛曾在投資者會議上說:“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中國市場的移動訂單業務從無到有,發展到現在占比已超過40%。”
現在,星巴克在中國似乎又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需求路徑。
“年輕人被外賣寵壞了。”3月21日,星巴克中國數字創新副總裁張凌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她看到疫情以后,美國的汽車餐廳生意特別火,因為很多客人為了避免接觸不愿意下車,但在中國開汽車餐廳是很難實現的,如何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極致的便利化,就需要一次大膽的創新。
張凌云推動了星巴克中國和高德地圖的合作,雙方共同開創“沿街取”服務,預計未來一年內,全國將有超過1000家星巴克門店提供“沿街取”。
由此看來,星巴克中國已不局限在實體門店本身做聯結,沿街取拓寬了第三空間的邊界,并將收益計入數字訂單中。
該業態的增長空間有多大?實際運營有多難?
星巴克中國告訴記者:“我們在前期對產品和功能做了不斷優化,并將在上線后繼續迭代,相信‘沿街取’會極大滿足都市顧客的在途消費需求,這將為業務帶來積極影響。”
作為一項新生事物,星巴克中國的在途業務尚處于試錯階段。張凌云認為,在中國這樣高速競爭的市場上,如果沒有創新的勇氣和試錯的能力,就會慢慢失去存在感,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差異化和核心競爭力,人文聯結在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詮釋,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與不同的平臺做聯結是有難度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