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又見“摳門”自購,信達證券180萬元申購是彰顯信心還是為了守護清盤線?

          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1 20:06:37

          ◎11月19日,信達證券宣布,將于近日出資180萬元申購信達睿益鑫享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肖芮冬    

          2022年以來,包括基金公司在內的機構幾番進行自購,掏出的真金白銀動輒上千萬甚至過億元。

          11月19日,信達證券宣布,將于近日出資180萬元申購信達睿益鑫享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該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資產規模為0.47億元,跌破了5000萬元的警戒線。

          180萬元自購

          11月19日,信達證券宣布,將于近日出資180萬元申購信達睿益鑫享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對于此次自購行為,信達證券在公告中解釋為,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和公司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

          2022年以來,機構的自購行為輪番上陣,千萬級別的自購行為屢見不鮮。

          回顧過往機構的自購金額,盡管單筆180萬元的申購并不是最低金額,但放置在2022年以來的自購排行榜上,顯然居于末端,甚至有些“摳門”。

          自購產品規模不足5000萬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信達證券已完成7只參公大集合改造。其中,信達價值精選一年持有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信達信利六個月持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信達睿益鑫享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三只產品的基金資產凈值均跌破5000萬元。

          信達睿益鑫享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成立于2022年2月14日,經過7個多月的運作后,資產規模已不足5000萬元。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由信達滿堂紅主題投資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變更而來。截至2022年11月18日,該產品成立以來凈值下跌了1.17%,基金單位凈值為0.9883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該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資產規模為0.47億元,基金份額也從一季度末的6238.34萬份驟降至4725.93萬份,三季度期間凈贖回份額超過1400萬份。

          三季報顯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信達睿益鑫享集合計劃已連續二十七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

          根據該集合計劃的合同相關規定,《集合計劃合同》生效后,連續20個工作日出現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集合計劃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集合計劃管理人應當在定期報告中予以披露;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集合計劃管理人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如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集合計劃合并或者終止集合計劃合同等,并在6個月內召開集合計劃份額持有人大會進行表決。

          此前,該產品的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某機構持有1484.31萬份,占份額的比例達到了31.49%。

          根據該產品的中報顯示,此機構正是關聯方信達期貨有限公司。

          “這個是大集合改造過后的產品,180萬元的自購估計是為了保住清盤線,給客戶一些信心。”某券商資管人士表示。

          為何只有180萬元?

          動用自有資金購買自家產品,為何只掏出了180萬元?

          該集合資產計劃的三季報顯示,信達證券持有560.61萬份,占同期基金總份額的比例已高達11.89%。

          “今年市場,肯定贖回多。四季度以來基金的規模大概率還在縮小。”前述券商資管人士進一步表示。

          事實上,盡管規模縮水,但是機構也不能隨意購買。

          “通常自有資金參與不超過20%,如果出現流動性問題的時候,可以豁免。”某資深券商資管人士指出。

          滬上某券商資管人士也告訴每經記者,“確實有20%比例的限制,有的券商資管有著較為嚴格的內控指標,將自有資金購買的比例上限控制在15%左右。”

          不過,該產品的投資比例設計也很有趣。根據合同規定,股票投資占集合計劃資產的比例為0~40%,投資于同業存單的比例不超過集合計劃資產的20%。

          “一般原則,固收+類產品,其股債的配比是不超過3:7的,這個產品設計的是4:6,如果權益持倉的比例達到了40%,那么債券端是很難發揮作用。不過,還是要具體來實現來看,如果權益倉位低于20%,那么債券資產還是能發揮作用的。”前述滬上券商資管人士進一步表示。

          三季報顯示,該集合計劃三季末股票持倉比例為8.94%,債券投資比例為71.65%。

          大集合參公改造后,券商資管的產品運作也同樣備受考驗。從機構到零售客戶思維的轉變,從絕對收益到相對收益的投資理念,對基金經理、基金公司同樣都是一場考驗。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9737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證券 非銀金融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视频 |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亚洲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