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5 09:35:25
◎上周,共有8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7家過會,1家被暫緩表決。
◎本周,將有9家公司迎來首發上會,“半導體”將是最大主題。其中,中一科技為寧德時代的銅箔供應商;唯捷創芯是聯發科在大陸投資的諸多公司之一;一博科技則是由多位華為前工程師創立的公司。
◎滬深兩市本周僅有一只新股可申購,即精選層轉板上市的三羊馬。此外,在新三板精選層則有2家公司本周迎來申購。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條漫漫長路,也是一次修行之旅。有的公司速度空前,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一般來說,注冊制下,會經歷多輪“問詢——回復”的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公司,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核準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10月18日~10月22日,下同),總共有8家公司被安排上會,其中7家過會,1家被暫緩表決。在上會時,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以及財務合理性等問題,依舊成為主要關注點。
本周,將有9家公司迎來首發上會,而“半導體”將是最大主題,多家來自半導體產業鏈的公司將迎來“大考”。在上周,多達13家公司首發上市,其中,N中自(即中自科技)上市首日便遭遇破發,盤中最大跌幅近17%。本周,滬深兩市僅有一只新股可申購。
此外,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上周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做了主題演講,內容涉及注冊制改革和北交所等。
上周,A股有8家公司迎來上會,其中7家成功過會,另有1家暫緩表決。過會企業中,包括來自創業板的軍信環保、哈焊華通和宏德股份,來自主板市場的泰慕士、毛戈平和內蒙新華,以及來自科創板的希荻微。其中,號稱“化妝師彩妝第一股”的毛戈平尤其備受市場關注。7家過會公司后續要做的也就是提交注冊,一旦完成注冊生效,接下來就能擇日招股上市。
上會現場,證監會、交易所上市委的關注重點,還是聚焦在IPO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以及財務合理性方面。
在持續經營能力方面,現場提問涉及多種風險。首先,是發行人相關業務關系的可持續性,甚至是否構成重大依賴。例如,泰慕士被問及與其第一大客戶、供應商迪卡儂的合作穩定性和持續性,以及是否存在重大依賴;毛戈平被問及是否對相關特定外協加工廠商存在重大依賴,是否存在外協加工廠商取消合作的經營風險。
其次是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例如,毛戈平被問及在研發能力、品牌知名度不如一線品牌,毛利率卻還高于一線品牌的情況下,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內蒙新華被問及政府“單一來源采購”和定價政策的穩定性,以及對公司持續經營的影響;希荻微被要求說明發行人產品的市場發展空間;宏德股份被問及風電行業補貼政策變動導致市場需求放緩等情況后,發行人持續經營能力受到的影響。
內控管理風險也是問詢重點之一。例如,毛戈平被問及在開辦學校時,是否存在違規經營的情形,是否存在被處罰的潛在風險;內蒙新華被問及公司資金管理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是否合理,執行是否有效;哈焊華通被要求說明為減少和規范關聯交易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控股股東、實控人為避免與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同業競爭所采取的措施。
在財務合理性方面,泰慕士被問及迪卡儂既是公司第一大客戶又是第一大供應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還被要求說明公司銷售人員數量及人均創收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存在顯著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銷售人員平均薪酬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合理;毛戈平被問及部分經銷商成立不久即成為公司主要經銷商的原因和合理性,以及公司不同品牌產品采用不同銷售模式的商業合理性,不同銷售模式下毛利率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內蒙新華被問及公司收入確認是否存在跨期情形,壞賬準備和跌價準備是否計提充分等。
上會企業“8過7”,使得周過會率從前一周的0%,重新回到87.50%。
上周,進入黃榜的企業數為3家。其中,濤濤車業為上周上會時暫緩表決,銘賽科技、和爍豐2家企業則是主動撤回。
記者注意到,銘賽科技從事高精度智能點膠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與哈工大在技術、股權等方面關系密切。在今年8月底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時,銘賽科技回復了上交所提出的有關技術水平、毛利率等共11個問題。
和爍豐則主要從事功能性涂層復合材料及基膜研發、生產和銷售。此前,交易在所問詢中,向它問起了有關關聯交易、同業競爭、業務模式等方面的35個問題。
本周,滬深兩市將迎來唯捷創芯、思特威等9只個股上會,“半導體”成為上會企業的最大主題,其中,來自科創板的4家擬上市公司就全都是半導體產業鏈企業。
