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3 21:53:47
◎訂閱營收仍為我國數字閱讀市場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廣告營收與版權營收的增長勢頭十分迅猛。
◎進入互聯網時代,數字化閱讀成為顯著趨勢,從讀書到讀屏,閱讀方式日益豐富,不少內容創作者更是熱衷以薦書、書評、名句朗讀等方式帶領用戶閱讀,視頻平臺上更是掀起了“視頻化閱讀”浪潮。
每經記者 溫夢華 李佳寧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今天(4月23日)是第27個“世界讀書日”,你讀書了嗎?
4月23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06億,同比增長2.43%,增速有所放緩。日益增長的用戶規模帶動著市場的發展,2021年數字閱讀市場整體營收規模達415.7億元,同比增長18.23%;其中,大眾閱讀市場302.5億元,有聲閱讀市場85.5億元,專業閱讀市場27.7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互聯網的發展也改變了用戶的閱讀方式,有96.81%的用戶偏好使用電子閱讀,有29.5%的用戶會選擇有聲閱讀。而從閱讀時長來看,電子閱讀已經進入了深度閱讀階段,而有聲閱讀則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用戶規模方面,2021年數字閱讀用戶規模為5.06億,其中95后用戶占比超7成。那么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Z世代”又表現出了怎樣的閱讀偏好?
同日發布的《BILIBILI讀書生態報告》顯示,過去一年,B站讀書類視頻總播放量超58億,同比增長118%;約9060萬人在B站觀看讀書類視頻,其中74.3萬人每天在B站觀看至少一個讀書視頻,同比增長779%,“視頻化閱讀”已然成為一種新浪潮。
《2021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1年數字閱讀產業整體規模達415.7億元,增長率達18.23%;其中,大眾閱讀市場302.5億元,有聲閱讀市場85.5億元,專業閱讀市場27.7億元。截至2021年底,上架作品數量約3446.86萬部,同比增長11.06%,其中網絡文學作品約3204.62萬部,占比高達92.97%,電子書約180.54萬部,其他作品約61.7萬部。
我國數字閱讀產業整體規模及增速
圖片來源:《2021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
收入結構方面,訂閱營收為219.07億元,占比52.7%;廣告營收106.83億元,占比25.7%;版權營收65.68億元,占比15.8%;其他營收24.12億元。與2020年相比,訂閱營收、廣告營收和版權營收分別增長了12.7億元、33.37億元和23.83億元,對整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了18.17%、47.73%和34.1%。
可以看出,訂閱營收仍為我國數字閱讀市場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廣告營收與版權營收的增長勢頭十分迅猛。
數字閱讀市場繁榮的背后,是用戶規模的持續增長。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到5.06億,同比增長2.43%。其中,19~25歲用戶占比最多,達到44.63%;其次是18歲以下用戶,占比達到27.25%。由此計算,95后數字閱讀用戶占比超過7成,“Z世代”已經成為我國數字閱讀的主力。
圖片來源:《2021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用戶的閱讀方式,高達96.81%的用戶偏好使用電子閱讀,29.5%的用戶會選擇有聲閱讀,電子閱讀成為使用度最高的閱讀形式。2021年,人均電子閱讀量為11.58本,有聲閱讀量為7.08本。
從閱讀時長來看,30分鐘以下的閱讀中有聲閱讀占比高于電子閱讀,達到37.76%,但在2小時以上的閱讀中,電子閱讀占比則遠高于有聲閱讀,達到57.97%。這意味著電子閱讀已經進入了深度閱讀階段,而有聲閱讀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
隨著我國圖書版權管理越發規范以及用戶對內容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良好的版權付費市場正在逐漸形成。調查中,92.17%的用戶曾為數字閱讀付費,與2020年89.95%的付費用戶相比有所增長,數字閱讀用戶已經養成了付費習慣。
從具體閱讀類型來看,愿意為電子書閱讀和網絡文學閱讀付費的用戶均超過50%,而僅有20.17%的用戶愿意為有聲閱讀付費,低于不愿為有聲閱讀付費的用戶比例。相較于有聲閱讀,用戶對電子書閱讀和網絡文學閱讀的付費意愿更強。
用戶付費意愿
圖片來源:《2021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
進入互聯網時代,數字化閱讀成為顯著趨勢,從讀書到讀屏,閱讀方式日益豐富,不少內容創作者更是熱衷以薦書、書評、名句朗讀等方式帶領用戶閱讀,視頻平臺上更是掀起了“視頻化閱讀”浪潮。
《BILIBILI讀書生態報告》顯示,讀書品類內容在B站快速增長,過去一年,讀書類視頻總播放量超58億,同比增長118%;有約9060萬人在B站觀看讀書類視頻,其中74.3萬人每天在B站至少觀看一個讀書視頻,同比增長779%。
圖片來源:《BILIBILI讀書生態報告》
具體來看,不同年齡人群在讀書類視頻上有不同的偏好。數據顯示,18~24歲的用戶偏好成長、心理、愛情類的讀書視頻,25~30歲則喜歡武俠、奇幻、商業類,31歲以上的用戶則傾向于思考性的讀書視頻,歷史、政治、古文類視頻更受他們喜歡。
除年齡偏好外,在國學熱的影響下,古典文學內容開始廣受年輕人青睞,18歲~30歲年輕人占比達到72%。
圖片來源:《BILIBILI讀書生態報告》
報告顯示,在B站最受關注的書籍TOP10中,60%為古典文學,四大名著躋身前六,并且相比碎片化閱讀,網友們更偏愛深度解讀。以《紅樓夢》為例,有一組有趣的數據:在B站,僅讀完所有《紅樓夢》的書評,就需要整整16年。
圖片來源:《BILIBILI讀書生態報告》
四大名著之外,孔子則成為B站最具增長潛力的人物,不少UP主從孔子的生平、六藝齊全等角度入手,廣搜史料挖掘文獻,發現孔子與大眾認知中的“反差萌”。去年一年中,關于孔子的視頻增速達585%。
魯迅同樣成為用戶最關注的“B站頂流作家”。數據統計顯示,在B站熱門作家TOP中,關于魯迅的相關視頻播放量牢牢占據第一,其中,魯迅生平及系列作品講解,累計時長達13小時,播放量超3600萬;劉慈欣則位列第二名,此外曹雪芹、吳承恩、莫言也在榜單之中。
圖片來源:《BILIBILI讀書生態報告》
視頻化閱讀同樣激發了更多內容創作者的創作欲,網友們自發形成了在評論區寫詩的風潮,網友們“以詩相和”,詩歌回暖成為B站知識類的顯著現象。過去一年,B站評論區“詩人”規模增長了113%。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