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30 18:14:40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截至今日(6月30日)收盤,多家新冠藥概念股股價拉升明顯,其中華潤雙鶴(SH600062,股價25.66元,市值267.69億元)、奧翔藥業(SH603229,股價38.06元,市值152.95億元)、新華制藥(SZ000756,股價27.53元,市值184.35億元)的日漲幅分別達到5.51%,9.43%,2.72%。
記者注意到,三家企業擁有一個共同身份,即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真實生物”)阿茲夫定片的委托加工生產商,該藥物目前被視為國產小分子新冠候選藥物。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信息,阿茲夫定片在6月29日有兩條備案信息。其中引發業內關注的一條備案號為“豫備2022020078”的條目顯示,因藥品生產許可證變更,更新阿茲夫定片注冊批準文件載明的生產企業名稱或地址,其生產企業名稱由“北京協和藥廠”變更為“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協和藥廠有限公司”,生產企業也進行了相應的變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另一則備案日期為6月29日、備案號為“豫備2022020079”的條目顯示,將生產企業名稱由“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協和藥廠”變更為“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協和藥廠有限公司”。
事實上,此類備案信息非常多,例如阿茲夫定在6月24日的一條備案號為“豫備2022019738”的備案信息顯示,將生產企業名稱由“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協和藥廠”變更為“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協和藥廠有限公司”。
那么,阿茲夫定片的最新備案信息,以及生產商變更意味著什么?
一位醫藥行業的業內人士在6月30日下午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對于尚未獲批的藥物,公司在申報相應臨床研究項目時要注明藥品生產企業,很多公司在推進臨床試驗項目的時候可能不具備生產線或者生產能力,因此由第三方企業負責生產臨床試驗所需藥物。之后,如果出于產品上市的考慮,公司可能在具備相應生產能力后將自己列為生產企業。這意味著企業在推進藥物臨床、上市的過程中有進一步的動作,但并不能代表藥品離上市獲批更進一步。
換言之,此次阿茲夫定片生產廠家變更,只是正常的增加生產場地變更,與阿茲夫定片是否獲批沒有關系。
6月30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奧翔藥業證券事務部公開電話,據對方所知,阿茲夫定目前仍未獲批。
此外,記者還通過微信聯系真實生物相關人士,并撥打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辦公電話,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與接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6月30日,CDE(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在官網發布了一份關于阿茲夫定的申請上市技術審評報告及說明書,承辦日期為2020年7月9日。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
不過,該文件只字未提阿茲夫定用于新冠病癥的治療,適用癥僅為“與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及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聯用,用于治療高病毒載量(HIV-1 RNA≥100000 copies/ml)的成年HIV-1感染患者”。
而阿茲夫定作為國內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藥物,曾于去年7月獲附條件批準上市。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69557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