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IPO周報第53期 | 上周過會率不足90% 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破發率近7成 民用碳纖維龍頭本周迎來申購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1 15:45:51

          ◎上周,A股有16家公司迎來上會,除了擬上市創業板的北農大被否,以及擬上市上證主板的青松醫藥在上會之前臨時取消審核外,其余14家公司均成功過會。

          ◎本周,A股市場還將有6家公司迎來申購。其中,產銷量位居國內前列的民用碳纖維龍頭中復神鷹,值得關注。

          ◎上周有多達6家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破發,破發比例高達66.67%。與此同時,上周有13家私募機構因違規被中國證券業協會限制參與打新,其中包括2家百億級私募機構。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注冊制大勢之下,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也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進行梳理,對企業價值進行辨析,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饗讀者。

          上周(2022年3月14日~3月18日,下同),A股市場總共有16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14家過會,包括估值超900億元的“CPU第一股”海光信息,同時也有北農大一家公司上會被否,青松醫藥一家公司在上會前臨時取消審核。上周周過會率也因此達到87.5%。

          本周(即3月21日~3月25日,下同),將有12家公司迎來上會。記者注意到,擬上會的拓山重工存在報告期內“五險一金”繳存比例較低的問題,同時其全資子公司衢州拓山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衢州拓山”)在2021年9月23日進行了注銷。招股書顯示,衢州拓山2020年凈利潤為1994.83萬元,占拓山重工整體凈利潤的22.67%,招股書中卻并未說明衢州拓山注銷的原因。

          本周,A股市場還將有6家公司迎來申購。其中,產銷量位居國內前列的民用碳纖維龍頭中復神鷹,值得關注。

          此外,上周有多達6家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破發,破發比例高達66.67%。與此同時,上周有13家私募機構因違規被中國證券業協會限制參與打新,其中包括2家百億級私募機構。

          紅榜:上會企業“16過14” “CPU第一股”海光信息過會

          上周,A股有16家公司迎來上會,包括麥瀾德等6家擬上市科創板的公司、聚膠股份等5家擬上市創業板的公司、弘業期貨等3家擬上市滬深主板市場的公司,以及擬上市北交所的科創新材和則成電子。除了擬上市創業板的北農大被否,以及擬上市上證主板的青松醫藥在上會之前臨時取消審核外,其余14家公司均成功過會。

          上述14家企業過會后,要做的就是提交注冊,一旦完成注冊生效,接下來就能擇日招股上市。而隨著上會企業“16過14”,上周周過會率也因此達到87.5%。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4家過會企業中,堪稱“CPU第一股”的海光信息值得投資者關注。海光信息主營業務是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其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主要兼容X86架構的生態系統。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開啟,以及半導體、服務器等基礎設施的國產替代不斷推進,國產CPU無疑正迎來發展的好階段。東興證券在近日的研報中就表示,經其測算,若2022~2025年服務器行業保持10%的增速,國產替代率由15%增長至50%,則未來4年國產芯片及服務器將維持40%~50%的高增速。

          海光信息介紹,其不僅是少數幾家國產CPU代表企業之一,同時也是國際上少數幾家同時具備高端通用處理器和協處理器研發能力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海光信息研發出的第一代、第二代CPU和第一代DCU產品性能均已達到國際同類型主流高端處理器的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海光DCU也已實現商業化,未來將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領域。

          海光信息的研發強度,也站在國內同行的前列。2019年至2021年間,海光信息累計研發投入35.3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達95.35%。截至2021年末,海光信息的研發技術人員共1031人,占比達90.20%。

          從業績來看,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海光信息的營收分別為3.79億元、10.22億元、23.10億元,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263.12萬元、-9515.08萬元和26548.98萬元,增速迅猛。更加難得的是,海光信息不僅在2021年實現了盈利,而且其協處理器(DCU)在2021年也首次產生營收,并達到2.39億元。

          不過,海光信息并非沒有短處,其與國內同行業企業一樣,均受限于國外的指令集。具體來說,海光信息原本由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提供高端處理器的相關技術,但在海光信息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條例》“實體清單”后,AMD僅向其提供高端處理器的技術授權及相關技術支撐,且不提供后續更新技術。

