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9 21:25:38
河南提出要打造鄭州國際航空樞紐,適時啟動鄭州第二機場規劃研究,提升洛陽、南陽、安陽等重要支線機場區域航空服務功能,完善其他支線機場布局。到2035年,全省民用運輸機場達到10個以上,形成以鄭州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洛陽、南陽、安陽三大重要支線機場為支撐,信陽、商丘、平頂山、周口、潢川、三門峽等其他支線機場為節點的“1+3+N”民用運輸機場布局。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新華社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河南省加快交通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河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35年)》,明確未來交通發展目標及重點。規劃中提到,要打造一樞多支的現代化機場群。構建覆蓋廣泛、功能完善、協同互補、運行高效的現代化中原機場群,高標準建設“四型機場”。
具體來看,要打造鄭州國際航空樞紐,適時啟動鄭州第二機場規劃研究,提升洛陽、南陽、安陽等重要支線機場區域航空服務功能,完善其他支線機場布局。到2035年,全省民用運輸機場達到10個以上,形成以鄭州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洛陽、南陽、安陽三大重要支線機場為支撐,信陽、商丘、平頂山、周口、潢川、三門峽等其他支線機場為節點的“1+3+N”民用運輸機場布局。
到2035年,河南將全面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便捷化程度全國領先。建成高品質出行交通圈,實現鄭州都市圈1小時通勤、中原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建成高效率快貨物流圈,實現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率先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
解讀:早在去年4月發布的《鄭州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2020-2035年)》中,鄭州就曾提出要打造“雙機場”發展格局。按照當時的規劃,鄭州機場爭取到2035年,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1億人次、500萬噸。用這一數據計算,提前規劃第二機場是十分必要的。
在國內的大型機場中,鄭州機場是極少數以貨運優先的機場。2021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在全國230多個機場中排名第6位,其中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位居全國第5位。也因此有觀點指出,規劃第二機場,可以實現功能的合理分工。
中西部地區正在迎來航空發展的機遇期。今年初,《“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印發,其中提到要加快樞紐機場的建設和新建一批非樞紐機場,重點布局中西部地區和邊境地區的機場。
不久前,鄂州花湖機場正式投運。鄂州緊鄰武漢,花湖機場也被視為武漢“第二機場”,其定位是“貨運樞紐、客運支線”,將與天河機場一起,構成湖北航空客貨“雙樞紐”格局。不同于北京、上海、成都等主打客運的雙機場城市,這一“組合”也將成為全國首個客貨分場經營的航空“雙樞紐”。
被湖北搶先一步,河南如今再提“打造鄭州國際航空樞紐,適時啟動第二機場規劃研究”,競爭意味十足。
事實上,相較于周邊地區,中部的航空客貨運樞紐相對處于“缺位”狀態。此前,河南航空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喬善勛曾指出,我國客運航空樞紐呈現“京-滬-粵”和“陜-川-滇”雙弧型和貨運航空樞紐“京-滬-粵”單弧型分布,而中部地區的廣大腹地擁有3.68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26.28%,同樣需要建設世界級航空樞紐。隨著布局加密,中部航空樞紐之爭日走向白熱化。
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到2025年中小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7月29日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市建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運行效率和防風險能力顯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基礎設施運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礎設施質量明顯提升,中小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
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首批項目集中開工
7月29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第一批項目在??谂e行集中開工儀式,共開工項目9個,總投資14.17億元。本次集中開工的封關運作項目分布于???、三亞、文昌、瓊海、東方、澄邁等市縣。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系統性工程。海南將按照既定時間節點推動封關運作項目建設,確保2023年具備封關運作硬件條件,為2025年底前實現全島封關運作打下堅實基礎。
上半年廣州白云機場客流量全國第一
據廣州日報消息,2022年上半年,白云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233.55萬人次,居全國首位;完成貨物吞吐量99.32萬噸,排名全國第二,僅次于上海。港口生產穩中向好,上半年全市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1629.46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85.40萬標箱,同比分別下降2.8%、0.5%,降幅較1~5月分別收窄0.9個、1.1個百分點。
張家口拿會議開刀:年內市級會議數量同比只減不增
近日,張家口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下發《關于進一步提高會議質效的通知》,大力倡導少開會、開短會、開解決問題的會,力戒大話、空話、套話,讓各級各部門有更多時間精力抓落實。除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綜合性會議外,全市性工作大會,必須經市委、市政府領導審核同意后召開。全市性會議原則集中在周一和周五召開,留出更多時間集中精力抓落實,年內市級會議數量同比只減不增。
