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3 22:48:55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
11月3日,生態環境部官網發布消息,近日生態環境部等1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制定《意見》的目的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并明確提出了堅持問題導向、明責盡責、權責一致、誰審批誰負責、依法依規、獎懲并重的工作原則。
資料來源:新華社、國家能源局、華泰研究、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意見》強調,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斷建立完善相關政策制度體系,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抓起,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抓整改,一項任務一項任務抓落實,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
推動職能部門形成合力
談及《意見》出臺的背景和重要意義,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管發展的、管生產的、管行業的部門必須按“一崗雙責”的要求抓好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黨的二十大對新時代新征程建設美麗中國、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新形勢新任務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制定出臺《意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推動職能部門更好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形成工作合力,進一步強化權責明晰、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夯實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前述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薛濤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意見》的出臺首先是進一步強化堅持建設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舉措之一,不同的部門在依據“三定”方案所負責的不同領域中,均需要履行環保職責。如此,大大加強了在環境保護管理中各部門主動合作的基礎。
薛濤表示,從2015年環境保護法強調的地方人民政府在環保中的責任,到“水十條”開始要求的“一崗雙責”,再到本次文件,應該說是又一次環保職責歸位的升級,以及協同和長效機制的探索。
明確具體事項牽頭部門
《意見》共有7個方面20條內容,其中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方面,明確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在“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履職盡責”方面,對牽頭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提出工作要求。在“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專題報告制度”方面,要求有關職能部門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情況每年向同級黨委和政府報告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提出,要“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具體事項牽頭部門”。這是出于何種考慮?具體如何操作?
對此,前述有關負責人表示:“明責知責,是履職盡責的基礎和前提。”隨著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各部門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明晰、監管更加有力、運行更加高效,特別是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各項職責進一步明確。“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涉及面廣,具體事項繁多,有必要從制度上進一步明確。”
《意見》從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作出規定。前述負責人表示,在中央層面,承擔重要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的國務院有關職能部門要根據“三定”規定和責任清單確定的相關職責,梳理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明確本部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具體事項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
在地方層面,省級黨委和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本地有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梳理確定生態環境保護各具體事項的牽頭部門并向社會公開。
“通過梳理細化,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事項落細落小、落到具體責任牽頭部門,切實做到事情有人管、責任有人擔、能力有保障。”前述負責人說。
此外,薛濤表示,保障措施中對環保責任清單的制定和信息公開,以及環保履責的專題報告制度及其信息公開,都會在未來對地方政府在對環保的重視程度和執行方面形成較大的制約和督促作用。同時,進一步強調公檢法的銜接配合,也是既定路線的進一步深化。
封面圖片來源:資料來源:新華社、國家能源局、華泰研究、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楊靖制圖、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