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2 18:28:37
每經記者 王帆 楊煜 每經編輯 梁梟
隨著“新十條”落地、“五個一”取消,民航業曙光在前。站在行業復蘇的起點,回望過去,2022年民航業在疫情下艱苦渡劫。
自2021年年初開始,《每日經濟新聞》每月、每年推出民航數據洞察系列報道,本期《中國民航業數據洞察報告(2022)》從客運、貨運、航線、機隊、業績、服務、市值表現等多個維度,盤點了2022年民航業全年運營情況。
在機隊方面,2022年,民航業在運力配置上呈現出明顯特點——謹慎擴張,降本節流。從總機隊規模來看,六大上市航司去年合計凈增加56架飛機,而2021年凈增加97架,可見航司引進飛機的力度大幅度收縮,對擴張更為克制。
分航司來看,南方航空作為國內機隊規模最大的航司,2022年凈增加16架飛機,具體為增加4架A350、10架A320、1架B777、8架ARJ21,減少3架A380、2架B747、2架B737。
中國東航是2022年引進飛機最多的上市航司,凈增加23架飛機,具體為增加4架A350、14架A320、10架ARJ21、1架C919,減少6架B737。
中國國航凈增加16架飛機,具體為增加7架A350、8架ARJ21、11架A321NEO、9架A320NEO,減少12架B737、4架A330、3架A319。
春秋航空凈增加3架飛機,具體為增加4架A320NEO,減少1架A320CEO。吉祥航空的機隊數量較上年未發生變化,但機隊結構改變,增加1架B737,減少1架A320。值得一提的是,海航控股逆勢縮小機隊,凈減少2架飛機,具體為增加1架A320,減少3架B737。
從上述機型變動情況來看,上市航司最熱衷于引進的是A320系列(包括A319、A320及A321)飛機,主要退出的機型是B737。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航空作為國內唯一運營有“空中巨無霸”A380的航司。由于航權限制和運營成本過高,南方航空去年已經開始著力退出A380,全年退出3架。截至目前,南方航空剩余2架A380也結束使命,國內再無A380。這也符合2022年民航業“勒緊腰帶”的主旋律。
與此同時,國產飛機編隊也逐漸擴大,南方航空、中國東航、中國國航2022年引進國產支線客機ARJ21的數量分別為8架、10架、8架,合計26架,是2021年引進數量(14架)的近兩倍。
此外,中國東航在2022年首次引進國產大飛機C919,成為第一個運營C919的航司。根據2021年3月中國東航與中國商飛簽署的C919大型客機購機合同,首批引進數量為5架。2022年,中國東航引進1架C919。根據公告,剩余4架C919將在2023年年內全部引進。
更多內容,請掃描二維碼查看完整報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