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丨金融科技聚焦數據安全 推動金融普惠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9 21:32:10

          每經特約評論員 盤和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日前,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在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發布《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報告稱,一年來,全球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更加深入,數字產業化穩步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金融科技蓬勃發展,65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中約86%已開展數字貨幣研究;電子商務逆勢增長并成為穩外貿的新增長點。

          聚焦數據安全

          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聚焦前沿技術和數字化改革,重點展示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金融數據安全主題展成為一道亮色。

          可以看到,此次會議關于金融科技的議題涉及到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一系列創新技術,是目前我國數字化與金融融合的主要四個發展部分:大數據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區塊鏈金融和量化金融。其中大數據金融的重點在于金融大數據的獲取、存儲、分析,而區塊鏈金融、智慧金融的重點在于數據的分析與應用,不過不論是大數據金融、區塊鏈金融還是智慧金融,其都在強調的一個問題就是數據的去中心化,這也是目前金融科技甚至是數字經濟討論的焦點。

          通俗來講,數據去中心化就是在保證個人隱私數據的同時,實現數據的互通,區塊鏈技術就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因此,首先要討論的問題就是“金融數據使用模式”。近期,《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安全法》立法推進,對金融數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諸如數據使用中如何獲得用戶授權,數據通過API接口分享過程中的安全問題。

          另一方面,雖然關于“個人隱私討論”中區塊鏈技術引發了諸多的關注,期望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金融機構、用戶之間的信用建設,但是目前我們仍未看到能把區塊鏈技術和數據隱私完美融合起來的產品。同時,智能金融應用,比如智能投顧和智能聊天機器人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以及電信詐騙、洗錢、非法融資等諸多的現實風險,對金融數據安全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數據安全責任的落實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建立起數據開放、使用、保護契約將是一個長期不斷探索的過程,量化金融我想應該是未來重塑金融業務邏輯、進行監管監控的金融科技的一項重要應用,作為高端資本和智能科技密集領域,通過精尖算法進行風險預測、保險管理我想應該也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

          推動金融普惠

          金融科技作為經濟和金融發展新引擎,可以彌合數字鴻溝,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金融科技應用賦能,才可以真正的助推我國金融業業態創新并惠及國計民生。表面邏輯看,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金融中的應用,是要通過技術服務金融,通過技術革新傳統金融行業服務與產品,實現節省成本、減少重復勞動提升金融機構效率的目的,然而深層邏輯仍然是促進金融的普惠,從而實現民生普惠。

          有企業通過金融業務模式創新+技術思維創新,利用區塊鏈技術賦能供應鏈金融,破解中小企業貸款難題,類似的供應鏈金融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可以有效地解決供應鏈信息孤島、信息割裂的問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資本使用效率,建立企業與機構之間的信任鏈接。

          此外,作為金融科技討論的焦點的開放銀行主權數字貨幣是我國乃至世界當前科技應用金融的一個重點領域。從功能上看,開放銀行主要是圍繞數據和賬戶開放,以API技術為基礎,實現銀行數據對第三方的共享,從而提供金融服務科技化解決方案,通過開放的方式,打破數據過度集中的狀況,讓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利用數據開發更多的應用,比如人工智能。而數字人民幣則仍舊是以賬戶體系為基礎的法定的支付貨幣,其基本功能仍舊是支付。

          但是從本質上來講,不論是開放銀行還是數字人民幣,其最終目標仍舊是助力普惠金融,其通過科技賦能,拓展金融服務邊界,創新金融服務模型,通過業務與場景融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并未脫離金融的本質,即服務,這其實也是所有金融科技應用賦能都不能脫離的本質,也是所有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本源所在。

          當然,除了企業外,大數據金融、人工智能金融以及區塊鏈金融的普及,也讓更多的個人以更低的成本更加便捷的方式獲得金融服務,共享金融科技改革帶來的福利,從創業、消費、教育及醫療等生活工作的多個角度實現了民生普惠。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財商教育白皮書》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隆重發布,白皮書顯示,我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正逐年上升,但當前我國國民金融基礎知識相對欠缺,財商水平結構不均、總體不足,總體來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提升國民金融素養,是推動大眾更好享受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便利性的重要途徑,隨著互聯網與金融是縱深化融合,提升國民財商事實上是簡便、直接、高效的最大化國民自身數字化所享紅利的重要方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一美不卡 | 伊人成人久久精品综合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91精品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