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4 01:34:10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湯輝
<p>互聯網平臺的普及、底層生產技術的改革以及供應鏈的開放共享,為餐飲企業涉足零售化打下了基礎。而疫情則充當了餐飲企業零售化的加速器。</p><p>《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以廣州酒家、海底撈為例,零售產品已經構成了企業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而一些中小餐飲企業,在供應鏈等方面仍面臨較大考驗。</p><p>中國食品產業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餐飲零售化的商業本質還是快消品,考驗的是企業出品的品質、品牌效應、服務體系和供應鏈完善基礎上的客戶粘性。</p><p> </p>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