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搶占全球競爭戰略制高點 易昌良:發展數字經濟,“補短板”和“鑄長板”應并重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1 17:20:45

          ◎在6月17日下午的“科技創新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管理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現代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易昌良表示,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我國在發展數字經濟時,補短板與鑄長板要并重。

          ◎易昌良表示,近年來,數字經濟深刻地改變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已成為了全球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每經記者|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楊昕怡    每經實習編輯|楊夏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迭代進步,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其規模不斷擴大。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至2020年的39.2萬億元。

          6月17日,以“點燃數字引擎,賦能未來世界”為主題的第六屆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國際峰會在北京召開。峰會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網信辦和中共北京市海淀區委宣傳部指導,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智庫、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聯盟、玉泉智庫和每日經濟新聞主辦。

          在峰會首日下午的“科技創新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管理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現代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易昌良表示,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我國在發展數字經濟時,補短板與鑄長板要并重。

          “發展數字經濟它重點在于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易昌良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管理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現代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易昌良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21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經測算的47個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2.61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0%,占全球GDP比重為43.7%。

          對此,易昌良表示,近年來,數字經濟深刻地改變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已成為了全球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現在全球已有170余個國家和地區發布了數字經濟戰略來支持5G、AI等技術的應用。”他進一步解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它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在數字經濟這股席卷全球的新浪潮中,我國在其中也扮演了一大重要角色。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數字經濟規模在2020年達到5.4萬億美元,占比16.43%,位居世界第二;美國數字經濟規模達13.6萬億美元,占比41.71%,蟬聯世界第一。顯而易見的是,中美兩國綜合占比接近60%,具有極大規模優勢。

          易昌良認為,2016年是我國數字經濟的元年,在過去的6年里,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從無到有,我國數字經濟從啟蒙期走向成熟。同時,我國政府也不斷提高數字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不斷加大對數字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

          與此同時,他也指出,目前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和美國仍有差距,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理念塑造、產業互聯網、國際化人才和碳中和五個方面。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產業技術能力不強。盡管我國數字產業的創新能力有了長足的提高,但是發展時間較短、積累不夠、基礎能力不強等仍是顯著問題。另外,精密傳感器、集成電路、工業軟件、操作系統等數字產品和服務仍嚴重依賴進口,這也是一個很大的短板。”

          他補充,盡管我國出現了阿里巴巴(BABA,股價102.24美元,市值2751億美元)、騰訊(HK00700,股價379.2港元,市值3.65萬億港元)、百度(HK09888,股價143.5港元,市值3967億港元)等市值超千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但總體來看,我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依然不高,且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完善,數字經濟區域發展也極不均衡。

          易昌良談數字經濟未來發展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發展數字經濟需“補短板”和“鑄長板”

          那么,如何彌補差距,讓我國的數字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易昌良認為,發展數字經濟它重點在于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他表示,從宏觀上,我們要加強宏觀經濟治理數據庫的建設,提高經濟調控的科學性,促進經濟總量平衡、結構優化、內外均衡,以更高水平的開放參與國際經濟合作。

          從中觀上來看,我們應該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提升制造業的基礎能力,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構建一批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結構合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從微觀角度來看,我國應該以數字技術推動企業管理轉型升級,通過對消費者的數字流、資金流、物流的分析,捕捉消費者需求變化信息,從而完善經營決策,通過多維度的數據構建多視角、寬領域的評估體系。

          “另外,還應該加大與產業上下游的配套企業的合作力度,幫助小微企業成為大企業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從而促進小企業的繁榮發展。”他說。

          從大方向落到實處,我國的數字經濟具體應該怎么辦?

          易昌良表示,我國在發展數字經濟時,“補短板”與“鑄長板”要并重。

          既要針對我國數字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發力,突破芯片、操作系統、工業軟件等基礎性技術瓶頸,減輕對國際供應鏈的依賴,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又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契機。

          易昌良指出,我國應該繼續發展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消費互聯網,這既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也是迎合面向消費者與面向產業的互聯網這兩者的融合趨勢,同時我們要抓住新一代數字技術互聯水平不斷提高的機遇,大力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將自主可控與對外開放并重。

          “同時,作為引領未來的新經濟形態,數字經濟也將催生出大量新業態,例如共享經濟、數字貿易、零工經濟。因此,我希望數字經濟能夠更好地快速增長,為我國經濟帶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易昌良說。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數字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 色综合中文字幕不卡 | 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 | 亚洲VA在线va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