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07 07:20:08
每經編輯 孫志成 蓋源源
由俄烏沖突引發的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正愈演愈烈。
4月6日,美國宣布針對俄羅斯金融機構和俄總統普京女兒的額外制裁措施,新一輪的制裁對象除了普京的女兒還包括俄羅斯外長及其妻子。
此前,當地時間4月5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已提議對俄羅斯實施第五輪制裁,包括禁止從俄進口煤炭;全面禁止與包括俄羅斯外貿銀行(VTB Bank)在內的四家主要銀行進行交易;禁止向俄羅斯出口半導體、汽車和運輸設備,總計出口額約100億歐元;禁止俄羅斯公司參與歐盟國家采購招標;禁止對俄羅斯國家機構任何形式的金融支持;禁止俄船只停靠歐盟港口等六項內容。
美國宣布對俄新一輪制裁措施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6日,美國宣布針對俄羅斯金融機構和俄總統普京女兒的額外制裁措施,新一輪的制裁對象除了普京的女兒還包括俄羅斯外長及其妻子。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對媒體表示,美國將對俄羅斯最大的金融機構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及其最大的私人銀行阿爾法銀行實施全面封鎖制裁。根據美方的說法,美國現在已經完全封鎖了“超過三分之二的”俄羅斯銀行系統。
據報道,美國宣布的制裁對象包括普京的成年女兒瑪麗亞·普蒂娜以及葉卡捷琳娜·蒂科霍諾娃、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妻子和女兒、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和總理米舒斯京等普京周圍圈子的核心成員。據悉,美國目前已經針對140多名寡頭及其家庭成員和400多名俄羅斯政府官員實施制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4月5日,美國宣布對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和阿爾法銀行實施全面封鎖的制裁措施。受此影響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在莫斯科證券交易所的股價下跌4.5%。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和阿爾法銀行均宣布美國的新制裁措施不會對銀行的正常運行產生太大影響,但是同美國客戶的結算暫停。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當地時間4月6日在歐洲議會全會上表示,在現已提議的第五輪對俄制裁措施基礎上,歐盟對俄制裁還將可能針對石油進口。她說:“我們必須關注石油領域以及由此產生的財政收入。”
此前一天,歐盟委員會已提議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但未提及天然氣和石油等其他能源。
數據顯示,歐盟進口的石油約30%來自俄羅斯。
此前,美英等國也于3月初宣布對俄能源進行制裁。受到此類制裁的影響,俄羅斯財政部4月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俄3月份石油和天然氣銷售收入為3020億盧布(約合人民幣227億元),比該國財政部的預測低38%。
不過,當地時間4月6日,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德國希望能夠盡快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但這將對該國社會和經濟的穩定造成威脅。
林德納指出,在俄羅斯開始特別軍事行動之后,德國和俄羅斯就不可能再繼續保持正常的經濟關系,所以德國希望“盡快擺脫”對俄羅斯天然氣、石油、煤炭和原材料的依賴。不過,他引用聯邦經濟部長哈貝克的說法,稱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時間:“經濟部長哈貝克已經指出,如果立即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德國將面臨經濟中斷的危險。”林德納還表示,德國已經承認在外交和能源政策上的錯誤,需要從根本上進行修正。
被問及德國的能源轉型問題時,林德納坦言:“作為一個工業國家,德國將永遠依賴能源進口,自給自足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我們將很快引入氫能源與合成能源,淘汰化石能源,同時盡量讓供應關系多樣化,而不是依賴于某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地時間4月6日,歐股主要指數收盤普跌,德國DAX30指數跌1.93%,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33%,法國CAC40指數跌2.21%,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2.38%。
歐洲多國宣布驅逐俄外交人員
伴隨著新一輪制裁同時到來的還有歐洲多國與俄羅斯之間不斷升級的“外交戰”。
德國率先在4日宣布40名在當地的俄羅斯外交官為“不受歡迎的人”,給予后者5天時間離開德國。根據德國外長貝爾伯克的說法,德國政府的相關決定已經于當天下午傳達給了俄羅斯駐德國大使內恰耶夫。
在德國之后,陸續有多國開始驅逐俄駐當地的外交人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時,已有法國、丹麥、意大利、瑞典、挪威、希臘、羅馬尼亞等國宣布類似措施,限定俄在當地的外交人員必須在一定時間內離開。據封面新聞,僅僅48小時內,約有近230名俄外交官被驅逐。
