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5 15:59:26
每經編輯|程鵬 蓋源源
你喜歡橄欖菜嗎?一碗滾燙的白粥加上一勺“橄欖菜”,是不少人愛吃的“早餐標配”。咸鮮的“橄欖菜”以其獨特的風味廣受歡迎。然而,3月14日晚,南方日報南方+調查曝光,汕頭知名橄欖菜企業玉蕾食品的制作環境臟亂差,路邊堆放的菜葉中,混雜著一次性飯盒、煙頭和塑料袋,不少菜葉已經發黑,散發腐臭,蒼蠅亂飛,污水橫流。視頻引發消費者不適,網友表示嚇到立即丟掉玉蕾的橄欖菜,店商平臺也紛紛下架相關產品。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去年3·15晚會曝光了湖南華容縣的“土坑酸菜”,但類似的情況仍在發生。同樣是在汕頭,廣東廣播電視臺曝光了該地多家腌菜企業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比如,在汕頭沐彤園食品有限公司,有工人直接赤腳踩在南姜上。被問到會不會辣腳時,工人稱“習慣了就不辣了”;酸咸菜廠家“桂盛”品牌生產商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錦桂果蔬腌制廠,有工人穿水鞋踩進腌制坑,向腌制坑吐白色異物。?
14日晚9時許,汕頭市市場監管局及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連夜趕赴涉事企業進行現場執法。3月15日早間,#汕頭再現工人赤腳踩腌菜#、#汕頭市監局連夜查封多家腌制菜生產商#、#橄欖菜#等話題一度沖上熱搜。
腌制原料堆在路邊腐爛、污水橫流
網友震驚:嚇得趕緊扔掉
蒼蠅亂飛、污水橫流、腐臭彌漫……
據南方+報道,1月31日下午,當記者在汕頭市龍湖區龍華街道南社村走訪時,發現了一堆隨意堆放在路邊的芥菜,走近發現,這堆芥菜浸入泥水中,并已接近腐敗,散發臭味。用木棍攪開,還可以看到一只只小的蒼蠅,在芥菜上方盤旋!
“應該是不要的垃圾?”這是記者第一反應,這些堆積的蔬菜應該是周邊工廠或作坊丟棄的廢棄物,還沒來得及清運。因為,記者了解到,汕頭市龍湖區有著成熟的“雜咸”產業,擁有大量的“潮汕風味小菜”生產廠家,包括南社村在內,有不少人家從事著與潮汕雜咸制作相關的營生,需要大量的蔬菜作為原材料。
圖片來源:廣東民生DV現場
圖片來源:南方+視頻截圖
3天后,有工作人員操作挖掘機,將地上的芥菜搬運到鏟車上,運至倉庫中。多番詢問,記者得知,這堆腐爛的芥菜,將被用于橄欖菜制作,而廠家正是知名大品牌——玉蕾橄欖菜。
圖片來源:廣東民生DV現場
一名在現場指揮轉運的男子告訴記者,他是玉蕾的員工,地上的芥菜是做橄欖菜的原料。“全天下都這么做啦,放這里是瀝干水分。”
也就是說,這堆看似毫無用處的“垃圾”,卻是制作潮汕美味“橄欖菜”的原料,接下來它們可能將經過鹽漬、封存發酵、洗鹽退淡、切碎、脫水、橄欖油煮等工序,搖身一變成為包裝精美的“橄欖菜”,流入市場。
堆積在地上的芥菜,周邊環境臟亂。南方日報、 南方+ 吳明 拍攝
多地網友紛紛表示“太嚇人”“以后不敢吃了”↓
3月15日,記者從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處獲悉,平臺已注意到媒體報道,已連夜對涉事品牌相關產品進行下架。
記者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檢索發現,目前,玉蕾食品旗艦店產品已下架,同時,檢索“玉蕾橄欖菜”等關鍵詞已無法找到涉事產品。
參與起草橄欖菜廣東省地方標準
公開資料顯示,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前身是創辦于1978年的澄海縣外砂副食品廠,2001年改為現名,其在潮汕地區率先實現潮汕雜咸生產標準化。2003年,該公司的“玉蕾牌橄欖菜”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潮汕貢菜”“潮汕橄欖菜”被國家質檢總局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作為當地的骨干龍頭食品加工企業,玉蕾開發生產的包括橄欖菜在內的“玉蕾牌”潮汕風味菜系列食品暢銷市場,也是很多潮汕人的童年味道。“我們從小吃到大。”汕頭市龍湖區陳先生告訴記者,潮汕橄欖菜主要品牌就幾家,玉蕾橄欖菜是大品牌,口碑很好,是很多人早餐必備的雜咸。
記者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搜索“玉蕾橄欖菜”,發現其銷量十分可觀。例如,在其京東自營旗艦店里,一款450g的瓶裝橄欖菜售后評價條數超過了20萬,在京東好物榜“下飯菜”類榜單中排名第八。
據了解,橄欖菜生產目前還沒有相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多年來以橄欖菜生產企業的產品標準作為質量控制依據。2019年10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布了《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橄欖菜(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然而,小編注意到,該標準的牽頭起草單位為廣東省食品安全學會,主要起草單位,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也在列。
意見稿指出,橄欖菜是廣東省具有幾百年食用歷史的特色傳統副食品,人們常作為佐餐小菜和烹調調味時使用。目前還沒有相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多年來以《橄欖菜》企業的產品標準作為質量控制依據。而橄欖菜的生產銷售規模已遠遠超過企業質量控制標準的要求了。制定《廣東省地方性標準-橄欖菜》將能更好保證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弘揚廣東地方性產品特色。
2020年7月31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橄欖菜》(DBS 44 014-2019)其中,對橄欖菜制作的原輔料提出了明確要求:“應新鮮、無霉變腐爛現象,并符合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另外,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也顯示,玉蕾公司是汕頭市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地方標準《潮汕橄欖菜》的起草單位之一。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玉蕾牌橄欖菜是廣東粵字號產品。
汕頭腌制菜生產亂象:
工人赤腳踩原料、亂吐白色異物...
