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4 22:21:55
去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當中明確提出,中部地區要積極承接制造業轉移,重點承接產業鏈關鍵環節。河南、湖北等中部大省聞風而動,山西自然也不能錯過機遇。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16331
7月12日至13日,山西省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合作對接系列活動在廣州舉辦。活動采取1場主活動加10場專題活動的模式,圍繞山西十條重點產業鏈、特色產業、文旅康養以及數字經濟等開展專題招商。
山西省副省長湯志平作主旨推介時表示,廣東特別是珠三角有著良好的產業生態,隨著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山西承接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加強兩地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
山西全力實施全產業鏈培育工程,推行“鏈長制”,培育引進一批頭部企業,確定了特鋼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現代醫藥、合成生物等10條重點產業鏈,確定了20戶“鏈主”企業,招商引資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活動現場還舉辦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共有28個項目進行簽約,總投資572.46億元,項目主要涉及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山西省投資促進局局長楊春權表示,隨著這些項目的合作推進,必將對山西市場主體倍增和重點產業鏈培育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解讀:去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當中明確提出,中部地區要積極承接制造業轉移,重點承接產業鏈關鍵環節。河南、湖北等中部大省聞風而動,山西自然也不能錯過機遇。
此次“南下”廣東,山西采取的是“政府+產業+鏈主企業”招商引資合力模式,發揮“鏈主”企業主體作用,依托產業鏈高效精準開展與珠三角企業產業對接。
這不是山西今年的首次“主動出擊”。半個月前,2022山西省長三角(南京)重點產業推介對接會在南京召開,山西省現代醫藥產業鏈“鏈主”企業振東集團、國藥集團威奇達藥業有限公司、亞寶藥業集團等也曾到場作具體推介。
再往前(5月中旬),山西還出臺了《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創建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集聚區實施方案》,要通過強化產業承載載體建設、加強重點領域產業承接、創新產業承接機制路徑,把太忻經濟區建設成山西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主陣地。
四面出擊,山西如何找準抓手?通過借鑒較早實施鏈長制的廣東等沿海先進省份經驗,山西今年也啟動實施了鏈長制,通過培育“鏈主”企業,開展鏈長制招商,目前已形成特鋼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等十大重點產業鏈。
根據部署,山西力爭到2025年,十大重點產業鏈規模效應初步顯現,營業收入突破8400億元,培育形成6大千億級產業鏈,4大五百億級產業鏈,實現十大重點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抗風險能力的全面提升。
滬蘇嘉城際鐵路開工 總投資約940億元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互聯互通建設再迎新動向。7月13日,全長170公里、總投資約940億元的滬蘇嘉城際鐵路在青浦、吳江、嘉善三地同步開工。
滬蘇嘉鐵路示意圖 圖片來源:人民網江蘇
作為支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鐵路基礎設施,滬蘇嘉城際鐵路串聯示范區虹橋商務區動力核、青浦新城、環淀山湖創新核、西岑科創中心、水鄉客廳、祥符蕩創新綠谷、吳江高鐵科創新城等核心功能區,兼顧沿線地區出行服務,填補跨區域軌道服務薄弱區。
安徽爭創2個以上全國重點實驗室
7月13日,安徽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近日印發的《深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改革服務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進行解讀,明確提出爭創2個以上全國重點實驗室、10個以上部委或省重點科技創新平臺;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向深度轉型,力爭新增2所應用型本科院校、3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技能型高水平大學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建成5所“雙高計劃”學校,推動若干技能型高水平大學進入“雙高計劃”行列等。
湖南出臺方案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鼓勵各縣(市)競相發展,實現弱縣趕超、強縣跨越,力爭到2025年縣域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200億元、100億元以上的縣(市)分別達到20%、65%、95%。方案提出,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將從聚焦主導產業、突出主體培育、加快園區發展、促進城鄉融合、引導要素集聚等5個方面發力。
鄂州花湖機場7月17日投運
據湖北日報消息,亞洲第一個、世界第四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機場定于7月17日舉行投運儀式,鄂州花湖機場從2014年謀劃建設到2022年建成投運,前后歷時8年。目前,機場軟硬件設施條件均通過各項檢查、考評、測評,符合通航條件。根據初步安排,當天將會有順豐飛機及南航客機從深圳、北京等地起飛,途經民航京廣大通道,飛抵鄂州花湖機場降落。
三部門規范城市內澇信息發布:不宜簡單表述為“×年一遇”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網站7月14日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中國氣象局辦公室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城市內澇防治信息發布等有關工作的通知》,當中提到,要規范雨水管渠設計標準和內澇防治標準表述。
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排水)等主管部門,按照《室外排水設計標準》(GB50014)確定和發布本地區雨水管渠設計標準、內澇防治標準時,不宜簡單表述為“×年一遇”,要將“×年一遇”轉換為單位時間內的降雨量毫米數。其中,雨水管渠設計標準轉換為“×毫米/小時”;內澇防治標準轉換為“×毫米/24小時”。
國家氣候中心:中國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影響超過9億人
據“中國氣象局”微信公眾號7月14日消息,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今年6月以來(截至7月12日),我國平均高溫日數5.3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4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了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影響大。截至7月12日,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覆蓋國土面積達502.1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受高溫天氣影響,6月13日以來,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7個省級電網以及西北電網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新高。
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萬億
財政部14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5221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3.3%,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0.2%。此外,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88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9%。
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包括中央和地方兩部分,上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7663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1.7%,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12.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57558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4.7%,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7.9%。
從各地區情況看,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收入增幅分別為-1%、13.7%、16.5%、-3.5%。
東部地區中,福建增長6.7%、山東增長6.3%、浙江增長4.2%,保持平穩增長。廣東6月份增長8.9%,上半年累計小幅下降0.5%,降幅比1-5月收窄2.5個百分點,收入企穩回升。
中西部地區中,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主要受能源資源類行業增收帶動,分別增長44%、49.4%、34.7%、40.9%,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全國夏糧產量數據公布 河南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一
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7月14日消息,2022年全國夏糧產量數據公布。
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739萬噸,比2021年增加143.4萬噸,增長1.0%;播種面積26530千公頃,比上年增加92.1千公頃,增長0.3%,連續兩年實現增長。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其中,河南夏糧總產量3813.1萬噸,播種面積5683.8千公頃,均居全國第一。山東夏糧總產量2641.6萬噸,播種面積4004.7千公頃,位居第二位。
另從單位面積產量來看,2022年全國夏糧單產5555.6公斤/公頃,比上年增加34.9公斤/公頃,增長0.6%。分省份來看,上海以6882.8公斤/公頃的單位面積產量位居第一,此外,天津、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新疆的單位面積產量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