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14 07:09:14
每經編輯 杜宇
美東時間10月13日,美股低開高走,三大指數均漲超2%。道指漲827.87點,漲幅2.83%,報30038.72點;標普500指數漲2.6%,納指漲2.23%。道指盤中震蕩超1500點,標普500指數、納指終結日線六連跌。
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奈飛漲超5%,蘋果、微軟漲超3%,臉書漲超2%,谷歌漲超1%。銀行股集體上漲,美國銀行漲超6%,摩根大通、花旗漲超5%,高盛、富國銀行漲超4%,摩根士丹利漲超3%。
熱門中概股漲跌互現,每日優鮮漲超14%,知乎漲超2%,瑞幸咖啡、微博、愛奇藝漲超1%,騰訊音樂、唯品會小幅上漲。嗶哩嗶哩跌近5%,小鵬汽車跌超4%,滿幫跌3%,京東、富途控股跌超2%,理想汽車、拼多多、網易跌超1%、阿里巴巴、蔚來、百度小幅下跌。
北京時間周四晚間,美國勞工部發布備受市場關注的最新通脹數據。
10月13日,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美國9月CPI同比上漲8.2%,高于市場預期的8.1%,前值8.3%;
9月CPI環比上漲0.4%,是市場預期0.2%的兩倍,并大幅高于前值0.1%。
低于6月份的峰值9%,但仍維持在1980年代初期以來的最高水平。
美國9月CPI數據公布后,利率期貨數據顯示,目前市場預期FOMC在11月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接近100%。激進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為7%;目前市場似乎已徹底排除了加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
據中國基金報,分析師稱,包括核心CPI通脹在內的9月通脹數據出人意料地高漲,強化了美聯儲在11月會議上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掉期市場預測美聯儲11月至少將加息75個基點,而加息100個基點的概率約為10%。
市場預計,到2023年3月,聯邦基金利率將到達到4.85%的峰值。美國短期利率交易員預計,美聯儲政策利率在2023年3月達到4.75%-5%區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數據一出來之后,美股盤前,歐洲盤中,全部齊刷刷跳水。
在“爆表”的通脹數據落地后,隨后,美股上演大逆轉。道瓊斯指數由盤初的最低點暴拉超1100點,大漲超2%。截至美東時間10月13日收盤,道指漲2.83%,標普500指數漲2.6%,納指漲2.23%。道指盤中震蕩超1500點。
與此同時,歐洲股市尾盤亦上演逆轉行情,截至當日收盤,歐洲斯托克50指數由跌幅近2%轉漲0.93%,法國CAC40指數漲超1%,德國DAX指數漲1.5%,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35%,意大利富時MIB指數漲1.56%。
富時中國A50指數CFD也漲回去了。
美元指數沖高回落。
據券商中國,在“爆表”的通脹數據落地后,歐美市場上演大逆轉的主要原因或許是,市場一直擔憂的美聯儲加息風險靴子落地。在數據發布后,與美聯儲會議日期掛鉤的互換合約充分消化了11月加息75個基點,而此前美股市場持續走弱,美聯儲加息75個基點也已經被完全定價。
另外,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有最新表態,在通脹數據持續走高的情況下,拜登政府將考慮一些有針對性的關稅減免政策。
具體來看美國9月CPI數據,食品和租金價格仍在明顯上升,業主等價租金9月環比上漲了0.8%,為1990年6月以來最大單月升幅。住房通脹率為6.59%,高于上月的6.24%,創歷史新高。租金同比上漲7.21%,高于上月的6.74%,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不過,這份備受關注的通脹數據披露前夕,摩根大通的交易部門曾發出警告,一旦高于8月8.3%的CPI數據,將會給美股帶來劇烈沖擊。當時超預期8月CPI數據公布后,標普500指數重挫4.3%。
數據公布后,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美元、美債收益率快速上竄,原油、黃金、非美貨幣等顯著走低。其中“全球資產定價之錨”——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突破4%。
今年以來,美聯儲已經在6月、7月以及9月連續3次加息75個基點。目前,美聯儲已經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提高到3%至3.25%。
據財聯社,市場分析稱,美國9月潛在通脹壓力持續上升,強化了美聯儲下月將第四次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市場已經完全消化了該行11月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甚至還有7.6%的概率可能加息100個基點。
有分析人士指出,無論9月CPI數據走強或走弱,美聯儲的下一次議息會議或許都不會改變加息75點的行動。瑞穗的最新報告也指出,美國核心通脹率不會改變美聯儲11月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
擁有FOMC投票權的美聯儲理事沃勒也表示,公布的經濟數據不會顯著改變他和美聯儲官員們對11月會議加息幅度的看法。
另外,當地時間10月12日,美聯儲最新公布的9月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對通脹速度感到驚訝,預計加息步伐不會停歇。與會的美聯儲官員一致認為,截至目前,美國通貨膨脹仍沒有緩解的跡象,高通脹對美國低收入人群造成傷害,應繼續提高聯邦基金利率。
據證券時報,相比美聯儲眾多官員鷹派的發言,美聯儲副主席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的觀點則相對溫和。她在10月10日就價格穩定問題的講話中表示,當前產出減速幅度超過預期,表明貨幣政策收緊而導致的需求放緩正在產生部分影響。但勞動力需求依然強勁,這種供需失衡主要體現在強勁的工資增長。在疊加高昂的租金和住房成本,這意味著核心服務業通脹預計只會從目前的高水平緩慢緩解。
而美聯儲在實施政策時,考慮了利率上升、美元走強以及外國經濟體對美國的需求減弱以及相反方向的溢出效應。
布雷納德預計未來幾個季度通脹會進一步回落。貨幣政策將在一段時間內采取限制性措施,以確保通脹出現明確且有意義的下降。收緊政策的全部影響要在未來幾個月才會感受到。將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實際的政策路徑將取決于數據。
在美聯儲官員鷹派態度鮮明之際,布雷納德此番講話只能說中規中矩。沒有讓人感覺到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心在減弱,也沒有讓人感覺到美聯儲不會繼續按計劃加息。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券商中國、證券時報、財聯社、中國基金報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0829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