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0 14:13:19
◎市場不可能每年都好,收益不可能每年都可觀,只有你提早規劃,拉長周期,才能在提高權益比例的同時,抵御那些較大波動的年份,如果你只是一兩年的投資,剛好碰上市場調整,那么顯然是很難獲得較好的收益。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上一期聊到個人養老金很快就要來了,其中公募基金的養老產品是比較值得關注的,尤其是對于準備做養老規劃的年輕人來說,更為合適。
那么,這期就先來聊聊為什么年輕人要提早進行養老規劃,它都有什么好處?
預計等個人養老金賬戶出來之后,投資者在自己的賬戶中可以購買的養老產品,提供方基本上會是來自公募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機構。
從此前的養老稅優產品試點來看,保險公司提供的養老產品更傾向于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可能會是比較適合距離退休年齡較近的投資者。
對于年輕人而言,如果早做養老規劃,比如從30歲開始,到60歲退休,有30年的時間來進行儲備,一方面是時間充裕,能夠有更多的積累;另一方面,足夠長的時間,就可以有更大的空間來配置權益資產,而權益比例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未來的投資收益。
權益占比越高,投資回報率越高
先從一組數據來了解一下,權益投資比例對于收益的影響,根據近期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披露的一則海外養老基金管理機構投資收益情況研究分析顯示,長期來看,權益類占比越高,投資回報率相對越高。
數據顯示,2012-2021年,養老基金管理機構的權益類資產占比越高,其投資回報表現往往越好。將過去10年基金年化回報率與其權益類資產占比進行簡單線性回歸,可以看到權益類資產占比能夠解釋64%的基金回報差異,是非常顯著的影響因素。
具體來看,11家養老基金管理機構2012-2021年年化回報率在5.10%至12.45%之間。其中,新西蘭NZSF權益類資產占比約為78%,美國CalPERS占比76%,澳大利亞AFF占比 75%,在 11家基金中的權益類占比排名前三。
相對應的,這三家基金2012-2021年年化回報率分別為12.5%、7.8%和 9.7%,在11家機構中排名分別為第1,第6與第3。相反,權益類資產占比排名靠后的三家基金中,法國FRR 占比為41.2%,日本GPIF為43.6%,韓國NPS為46.4%。這三家基金2012-2021年年化回報率分別為5.1%、6.4%和6.3%,在有統計數據的養老基金管理機構中排名最后。
當然,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投資業績也不完全取決于權益資產配置比例。比如,2012-2021 年加拿大CPPIB平均權益類資產占比(74.7%)低于澳大利亞 AFF(75.2%)和美國CalPERS (76.2%),但其十年年化收益率(10.84%)高于澳大利亞AFF(9.72%)和美國CalPERS(7.81%)。
這說明有效的投資運營管理機制、積極主動的投資管理能力也有助于提高收益。
2018年成立的養老基金大多收益在30%以上
而從公募基金的養老產品來看,雖然目前還沒有長達10年的數據可以佐證。但是從2018年首只養老FOF推出以來,也有4年多時間了。
如果統計成立時間在2018年和2019年的養老FOF產品,可以發現2018年成立的產品,大部分的收益都在30%以上,高的甚至超過了50%。
2019年成立的產品,大多數的產品收益都在8%以上,一半以上的產品收益都在20%以上。
僅有一只產品為-2.45%。
數據來源:wind
進一步分析這些產品,收益靠前的也都是權益占比比較高的基金。
當然,這同樣也只能看作是大概率事件,因為在這些產品中也有個別收益不太理想的基金,比如成立以來收益為-2.45%的前海開源康頤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期混合,該基金成立2019年11月13日,距今也有近3年時間,但是收益遠不如同期成立的其它產品。
這需要投資者在選擇養老基金時進一步判斷,我們也將在后面更進一步討論關于不同類型的養老基金。
另外,雖然這些基金成立以來,整體回報都還比較好,但如果從這些基金今年以來的表現來看,由于權益倉位的比例較高,回撤也比較大。
這其實也正是為什么要提早規劃的另一大原因,因為市場不可能每年都好,收益不可能每年都可觀,只有你提早規劃,拉長周期,才能在提高權益比例的同時,抵御那些較大波動的年份,如果你只是一兩年的投資,剛好碰上市場調整,那么顯然是很難獲得較好的收益。
總的來說,如果你有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做養老規劃,從海外和國內市場目前已有的數據來看,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是有比較大的概率能夠在退休時獲得較好的投資收益。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5050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