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09 21:08:15
◎“公司毛利率水平及同比變動幅度與行業平均水平基本相當,公司房地產業務毛利下降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具備合理性,與可比公司不存在較大差異。”
每經記者|王佳飛 每經編輯|陳夢妤
6月8日晚間,榮盛發展(SZ002146,股價3.03元,市值131.75億元)回復深交所2021年年報問詢函。
此前的5月25日,深交所向榮盛發展發出問詢函,詢問“房地產業務毛利率、母公司營業收入和占比同比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較大差異”等種種問題。
榮盛發展回應稱,民營房企融資成本不斷抬升,房地產業務毛利下降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具備合理性。不過榮盛發展也承認,公司存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在流動性承壓情況未得到有效緩解之前,暫停對外投資。
根據榮盛發展2021年報,該公司業績明顯下降,年度營業收入472.44億元,其中房地產開發收入400.56億元,毛利率17.86%,同比下降10.70個百分點。其中,母公司2021年度營業收入為7.50億元,占合并報表層面營業收入比重為1.59%,母公司2021年度收入金額及占合并報表層面營業收入比重同比分別下降92.15%、11.77個百分點。
榮盛發展對此回應,“2021年下半年以后為加強銷售促進回款,公司部分項目通過一定程度的以價換量實現項目去化,在利潤率面臨下行壓力的行業趨勢下加劇了毛利率下降。”
融資難問題上,榮盛發展表示,“在近年融資監管加強、融資渠道收緊的行業背景下,民營房企融資成本不斷抬升,融資利率持續走高,資本化的利息隨著項目交付結算,也進一步壓低了項目毛利率。而隨著項目進入竣工結算,較高的融資利息計入營業成本后導致項目毛利率水平降低。”
不光如此,榮盛發展還列出了萬科A(000002.SZ)、保利發展(600048.SH)等10家同行業可比公司,2020年平均毛利率為25.60%,2021年平均毛利率為15.01%,同比下降10.59個百分點,“公司毛利率水平及同比變動幅度與行業平均水平基本相當,公司房地產業務毛利下降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具備合理性,與可比公司不存在較大差異。”
6月9日,榮盛發展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微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榮盛發展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55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9.3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9.15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166.06%、-165.85%、1,137.70%。
榮盛發展對此解釋稱:“公司部分項目自2022年2月春節后,根據項目所在地市場情況,并結合項目情況開展促銷活動,促銷價較熱銷時價格下調5%-30%不等。”
“2022年1月28日至4月18日期間,公司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城市項目成交量同比下滑50%至70%,為了完成銷售任務搶抓回款,緩解流動性壓力,公司適時調整銷售節奏,銷售價格持續降低,從而造成整體存貨價值減少。”
事實上在此之前,榮盛發展曾在1月29日的業績預告中表示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億元-1.5億元,但4月18日晚間,榮盛發展公布了一則修正公告,推翻了該數據,修改成了“虧損45億元-60億元”。
當時榮盛發展就解釋說:“公司在2022年初進行業績預告時,主要根據當時項目所在房地產市場走勢,以及項目所在地疫情態勢趨向穩定的形勢,依據各項目未來市場可參考售價計算可變現凈值,對存貨計提了跌價準備。隨著市場形勢和防疫形勢發展的實際情況,公司依據客觀情況的變化對部分會計估計事項進行審慎判斷,在與會計師事務所充分溝通后,公司對業績預告作出修正。”
此次回復函中,榮盛發展承認,存在一定的流動性壓力,承諾“在流動性承壓情況未得到有效緩解之前,暫停對外投資”。
“2022年,公司仍將以降負債為主要目標,在受金融機構政策影響和民營房企新增融資受限的情況下,積極努力與金融機構溝通,對現有債務進行展期,以時間換空間,保障企業及合作方的利益,努力用經營性現金流償還負債、持續降杠桿。”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