          此外,海光信息此次IPO擬公開發行不低于10%的股權,募資額高達91.48億元。也就是說,海光信息的估值高達逾900億元,難言“便宜”。

          綠榜:北農大上會被否 保薦機構近期曾被監管處罰

          在上周16家上會企業中,擬上市創業板的北農大是唯一一家被否的企業。招股書顯示,北農大主營業務為蛋雞飼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蛋雞育種、擴繁及雛雞銷售,其主要產品為蛋雞預混料和節糧型蛋雞商品代母雛。

          值得一提的是,北農大的保薦機構為中天國富。3月15日,因涉嫌在鑫甬生物IPO保薦過程中存在違規問題,中天國富曾被深交所下發監管函。

          黃榜:上周9家公司主動撤回IPO 燁映微委外加工背后存疑點

          上周,總共有18家公司入列“黃榜”,數量較前一周大幅攀升。其中有擬上市創業板的8家公司中止審查,9家公司主動撤回了IPO申請,以及青松醫藥1家公司在上會前臨時取消審核。

          上述9家主動撤回IPO申請的公司中,燁映微值得關注。招股書顯示,燁映微主要從事MEMS紅外熱電堆傳感器的研發、設計與銷售,主要產品為紅外傳感器。

          由于受新冠疫情刺激,燁映微應用于額溫槍、耳溫槍等疫情防控相關的紅外熱電堆傳感器銷量及價格均得到大幅提升,這使得燁映微的營業收入從2018年的1476.87萬元、2019年的3210.15萬元,猛增至2020年的6.61億元。燁映微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也從2018年和2019年的數百萬元,增至2020年的2.39億元。但隨后,2021年上半年,燁映微的業績又遭遇大幅下滑。

          因此,燁映微表示,傳感器銷量及價格可能下行,如公司不能及時、有效開拓新產品、新客戶,將存在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另一方面,在燁映微的采購項目構成中,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各期間,“加工費”占比分別為32.53%、23.16%、46.85%和21.90%,除2019年外,其余年份均是第一大采購金額項目。

          燁映微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加工費主要為封裝測試等環節的加工費用,而公司封裝測試主要委托通富微電、常熟華通等封裝測試廠進行。

          不過,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在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并未出現過“通富微電”的身影。事實上,在整個燁映微招股書中,另外僅有一處提及“通富微電”,即將廈門通富微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通富微電”)列為了燁映微的關聯方,依據是廈門通富微電為燁映微持股5%以上股東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半導體”)所控股的企業。

          2020年,廈門半導體通過股權轉讓獲得燁映微10%的股份。截至目前,廈門半導體仍擁有燁映微9.17%的股份,為燁映微第四大股東。

          那么,燁映微所委托的主要封裝測試廠通富微電,是否就是廈門通富微電,亦或是廈門半導體的其他關聯方?這暫且不得而知。不過,在燁映微披露的關聯交易中,并未有與廈門通富微電,亦或是通富微電之間的交易。

          上周新增3家企業IPO申請被受理 全球第三大電池片生產商沖擊上市

          上周,也有3家公司IPO被受理,分別是擬上市創業板的潤陽股份,以及擬上市北交所的思柏科技和晨光電纜。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PVInfoLink的統計,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潤陽股份均僅次于通威股份和愛旭股份,位列全球出貨量第三大電池片生產商。

          從科創板IPO企業審核狀態來看,截至2022年3月18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714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生效”的有436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51家,“已問詢”的有61家。

          而從北交所來看,截至2022年3月18日,全部204家處于審核狀態的公司中,有90家公司處于注冊階段,57家終止審查,35家處于已問詢狀態。

          本周12家公司迎來上會 拓山重工為何要注銷重要子公司?

          本周,滬深兩市及北交所將迎來12只個股上會。其中,擬上市科創板公司2家、擬上市創業板公司4家、擬上市滬深主板公司3家,以及擬上市北交所公司3家。

          上述12家公司中,拓山重工主要從事工業金屬鍛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應用于挖掘機等工程機械。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拓山重工的毛利率分別為29.36%、27.57%、23.86%和20.47%。毛利率不斷下滑,主要是受行業競爭因素、產品銷售價格和公司成本波動等因素的影響。

          事實上,在毛利率不斷下滑之外,拓山重工還存在“五險一金”繳存比例較低的問題。其中,2018年度,拓山重工員工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繳納比例為45.10%,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為29.77%。

          啟信寶顯示,在2018年和2020年,拓山重工曾多次發生與員工之間的“工傷保險糾紛”,拓山重工作為被告,甚至被曝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出具勞動關系證明。

