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31 14:24:51
每經記者 張靜 實習生 李曉雅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8月30日,天和防務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半年報顯示,天和防務報告期內營業收入2.41億元,同比下降5.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7億元,同比下降124.58%;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下降50.0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報告期末,天和防務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為3.77億元,金額相對較高,回收風險較大。
據悉,天和防務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軍民兩用關鍵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為核心支撐的新型高科技企業。目前已形成“軍工裝備”、“通信電子”“新一代綜合電子信息(天融工程)”等三大業務體系和軍工裝備、5G射頻、物聯感知、行業大數據、數字海洋等五大業務板塊。
半年報顯示,天和防務報告期內營業收入2.41億元,同比下降5.1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17億元,同比下降124.58%;基本每股收益-0.03元/股,同比下降50.00%。
關于本期業績下降,天和防務稱是受5G基站建設投資放緩,國內主要客戶對公司產品需求數量下降較多;及受國際經濟形勢等因素影響,公司民品業務收入下降所致;軍品訂單方面,天和防務稱正按照合同預定計劃組織產品生產,暫未確認收入,對軍品業績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壞賬準備的計提也是業績下降的原因之一。
根據半年報,其營業收入中,占比10%以上的產品分別為電子元器件以及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系列產品。報告期內,電子元器件實現營收2.13億元,同比下降0.92%;便攜式防空導彈指揮系統系列產品實現營收0.17億元,同比上升16.95%。
每經記者注意到,截至報告期末,天和防務旗下共有16家子公司。根據半年報,在其披露的7家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主要子公司中,有5家處于虧損狀態,業績下滑。對此,天和防務稱主要是產品毛利率下降、壞賬準備計提、研發投入增加等因素所致。
根據半年報,天和防務應收賬款為1.69億元,占公司2021年經審計資產總額的6.65%。值得注意的是,天和防務應收賬款期末賬面總余額為5.46億元,壞賬準備為3.77億元,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達到69.01%。
具體來看,按單項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賬面期末余額占總額的57.16%。期末賬面余額3.12億元,壞賬準備3.09億元,計提比例99.17%;債務方為軍貿A、深圳大學ATR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軍方某學院等,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多為100.00%。
根據半年報,天和防務賬齡在1年以內(含1年)的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為1.45億元,占總額的26.51%;賬齡在5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為3.61億元,占總額的66.06%。可以看出,天和防務應收賬款回收風險較大。
同時,每經記者注意到,天和防務應收賬款期末余額的79.24%均源于余額前五名客戶。天和防務稱主要系軍貿A公司買斷模式產生,是由于軍貿公司不能及時對外銷售并收回款項,影響其應收賬款的按期收回。
關于存在的信用風險,天和防務稱將加強對應收賬款客戶按照風險級別和性質的分類管理,持續加大催收力度,嚴格預算管理,努力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積極控制應收賬款的規模增長。
此外,8月30日,天和防務披露了《擬投資建設西高新天和防務二期--5G通訊產業園天融大數據(西安)算力中心項目的公告》,以5G射頻作為主要方向,建設5G通訊產業園,擴充民品通信電子產品結構,推進軍民品融合發展,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
根據2021年年報,天和防務的營業收入構成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占比83.17%;電子設備制造業占比8.46%;民品貿易占比0.43%,競爭力略顯不足。
可以看出,天和防務致力于探索業務轉型升級,意在持續推進單一軍品業務發展成為融合軍民品業務,拓展企業發展新的戰略和定位。
針對上述情況以及天和防務未來發展規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天和防務董秘郵箱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