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深度

          每經網首頁 > 深度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國家發改委發文,三大城市群被“點名”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7 21:26:00

          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在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形態方面,對比往年重點任務,可以明顯看到一些變化。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434112

          3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其中提出,健全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制。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制定出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年度工作要點,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建設,開展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印發實施長江中游、北部灣、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推動建立城市群多層次、常態化協商協調機制。有序引導其他城市群發展,深化基礎設施、產業科技、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合作。

          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健全省級統籌、中心城市牽頭、周邊城市協同的都市圈同城化推進機制。支持有條件的都市圈科學規劃多層次軌道交通,統籌利用既有線與新線發展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摸排打通國家公路和省級公路“瓶頸路”,打造1小時通勤圈。支持合作共建產業園區,促進教育醫療資源共享,健全重大突發事件聯防聯控機制。支持有條件的都市圈探索建立稅收分享和經濟統計分成機制。

          解讀:在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形態方面,對比往年重點任務,可以明顯看到一些變化。

          比如,在備受關注的都市圈發展規劃方面,2020年重點任務提到,大力推進都市圈同城化建設,“支持南京、西安、福州等都市圈編制實施發展規劃”;2021年重點任務則提出,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編制實施發展規劃,支持其他有條件中心城市在省級政府指導下牽頭編制都市圈發展規劃。”而在2022年重點任務中,并未重點點名相關都市圈,而是更強調健全同城化推進機制,意味著都市圈建設進一步步入實施階段。

          而在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方面,2021年重點任務提出“制定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2022年重點任務則轉變為“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有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水平”。

          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8周年,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更加突出,存在中心城市輻射帶動效應不足、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不足等問題。要構建世界級城市群,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必然要進一步提速。

          另外,2022年重點任務還特別提到,將“印發實施長江中游、北部灣、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而在2021年重點任務中,相關表述是,“研究編制長江中游、北部灣、關中平原等跨省區城市群實施方案,有序引導省內城市群發展。”

          其中,“跨省區”是一個重要關鍵詞。對于這類城市群而言,國家層面的協調推進,顯然有利于更好地構建一體化統籌合作機制。就在3月15日,《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正式發布,被賦予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的期待。對于北部灣和關中平原城市群而言,離拿到政策“大禮包”想必也不遠了。

          青島去年人口增量超15萬,超過濟南、寧波

          3月17日,《2021年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正式公布。數據顯示,青島人口總量平穩增長。2021年末,青島常住總人口為1025.67萬人。與上年末相比,增加15.1萬人。這個數字不僅在省內超過省會濟南,也遠超寧波、無錫兩座經濟體量相近的城市——

          2021年末,濟南常住人口為933.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3.36萬人;寧波、無錫去年末常住人口則為954.4萬人、747.95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2.4萬人、1.55萬人。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青島常住人口為1007.17萬人,超越濰坊上升至全省第二位,并首次躋身千萬人口城市行列。

          解讀:過去一段時間,青島一直給人人口吸引力不足的感覺,但這種形勢似乎正在發生變化。

          根據此前青島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2020年,青島常住人口為1010.57萬人,比上年增加18.27萬人,這是十年間青島常住人口增量最多的一年。這個數字雖然低于濟南同期29.37萬的人口增量,但一舉超過近年來人口增勢迅猛的寧波。

          2021年,青島人口增量在保持對寧波、無錫優勢的同時,在省內也力壓濟南,人口優勢進一步凸顯。從山東全省來看,2021年,山東常住人口增長不足5萬人。相比之下,青島取得這個成績,并不容易。

          一座城市的人口增長,很大程度上與城市經濟活力息息相關。最近一段時間,青島的發展勢頭有目共睹。去年,青島GDP達到14136.46億元,同比增長8.3%,跑贏8.1%的全國平均增速,與山東全省持平。去年上半年,青島更一度以13.8%的GDP增速居23個萬億城市第四位,僅次于武漢、佛山和蘇州。

          不過,相比青島在全國的經濟排名,其人口規模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與青島設定的目標,也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青島市“十四五”人口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要達到1130萬,實際服務人口達到1300萬。這意味著,未來幾年青島年均人口增量要在26萬人以上——要實現目標,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放榜

          全球富豪集聚地城市排名,北上深包攬前三

          3月1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全球十億美金企業家人數再創歷史新高,共有來自2558家公司的3381位企業家上榜。其中,特斯拉50歲的埃隆·馬斯克以1.29萬億元人民幣身家連續第二年成為世界首富,比去年增長4%。農夫山泉68歲的鐘睒睒財富雖然下降近1000億元,但仍以4550億元人民幣蟬聯中國首富,全球排名第15位。