          招股書同時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拓山重工的員工年平均薪酬分別為9.10萬元、9.05萬元、9.81萬元和5.42萬元,分別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10.66萬元、12.20萬元、13.17萬元和7.12萬元。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拓山重工的全資子公司衢州拓山在2021年9月23日進行了注銷。而啟信寶顯示,在此之前的2020年底,衢州拓山也曾申請進行簡易注銷,但被衢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不予受理。

          招股書顯示,衢州拓山在2020年的凈利潤為1994.83萬元,占拓山重工當年整體凈利潤8801.50萬元的22.67%。為何要將衢州拓山進行注銷?招股書中并未說明原因。不過,啟信寶披露的衢州拓山2020年年報顯示,其在2020年的凈利潤為-5.84萬元。

          6家公司本周迎來申購 民用碳纖維龍頭中復神鷹值得關注

          上周,總共有11家新股上市,除了來自滬深主板市場的康冠科技、立航科技外,還有6家來自科創板、3家來自創業板。9家注冊制新股中,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是聚賽龍(301131.SZ),其股價漲幅區間為150.27%~193.43%。

          但與此同時,上周有多達6家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破發,這一比例高達66.67%。例如,思林杰(688115.SH)上市首日收跌23.67%;萊特光電(688150.SH)和理工導航(688282.SH)上市首日分別收跌13.83%和15.04%。

          而在本周,則有仁度生物、榮昌生物等6家公司將迎來申購,全部來自滬深交易所。

          其中,擬上市科創板的中復神鷹值得投資者關注,其是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主要從事碳纖維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從碳纖維行業發展來看,作為新一代增強纖維,碳纖維具有質輕和強度高等特點。中信證券近期的研報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碳纖維需求將達到24.2萬噸,2021~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0.3%。2020年,國內碳纖維的國產率不足40%,隨著國內企業的產能擴張和技術突破,預計國產碳纖維2021~2025年可實現36%的年復合增速。

          而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中復神鷹的碳纖維產量占國內總碳纖維產量的20.98%,排名第二位;其碳纖維國內銷量的市占率為7.43%,同樣位居國內碳纖維行業前列。

          從技術水平來看,按照招股書,中復神鷹于2012年在國內率先實現干噴濕紡技術產業化,系統掌握了碳纖維T700級、T800級千噸級技術和T1000級百噸級技術,并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從技術的落地應用來看,中復神鷹于2013年在國內率先建成了首條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生產線,并實現了對T300級至T1000級、M30至M40級別的產品覆蓋,部分產品性能超過日本東麗。2021年3月起,中復神鷹與北京化工大學和東華大學合作研發48K大絲束,有望為中復神鷹的大絲束碳纖維規模化生產帶來突破。

          不過,2018年~2020年,中復神鷹的研發費用率分別僅為3.74%、2.70%和3.23%,大幅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中復神鷹此前回復記者時曾表示,這是因為公司主要的研發投入和關鍵技術突破均發生于2018年之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以民品銷售為主的中復神鷹,在毛利率上也明顯低于以軍品銷售為主的光威復材、中簡科技兩家同行業上市公司。不過,中復神鷹目前也正進行用于下一代T1100級碳纖維的研發,以拓展國內碳纖維航空航天領域市場。

          13家私募因違規被限制打新 包含2家百億私募

          圍繞IPO各環節,上周,監管層又對多家機構開出了罰單。

          3月16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2年第1、2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限制名單。經中國證券業協會專項檢查,對總共13家違規的私募機構限制參與打新,限制時間最長的為6個月。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上述13家被限制私募機構中,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成立于2004年的上海申毅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資金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2家公司分別被限制參與打新3個月和6個月。

          此外,3月15日,深交所網站還公布了《關于對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的監管函》及《關于對簽字會計師章祥、葛朋、鄭利鋒的監管函》,這主要涉及在去年底被不予注冊的鑫甬生物IPO項目。

          深交所指出,在鑫甬生物IPO過程中存在兩大問題,即招股說明書遺漏披露發行人新設全資子公司相關信息,招股說明書與審核問詢回復相關信息披露存在嚴重錯誤以及多處披露不準確、前后不一致等情形。