國家發改委:搶抓三季度施工旺季的時間窗口,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7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召集人何立峰主持召開協調機制第一次會議。
會議指出,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關鍵窗口,三季度至關重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是穩經濟的重要支撐。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是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重大部署??茖W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是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的前提下,聚焦疏通卡點堵點采取的有效舉措,既能為項目解決資本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又能更好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配套融資支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有助于保持投資穩定增長。
會議要求,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要突出當前工作重點,更好發揮協調機制作用。一是要選準選好項目。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帶來更多投資拉動,吸引更多社會投資,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二是要盡快投放資金。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的原則,盡快向符合條件的項目投放資金。三是要加快開工建設。搶抓三季度施工旺季的時間窗口,提高工作效率,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六大城市通勤監測:近80%青年通勤45分鐘以內
讓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需要理解青年人群的職住選擇與通勤特征。7月29日,《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在京發布。
報告顯示,青年更關注時耗,更依賴軌道交通,注重優化通勤時間。在北、上、廣、深、蓉、杭6個典型城市中,近80%青年45分鐘以內通勤可達,高于城市平均水平約5個百分點,800米軌道覆蓋青年通勤比重為30%,高于城市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
其中,杭州青年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最高,達到86%,高于城市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通勤時耗最長的北京也有近60%的青年45分鐘通勤可達,高于城市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6個典型城市中,成都軌道覆蓋青年通勤比重達到38%,比城市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是目前國內城市中的最高水平。
報告顯示,在6個典型城市中,受居住成本與社區環境影響,65%的青年群體居住在城市中心15公里以外。報告指出,青年極端通勤更需關注,在全國44個主要城市1400萬極端通勤人口中,有近600萬青年人。
選址不出圈、軌道兩公里,青年住房保障需要契合通勤特征。報告中提到,“15公里圈層”成為更多青年人群平衡居住成本與通勤時間的選擇。在6個典型城市中,近30%的年輕人選擇居住在城市中心15至20公里圈層處,分別接近北京五環、上海外環、深圳繞城高速。
全球科創中心百強:中國16城上榜,上海升至第八
7月29日下午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發布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評估報告2022》顯示,綜合排名TOP20城市中有19座位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形成全球科技創新“美亞歐”三足鼎立的態勢。北京、上海分別比去年提升一個位次,排在第五和第八。
圖片來源:上觀
TOP100名單中有16個中國城市上榜,較2018年增加了8個,同時在多個科創領域展現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水平。中國城市整體呈現從“點上引領”向“全域突破”轉變的特征,上榜名單不再限于頭部城市。而且從“數量追趕”到“質量提升”轉變。
上海市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如心解讀報告時表示,五年間,越來越多中國城市加入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綜合排名百強,南京、武漢、成都、重慶、西安、青島、蘇州都為五年來新晉上榜城市。
區域分布上,中國入圍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綜合排名TOP100的城市從過去的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廣州傳統頭部城市,逐漸向中國內地全面延展,不僅包括青島等東南沿海開放城市,還囊括中西部地區的合肥、武漢、西安、成都、重慶等城市。
金壯龍任工信部黨組書記
“工信微報”微信號消息,7月29日下午,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干部會議,宣布中央決定:金壯龍同志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肖亞慶同志不再擔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職務。
王祥喜任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
據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7月29日下午,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應急管理部領導干部會議,宣布中央決定:王祥喜同志任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免去黃明同志的應急管理部黨委書記職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