          圖片來源:胡潤研究院

          中國以1133位十億美金企業家蟬聯第一,比去年增加75人;其次是美國716位,增加20人;印度排名第三,有215位,增加38人;英國超過德國,以150位排名第四。

          具體到城市,隨著深圳超過紐約成為第三名,世界上十億美金企業家最集中的前三個城市都在中國:北京(144人)、上海(121人)和深圳(113人)。從增長速度來看,倫敦是全球十億美金企業家人數增長最快的城市,增加19人,其次是孟買和新德里,分別增加12人和11人。廣州則減少11人至50人,與巴黎并列第12名。

          從行業分布來看,金融服務仍然是創造了最多十億美金企業家的行業,占全榜單9.3%。醫療健康行業首次超過房地產排名第二,零售超過消費品排名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財富增長較快的企業家主要來自能源、尤其是新能源,生物科技、奢侈品、半導體、軟件與服務和航運業。財富下降較多的企業家則主要來自中國的互聯網、房地產、教育、仿制藥和電子煙行業,以及俄羅斯企業家。

          通勤高峰哪座城市最堵?北京居首

          3月17日,百度地圖發布的《2021年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顯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公眾市內出行熱度全面回升。其中,江浙地帶居民市內出行熱度最高,武漢居民出行熱度漲幅最高,大灣區跨城駕車出行需求最旺。公共交通方面,新一線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繼續完善,成渝地區公交通勤幸福感較高。

          根據報告,2021年我國各大城市的交通擁堵情況得到改善。在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擁堵排名中,近七成城市的通勤高峰擁堵指數較2020年有所下降。其中,北京、重慶、長春位列擁堵榜單前三。

          2021年度百城通勤高峰交通擁堵榜

          通勤時耗也是衡量各大城市交通效率的重要指標,以及城市空間和宜居水平的綜合體現。在百城通勤時耗排名中,前十名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大連、武漢、杭州、南京。其中,北京的年度平均通勤時耗達到47.6分鐘,分別為上海的1.11倍、南京的1.26倍。

          2021年度百城通勤時耗榜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際出行需求日漸成為剛需。大灣區交通互聯互通提速背景下,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持續加強與周邊城市融合發展,廣東地區迎來跨城出行熱潮。其中,廣州市-佛山市、廣州市-東莞市、廣州市-深圳市、深圳市-東莞市、深圳市-惠州市等位列雙城駕車出行熱度前列。

          2021年雙城駕車出行熱度榜

          #動向

          國資委新設兩局,推動央企科創和社會責任工作

          央視網3月17日消息,為切實推動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工作,經中央編委批準,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科技創新局、社會責任局。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指出,這兩個局的成立,將更好地組織指導中央企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兩辦: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方案》。《方案》指出,為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落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開展試點工作。《方案》明確,針對全民所有的土地、礦產、海洋、森林、草原、濕地、水、國家公園等8類自然資源資產(含自然生態空間)開展所有權委托代理試點。《方案》提出,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同步試點。到2023年,基本建立統一行使、分類實施、分級代理、權責對等的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產權主體全面落實,管理權責更加明晰。

          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深圳市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

          3月1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深圳市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復:按照《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同意自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暫時調整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有關規定。

          北京整治超時加班等問題

          北青網消息,3月15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工時和休息休假權益維護工作的通知》,將在3月15日至5月15日期間,在全市組織開展工時和休息休假權益維護集中排查整治,聚焦重點行業企業,集中排查整治超時加班問題,依法保障職工工時和休息休假權益,營造和諧的勞動關系。

          據了解,本次集中排查整治的檢查對象主要是超時加班問題易發多發的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園區,重點突出互聯網(平臺)企業及關聯企業、研發崗位占比較高的技術密集型企業、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業企業和服務業企業。

          中國首條跨海高鐵開始鋪軌

          新華社消息,3月17日,在新建福廈鐵路莆田站施工現場,隨著全線第一對500米長鋼軌順利鋪設,中國首條跨海高鐵——新建福(州)廈(門)鐵路正式進入鋪軌施工階段,預計最快今年年底將全線鋪設完畢。新建福廈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正線全長277.42公里,全線共設8座車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五色天婷婷丁香五月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 日本亚洲另类专区 | 亚洲欧美另类图片区综合区 | 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不三区 | 亚洲人曰屄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