          在這一過程中,保薦人中天國富及其兩位保薦代表人對發行人相關事項、信息披露核查把關不到位,中匯會計師事務所的三位簽字會計師也未能勤勉盡責地對招股說明書、審核問詢回復中與自身專業職責有關的業務事項進行充分核查驗證,履行特別注意義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注冊制大勢之下,更多企業擁有機會步入資本市場,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機遇。而對許多公司而言,A股IPO的闖關之旅也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IPO過會、被否及新增獲受理企業進行梳理,對企業價值進行辨析,同時觀瞻IPO市場節奏、政策動向等,以饗讀者。 上周(2022年3月14日~3月18日,下同),A股市場總共有16家公司被安排首發上會,其中14家過會,包括估值超900億元的“CPU第一股”海光信息,同時也有北農大一家公司上會被否,青松醫藥一家公司在上會前臨時取消審核。上周周過會率也因此達到87.5%。 本周(即3月21日~3月25日,下同),將有12家公司迎來上會。記者注意到,擬上會的拓山重工存在報告期內“五險一金”繳存比例較低的問題,同時其全資子公司衢州拓山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衢州拓山”)在2021年9月23日進行了注銷。招股書顯示,衢州拓山2020年凈利潤為1994.83萬元,占拓山重工整體凈利潤的22.67%,招股書中卻并未說明衢州拓山注銷的原因。 本周,A股市場還將有6家公司迎來申購。其中,產銷量位居國內前列的民用碳纖維龍頭中復神鷹,值得關注。 此外,上周有多達6家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破發,破發比例高達66.67%。與此同時,上周有13家私募機構因違規被中國證券業協會限制參與打新,其中包括2家百億級私募機構。 紅榜:上會企業“16過14”“CPU第一股”海光信息過會 上周,A股有16家公司迎來上會,包括麥瀾德等6家擬上市科創板的公司、聚膠股份等5家擬上市創業板的公司、弘業期貨等3家擬上市滬深主板市場的公司,以及擬上市北交所的科創新材和則成電子。除了擬上市創業板的北農大被否,以及擬上市上證主板的青松醫藥在上會之前臨時取消審核外,其余14家公司均成功過會。 上述14家企業過會后,要做的就是提交注冊,一旦完成注冊生效,接下來就能擇日招股上市。而隨著上會企業“16過14”,上周周過會率也因此達到87.5%。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4家過會企業中,堪稱“CPU第一股”的海光信息值得投資者關注。海光信息主營業務是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于服務器、工作站等計算、存儲設備中的高端處理器,其產品包括海光通用處理器(CPU)和海光協處理器(DCU),主要兼容X86架構的生態系統。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開啟,以及半導體、服務器等基礎設施的國產替代不斷推進,國產CPU無疑正迎來發展的好階段。東興證券在近日的研報中就表示,經其測算,若2022~2025年服務器行業保持10%的增速,國產替代率由15%增長至50%,則未來4年國產芯片及服務器將維持40%~50%的高增速。 海光信息介紹,其不僅是少數幾家國產CPU代表企業之一,同時也是國際上少數幾家同時具備高端通用處理器和協處理器研發能力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海光信息研發出的第一代、第二代CPU和第一代DCU產品性能均已達到國際同類型主流高端處理器的水平,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海光DCU也已實現商業化,未來將應用于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業計算等領域。 海光信息的研發強度,也站在國內同行的前列。2019年至2021年間,海光信息累計研發投入35.3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達95.35%。截至2021年末,海光信息的研發技術人員共1031人,占比達90.20%。 從業績來看,2019年至2021年各年度,海光信息的營收分別為3.79億元、10.22億元、23.10億元,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263.12萬元、-9515.08萬元和26548.98萬元,增速迅猛。更加難得的是,海光信息不僅在2021年實現了盈利,而且其協處理器(DCU)在2021年也首次產生營收,并達到2.39億元。 不過,海光信息并非沒有短處,其與國內同行業企業一樣,均受限于國外的指令集。具體來說,海光信息原本由美國超威半導體公司(AMD)提供高端處理器的相關技術,但在海光信息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條例》“實體清單”后,AMD僅向其提供高端處理器的技術授權及相關技術支撐,且不提供后續更新技術。 此外,海光信息此次IPO擬公開發行不低于10%的股權,募資額高達91.48億元。也就是說,海光信息的估值高達逾900億元,難言“便宜”。 綠榜:北農大上會被否保薦機構近期曾被監管處罰 在上周16家上會企業中,擬上市創業板的北農大是唯一一家被否的企業。招股書顯示,北農大主營業務為蛋雞飼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蛋雞育種、擴繁及雛雞銷售,其主要產品為蛋雞預混料和節糧型蛋雞商品代母雛。 值得一提的是,北農大的保薦機構為中天國富。3月15日,因涉嫌在鑫甬生物IPO保薦過程中存在違規問題,中天國富曾被深交所下發監管函。 