上述9家公司中,大多也頗具特點。首先,多家公司背靠巨頭,其中,中一科技為寧德時代的銅箔供應商;唯捷創芯則是中國射頻功率放大器行業的龍頭企業,全球知名芯片設計公司聯發科是其第一大股東,這也是聯發科在大陸投資的諸多公司之一;一博科技則是由多位華為前工程師創立的公司,主要從事印制電路板(PCB)設計技術服務、研發樣機及中小批量的研發及生產服務。
思特威和拓荊科技兩家公司則獲得了一眾明星機構的入股。其中,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從事高性能CMOS圖像傳感器芯片設計的思特威,獲得了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大華股份、小米產業基金、紅杉瀚辰投資、聯想科技等一眾機構的投資入股;從事高端半導體專用設備研發生產的拓荊科技,則同樣擁有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中微公司等明星大股東。
上周有4家公司IPO被受理,且全部來自于長三角地區。其中,存儲芯片設計公司恒爍股份在今年6月份,曾迎來深創投等創投機構入股。
從科創板IPO企業審核狀態來看,截至10月22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663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結果”的有376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134家,“已問詢”的有55家。
截至10月22日,Wind顯示,新三板精選層已經有78家公司已發行,終止審查的有36家公司,中止審查的有21家,已問詢的有23家,已受理的有6家,上周新增嘉緣花木一家被受理。
本周,滬深兩市安排了1只新股進行申購,而新三板精選層則有2家公司迎來申購。值得一提的是,科達自控的發行市盈率高達45.34,其主營業務是應用工業互聯網技術體系,向客戶提供礦山數據監測與自動控制系統、市政數據遠程監測系統、自動控制相關產品和365在現(線)自動化技術服務。
而回顧上周,新上市了13只新股,其中3家來自主板市場,其余10家全部來自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和創業板,漲幅最高的是同益中,其股價漲幅區間為214.86%~262.31%。值得一提的是,號稱“燃料電池電催化劑第一股”的N中自卻在首日便遭遇破發,盤中最低跌幅近17%,最終收跌于6.87%,N中自的發行市盈率為27.9倍。
截至10月22日,年內A股已有395家公司完成招股。其中,實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數量分別為134家和159家,合計仍舊超過七成。而從地區分布看,廣東、浙江、江蘇繼續分別以70家、68家和63家分列前三甲,合計占比超過一半。
從承銷機構的分布來看,395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中信證券仍舊以獨攬56家霸榜,2~4名的排名情況同樣未變,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民生證券分別以30家、30家和25家的業績占據領頭羊位置。
按照主承銷商IPO金額及市場份額,截至10月22日(按發行日),年內排名靠前的券商是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它們的市場份額分別是16.39%、16.09%、9.40%、6.13%和5.07%,頭部券商的承銷金額占比略有下降。
上周,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做了主題演講,對注冊制改革、北交所發展定位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在注冊制改革方面,易會滿強調,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松審核要求,必須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嚴格把關,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始終強調要督促中介機構提升履職盡責能力;始終強調要統籌一二級市場的適度平衡。
與此同時,防止板塊套利被易會滿重點提出。他表示,要堅守科創板“硬科技”,以及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定位,而科創板和創業板申報企業大量撤回的現象,也暴露出一些保薦機構在發展觀、政策把握和內控上存在差距,片面追求數量和規模,質控跟不上。
對于新三板改革,以及設立北交所,易會滿強調了三點,一是緊緊圍繞服務中小企業這個主體。始終堅守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進一步突出“更早、更小、更新”,更好體現北交所的錯位發展、特色發展。二是牢牢把握支持創新發展這個關鍵。圍繞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需求,積極構建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基礎制度體系,同步試點注冊制,不斷增強制度的包容性、普惠性,促進形成科技、創新和資本的聚集效應。三是始終聚焦打造“主陣地”這個方向。北交所是“龍頭”,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是基礎,要發揮好北交所的“龍頭”撬動和“反哺”作用,不斷做活做強創新層和基礎層。同時,加強與滬深交易所、區域性股權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完善服務中小企業的全鏈條制度體系,形成層層遞進的中小企業成長路徑和良好的多層次市場發展生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