當地時間4月5日,針對多個歐洲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的決定,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卡拉辛通過社交媒體表示,外交是一門達成一致以及建立相互理解橋梁的藝術,但目前歐洲國家卻自毀橋梁。
圖片來源:攝圖網-300858888
他指出,歐洲國家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行為將導致俄方與這些國家的關系轉冷,這是歐洲國家封鎖俄羅斯的企圖的體現,是歐洲國家決心跟著美國走到底的體現。俄方對歐洲國家最終將走向何方并不感興趣,因為他們沒有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進行思考也并不關心自身的未來。
當地時間6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近十年來,西方開始通過宣布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來作為針對俄羅斯的信息政治攻勢。她強調,所有對俄羅斯采取的不友好行為都會得到俄方的回應。
當地時間6日,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表示,那些組織迫害俄羅斯外交人員的歐洲國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歐盟正通過能源勒索來向俄羅斯施加壓力,但是代價只能由歐洲人自己來承擔。對于歐盟驅逐俄羅斯外交人員的行為,俄羅斯將采取回應措施。
談及北約,格魯什科說,現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沒有任何接觸,與該組織目前沒有什么可談的。
據央視新聞,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4月6日在布魯塞爾表示,北約國家正在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更為先進”的重型武器裝備。
他說,當天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外長會的主要任務將是協調各方,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支持。
據央視新聞,捷克媒體4月5日報道,捷克通過火車向烏克蘭運送了幾十輛T-72主戰坦克和裝甲車,報道稱這是捷克與北約盟國商定無償提供給烏克蘭的裝備。如上述情況屬實,這將是俄烏沖突以來北約國家首次向烏克蘭提供坦克。
捷克國防部就此事表示,俄烏沖突爆發后,捷克一直在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其總價值迄今已近10億克朗,但無法透露軍援的具體類型。捷克今后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裝備,包括輕型和重型裝備。
此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北約峰會上發表講話稱,北約至少有2萬輛坦克,烏克蘭只要其中1%,“要么給,要么賣,但我們還沒有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中國外交部:戰爭和制裁
讓美國賺得缽滿盆滿
4月6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日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發布一份報告,全面梳理了美國對俄羅斯制裁方式、特征、影響與啟示,指出美全面加碼對俄制裁無益于解決問題,反而對俄、歐乃至世界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導致全球通脹、供應鏈沖擊和經濟復蘇減緩,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表示,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不斷升級對俄羅斯單邊制裁并脅迫全世界選邊站隊。你提到的這份報告就指出自2014年以來的8年時間里,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8068項制裁,使俄羅斯超過伊朗成為世界上被制裁最多的國家。其中,2月22日以來,新的制裁就達到5314項。
趙立堅指出,我還注意到,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秘書波波夫日前表示,美國一面迫使歐洲國家制裁俄羅斯,一面自己繼續進口俄羅斯石油,上周進口量環比增加43%,至每天10萬桶,并允許美國企業進口俄羅斯礦物肥料。對歐洲而言,戰爭和制裁帶來的是難民潮、資金外流和能源短缺;對美國而言,戰爭和制裁卻讓美國在亂中牟利,賺得缽滿盆滿。
趙立堅強調,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制裁換不來和平與安全,只會帶來雙輸或多輸,讓本已困難的世界經濟雪上加霜,并沖擊現有世界經濟體系。美國如果真心希望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就應該停止拱火澆油,停止揮舞制裁大棒,停止脅迫言行,真正地勸和促談。
編輯|孫志成 蓋源源 杜恒峰
校對|段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封面新聞等
閱讀更多精彩財經新聞,
請關注“每經頭條”(nbdtoutiao),
今天晚些時候繼續為你呈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