黃榜:上周9家公司主動撤回IPO燁映微委外加工背后存疑點 上周,總共有18家公司入列“黃榜”,數量較前一周大幅攀升。其中有擬上市創業板的8家公司中止審查,9家公司主動撤回了IPO申請,以及青松醫藥1家公司在上會前臨時取消審核。 上述9家主動撤回IPO申請的公司中,燁映微值得關注。招股書顯示,燁映微主要從事MEMS紅外熱電堆傳感器的研發、設計與銷售,主要產品為紅外傳感器。 由于受新冠疫情刺激,燁映微應用于額溫槍、耳溫槍等疫情防控相關的紅外熱電堆傳感器銷量及價格均得到大幅提升,這使得燁映微的營業收入從2018年的1476.87萬元、2019年的3210.15萬元,猛增至2020年的6.61億元。燁映微的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也從2018年和2019年的數百萬元,增至2020年的2.39億元。但隨后,2021年上半年,燁映微的業績又遭遇大幅下滑。 因此,燁映微表示,傳感器銷量及價格可能下行,如公司不能及時、有效開拓新產品、新客戶,將存在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另一方面,在燁映微的采購項目構成中,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各期間,“加工費”占比分別為32.53%、23.16%、46.85%和21.90%,除2019年外,其余年份均是第一大采購金額項目。 燁映微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加工費主要為封裝測試等環節的加工費用,而公司封裝測試主要委托通富微電、常熟華通等封裝測試廠進行。 不過,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在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并未出現過“通富微電”的身影。事實上,在整個燁映微招股書中,另外僅有一處提及“通富微電”,即將廈門通富微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通富微電”)列為了燁映微的關聯方,依據是廈門通富微電為燁映微持股5%以上股東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半導體”)所控股的企業。 2020年,廈門半導體通過股權轉讓獲得燁映微10%的股份。截至目前,廈門半導體仍擁有燁映微9.17%的股份,為燁映微第四大股東。 那么,燁映微所委托的主要封裝測試廠通富微電,是否就是廈門通富微電,亦或是廈門半導體的其他關聯方?這暫且不得而知。不過,在燁映微披露的關聯交易中,并未有與廈門通富微電,亦或是通富微電之間的交易。 上周新增3家企業IPO申請被受理全球第三大電池片生產商沖擊上市 上周,也有3家公司IPO被受理,分別是擬上市創業板的潤陽股份,以及擬上市北交所的思柏科技和晨光電纜。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PVInfoLink的統計,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潤陽股份均僅次于通威股份和愛旭股份,位列全球出貨量第三大電池片生產商。 從科創板IPO企業審核狀態來看,截至2022年3月18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714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生效”的有436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51家,“已問詢”的有61家。 而從北交所來看,截至2022年3月18日,全部204家處于審核狀態的公司中,有90家公司處于注冊階段,57家終止審查,35家處于已問詢狀態。 本周12家公司迎來上會拓山重工為何要注銷重要子公司? 本周,滬深兩市及北交所將迎來12只個股上會。其中,擬上市科創板公司2家、擬上市創業板公司4家、擬上市滬深主板公司3家,以及擬上市北交所公司3家。 上述12家公司中,拓山重工主要從事工業金屬鍛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應用于挖掘機等工程機械。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拓山重工的毛利率分別為29.36%、27.57%、23.86%和20.47%。毛利率不斷下滑,主要是受行業競爭因素、產品銷售價格和公司成本波動等因素的影響。 事實上,在毛利率不斷下滑之外,拓山重工還存在“五險一金”繳存比例較低的問題。其中,2018年度,拓山重工員工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繳納比例為45.10%,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為29.77%。 啟信寶顯示,在2018年和2020年,拓山重工曾多次發生與員工之間的“工傷保險糾紛”,拓山重工作為被告,甚至被曝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和出具勞動關系證明。 招股書同時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拓山重工的員工年平均薪酬分別為9.10萬元、9.05萬元、9.81萬元和5.42萬元,分別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10.66萬元、12.20萬元、13.17萬元和7.12萬元。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拓山重工的全資子公司衢州拓山在2021年9月23日進行了注銷。而啟信寶顯示,在此之前的2020年底,衢州拓山也曾申請進行簡易注銷,但被衢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不予受理。 