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02 14:17:54
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陳夢妤
11月2日,由觀點機構主辦、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22觀點商業年會在上海舉辦。
越秀房托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林德良在發表演講時指出,后疫情時代,商業地產要實現從物業管理到資產管理轉變。專業市場的業態對整個產業鏈的整合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現在不是簡單做品牌,而是做品牌的孵化器。
商業地產現在的環境,無論是投資端、消費端或者出口端,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修復趨勢。從消費端可以看到,社會消費零售總額同比回正,消費信心恢復在繼續,汽車、珠寶類消費還是增長的;另一方面,商業地產土地市場收窄了供應,大宗交易出售很多,但交易活躍度不高。
他舉例說,以前做寫字樓更多是做一些渠道擴展,租戶結構的改變等等,現在寫字樓是做靈活辦公,增強客戶黏性等等。這個平臺怎么樣更智能、更健康、更社群化,打造寫字樓的產品和服務,這是我們追求的第二曲線。
從零售端看,以前一些品牌協同、價值挖掘、經營動向等等是重點,顯然現在不夠了。除了管理租戶,還需要管理租戶的客戶,需要一些數據的導入,對商家會員的賦能,包括做科技賦能、資本賦能。酒店公寓業態方面,以前是穩客房、搶餐飲,現在是做整合,和寫字樓、商場互動,包括從傳統的酒店管理轉變到酒店的資產管理。
后疫情時代,商業地產的機遇來自減壓、跨界、碳中和引發的新風尚三大方面,比如商業空間導入減壓的空間、情緒體驗的業態等,“咖啡+”跨界、露營跨界等,一些餐飲、咖啡業態也導入了綠色環保理念。這三個方面需要從利潤曲線來思考。
林德良指出,商業地產價值最大化第一是物業估值的最大化,疫情之后我們運營的策略是選擇短租約,要價值最大化,就要把運營的邏輯放在里面。第二是ROE,管理好資產效率,控制好資產比例。第三是NPI,包括提升經營收入,優化經營,提高租金單價和出租率,實現租金提升,增加非房產租金類的收入,縮短換租周期,合理控制直接成本,合理規劃房產稅,壓縮營銷推廣費、保險費、評估費等等,通過不同手段降低成本支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2326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