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4 15:17:12
每經編輯|步靜
中紀委網站11月4日刊發《由"好"生"腐" "雅賄"不雅》一文,文中提到,陜西省漢中市委原常委、統戰部部長黨振清受賄案起訴書近日公布。起訴書指出,2006年至2018年間,黨振清受賄總額近23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處分通報中被指“工作時間多次外出從事攝影活動”的黨振清,曾主動索取或收受企業老板所送的相機及相關器材,總價值超過50萬元。
熱愛攝影的黨振清,不僅對相機“來者不拒”,甚至主動向商人老板索取。起訴書顯示,2013年8月,黨振清在某市創信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選中一套價值25.8795萬元徠卡相機,要求陜西商人魏某付款購買。一年后,黨振清又選中一套價值27.6176萬元佳能相機再次要求魏某買單。2015年5、6月份,房地產老板張某請求黨振清幫忙協調其女婿工作調動事宜,事成之后,黨振清獲贈一萬元“感謝費”,以及一個價值0.97萬元的相機鏡頭和一部價值3.545萬元的相機。
由“好”生“腐”的“攝影愛好者”,不止黨振清一個。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真才基在收受一套價值32萬元的相機后,幫助不法商人違規獲取工程項目并非法獲利1700萬元;貴州省公路局黨委原書記周金毅“走到哪里,拍到哪里”,多次收下“徒弟”們所送的攝影器材,以“攝影”為名接受他人外出旅游的邀請……
記者梳理近年處分通報發現,除了攝影,不少所謂的“雅好”成了貪腐者收受財物的“突破口”。“字畫書記”張令平收受名貴書畫40余幅,價值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玉石省長”倪發科,收受的玉石占受賄總額近八成;“蘭花局長”周華清,受賄35萬余元中光蘭花就價值近20萬元;“壺哥”宋銅,以支付紫砂壺款等名義收受錢款逾千萬元。
“雅腐”者總是企圖美化自己的貪婪行為。“給后代留些有價值、有文化藝術品位的優秀作品和財富,遠比留其他錢財更安全,也更有價值和意義”。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曾這樣解釋自己收受大量玉石的行為。“玉石無價,無法認定。懂的人知道你有這愛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價錢”。殊不知,以權力交換帶有文化品位的物品,其實質仍然是權錢交易。
除了贈送藝術品,還有更“高級”的方式——請黨員干部賜“墨寶”,同時奉上一筆可觀的潤筆費,而其中的“權力溢價”更是顯而易見。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八十八條規定:“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禮金、消費卡和有價證券、股權、其他金融產品等財物,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收受其他明顯超出正常禮尚往來的財物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攝影無罪,罪在欲壑難填;玉本無瑕,奈何貪欲作祟。作為領導干部,愛好本無錯,一旦愛好成了別人“圍獵”的突破口,就會走向違紀違法的深淵。“一些黨員干部蛻化變質,往往是從小愛好、小情趣開始的,逐漸耽于享樂、奢侈浪費,最終越陷越深、墮落腐化。”陜西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雅賄”問題,堅持行賄受賄一起查,在開展專項治理的同時,推動建設長效機制。西安市紀委監委專門印發《關于深化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突出領導干部違規收送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文玩字畫、文物古董等“雅賄”問題整治。陜西省紀委監委在省級層面建立行賄人數據庫,將“圍獵”領導干部、存在行賄行為的企業和個人列入黑名單,實行動態臺賬管理,讓借“雅”行賄者無所遁形。
(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