招股書顯示,衢州拓山在2020年的凈利潤為1994.83萬元,占拓山重工當年整體凈利潤8801.50萬元的22.67%。為何要將衢州拓山進行注銷?招股書中并未說明原因。不過,啟信寶披露的衢州拓山2020年年報顯示,其在2020年的凈利潤為-5.84萬元。 6家公司本周迎來申購民用碳纖維龍頭中復神鷹值得關注 上周,總共有11家新股上市,除了來自滬深主板市場的康冠科技、立航科技外,還有6家來自科創板、3家來自創業板。9家注冊制新股中,上市首日漲幅最高的是聚賽龍(301131.SZ),其股價漲幅區間為150.27%~193.43%。 但與此同時,上周有多達6家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股價破發,這一比例高達66.67%。例如,思林杰(688115.SH)上市首日收跌23.67%;萊特光電(688150.SH)和理工導航(688282.SH)上市首日分別收跌13.83%和15.04%。 而在本周,則有仁度生物、榮昌生物等6家公司將迎來申購,全部來自滬深交易所。 其中,擬上市科創板的中復神鷹值得投資者關注,其是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主要從事碳纖維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從碳纖維行業發展來看,作為新一代增強纖維,碳纖維具有質輕和強度高等特點。中信證券近期的研報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碳纖維需求將達到24.2萬噸,2021~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20.3%。2020年,國內碳纖維的國產率不足40%,隨著國內企業的產能擴張和技術突破,預計國產碳纖維2021~2025年可實現36%的年復合增速。 而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中復神鷹的碳纖維產量占國內總碳纖維產量的20.98%,排名第二位;其碳纖維國內銷量的市占率為7.43%,同樣位居國內碳纖維行業前列。 從技術水平來看,按照招股書,中復神鷹于2012年在國內率先實現干噴濕紡技術產業化,系統掌握了碳纖維T700級、T800級千噸級技術和T1000級百噸級技術,并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從技術的落地應用來看,中復神鷹于2013年在國內率先建成了首條千噸級干噴濕紡碳纖維生產線,并實現了對T300級至T1000級、M30至M40級別的產品覆蓋,部分產品性能超過日本東麗。2021年3月起,中復神鷹與北京化工大學和東華大學合作研發48K大絲束,有望為中復神鷹的大絲束碳纖維規模化生產帶來突破。 不過,2018年~2020年,中復神鷹的研發費用率分別僅為3.74%、2.70%和3.23%,大幅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中復神鷹此前回復記者時曾表示,這是因為公司主要的研發投入和關鍵技術突破均發生于2018年之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以民品銷售為主的中復神鷹,在毛利率上也明顯低于以軍品銷售為主的光威復材、中簡科技兩家同行業上市公司。不過,中復神鷹目前也正進行用于下一代T1100級碳纖維的研發,以拓展國內碳纖維航空航天領域市場。 13家私募因違規被限制打新包含2家百億私募 圍繞IPO各環節,上周,監管層又對多家機構開出了罰單。 3月16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22年第1、2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投資者限制名單。經中國證券業協會專項檢查,對總共13家違規的私募機構限制參與打新,限制時間最長的為6個月。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顯示,上述13家被限制私募機構中,成立于2012年的上海睿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成立于2004年的上海申毅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資金規模均在100億元以上,2家公司分別被限制參與打新3個月和6個月。 此外,3月15日,深交所網站還公布了《關于對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的監管函》及《關于對簽字會計師章祥、葛朋、鄭利鋒的監管函》,這主要涉及在去年底被不予注冊的鑫甬生物IPO項目。 深交所指出,在鑫甬生物IPO過程中存在兩大問題,即招股說明書遺漏披露發行人新設全資子公司相關信息,招股說明書與審核問詢回復相關信息披露存在嚴重錯誤以及多處披露不準確、前后不一致等情形。 在這一過程中,保薦人中天國富及其兩位保薦代表人對發行人相關事項、信息披露核查把關不到位,中匯會計師事務所的三位簽字會計師也未能勤勉盡責地對招股說明書、審核問詢回復中與自身專業職責有關的業務事項進行充分核查驗證,履行特別注意義務。
          IPO 北交所 注冊制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6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伊人精品午夜在线视频 |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一二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 |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日本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