3月15日,小編在企查查中,輸入關鍵詞“汕頭 腌制”進行搜索,可以查詢到1199家相關公司。
據廣東電視臺《社會縱橫》欄目,3月14日消息,汕頭腌制菜廠腌制過程出現:工人穿鞋隨意踩、亂吐白色不明物體、儲存環境又臟又亂等亂象。
廣東民生DV現場3月15日報道,目前電商平臺上銷量較好的商家出售的都是“桂盛”品牌的酸咸菜,而它的生產企業是汕頭市龍湖區外砂錦桂果蔬腌制廠。
圖片來源:廣東民生DV現場
在錦桂果蔬腌制廠的后院,有一片挖有數十個土坑的空地,部分在使用的土坑里,密密麻麻地堆積著數層厚的芥菜。
圖片來源:廣東民生DV現場
整個生產場地有多名腌制工人,他們穿著長筒水鞋,來回于露天泥土地和腌制坑中期間沒有經過任何的清洗和消毒。
工人們直接帶著滿腳的灰塵,踩進腌制坑里,在搬運芥菜走進土坑的過程中,對散落出來的芥菜則像“踢球”一樣把芥菜踢進了土坑。
甚至,還有一些腌制工人拿著煙站在木板上,向腌制坑吐出白色不明物體。
“這樣說吧,咸菜行業,我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正如錦桂果蔬腌制廠該負責人說的他們是汕頭酸咸菜行業的龍頭老大之一,可是就連他們的生產流程都存在這樣的衛生隱患。
那么數量眾多的普通腌制菜廠和遍地的小腌菜制作坊,他們的生產環境又會是怎么樣的呢?
據了解,汕頭市的腌制菜廠,主要分布在龍湖區外砂街道的五香溪村、蓬中村、富砂村,還有龍華街道的南社村等。
這些分布在,各個村子里的腌制菜廠問題重重,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
第一,這些腌制菜廠的生產、儲存環境臟亂、設備簡陋。新鮮的芥菜和被腌制過的芥菜,隨意堆放在地上,并未做任何衛生處理。
圖片來源:廣東民生DV現場
第二,生產流程混亂無序。在富砂工業園多家腌制菜廠,工人們一邊抽煙,一邊處理酸咸菜。
圖片來源:廣東民生DV現場
在五香溪村某腌制菜廠,分揀芥菜的工人,直接揀起掉在地面的芥菜往分揀的箱子里扔。
在南社村的汕頭沐彤園食品有限公司,工人直接赤腳踩在南姜上。而這些南姜是用來增加酸咸菜的風味。被問到會不會辣腳時,工人稱“習慣了就不辣了”。
第三,無證作坊比比皆是。無論是五香溪村、蓬中村所謂的“家庭作坊”,還是富砂村工業園成規模的腌制菜廠,普遍都沒有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很多廠家生產的產品,在流入市場前也沒有做過質量檢測。對于無證生產的問題,他們有的稱“無需辦理”,有的稱“沒人管”,更有的稱“檢查之前村委會會打招呼”。
圖片來源:廣東民生DV現場
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股,一位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沒有按照規定辦證肯定是不能生產的。至于記者問到的“對富砂村一些小作坊涉嫌無證生產”一事,工作人員表示有接到投訴,“有的,不用說的,我知道。”
第四,添加劑使用隨心所欲。在進行腌制菜質量調查的過程中,記者在走訪時隨機從6家腌制菜工廠收集了9款產品,送至第三方專業檢測公司進行質量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9款送檢產品中,有8款產品被檢測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其中最嚴重的一款,二氧化硫殘留值超出限定值5.3倍。最低的一款也有2倍。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的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如果人體過量攝入二氧化硫則容易產生過敏,可能會引發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癥狀,對腦及其它組織,也可能產生不同程度損傷。
然而目前,這樣的問題酸咸菜,正通過不同的渠道進入消費市場。
據廣州日報3月15日消息,執法人員對汕頭市桂盛食品有限公司、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突擊檢查,針對被曝出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產品,執法人員對其進行抽樣檢查和查封處理。接下來,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對廠家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作進一步調查并依法處理。
綜合南方+、廣東新聞頻道此前報道,3月14日晚上9時,記者在現場看到,有數十名汕頭市及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趕到涉事企業,在現場進行取證調查。
“因為食品是民生工程,我們一定要把它監管好、落實好。今晚不管多晚,都會對媒體曝光的所有環節規范、監管、查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實施執法監管,會在初步了解情況的基礎上邀請第三方進行抽檢,接下來調查、立案、查封、扣押都按照程序執行。”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級主辦陳統征表示,該事件發生后,也說明市場監管部門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接下來會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規范企業的生產,確保餐桌上的安全。
22時40分,執法人員在涉事企業清點貨物,隨后將貼上封條。
圖片來源:南方+
23時許,第三方檢測公司抵達涉事企業,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將取樣,一般15個工作日出結果。
圖片來源:南方+
從去年的“老壇酸菜”
到今年的橄欖菜、酸咸菜
腌制菜的食品衛生問題頻出
引發網友擔憂
對此,你怎么看?
編輯|程鵬?蓋源源 杜恒峰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廣東新聞頻道、南方+、羊城晚報、社會縱橫官方微博、觸電新聞、DV現場、廣州日報、微博評論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