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2021-03-18 12:59:25
從查處情況看,有的借“密薪制”謀取私利,先給自己“親信”多發獎金,后又通過索要或通知到消費現場“買單”等方式將多發的獎金“回收”;有的將薪酬分配作為維系小圈子的“籌碼”,獎金只給“圈里人”;有的把“密薪制”作為對抗監督的“擋箭牌”,面對各種巡視、檢查時,動輒以“密薪制”為由,拒絕提供薪酬情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白云山:證監會受理公司分拆下屬企業廣州醫藥在香港上市申請。
下一篇文章
每經午時|經歷“離婚冷靜期”后,武漢近六成申請離婚夫妻放棄登記;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中行主承銷發行國內首單碳中和證券化產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0
Copyright ? 2025 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違者必究。
廣告熱線? 北京: 010-57613265,?上海: 021-61283008,?廣州: 020-84201861,?深圳: 0755-83520159,?成都: 028-8651211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51120190017 網站備案號:蜀ICP備19004508號-3 川公網安備 51019002002026號
新聞職業道德監督熱線:400 889 0008 郵箱:zbb@nb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