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30 13:40:28
每經編輯 何小桃
當地時間9月29日晚,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凱斯西儲大學,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和前副總統(tǒng)喬·拜登舉行了首場電視辯論,這意味2020美國總統(tǒng)大選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正是在這場辯論的前兩天,《紐約時報》發(fā)表被稱為重磅“稅務炸彈”的報道,披露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及其商業(yè)帝國多年來的納稅申報數據。數據顯示,通過一連串避稅操作,特朗普超過10年沒繳聯(lián)邦所得稅,且在2016年和2017年各只繳了750美元,納稅貢獻還不及普通的工薪階層。
目前,拜登團隊已經抓住機會發(fā)起攻擊。拜登的競選團隊29日分別公布了拜登和夫人、副總統(tǒng)候選人哈里斯和丈夫2019年的納稅單。
在已經結束的首場電視辯論上,特朗普也回答了自己的稅務問題。據環(huán)球時報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發(fā)布的視頻顯示,在談到自己的稅務問題時,特朗普脫口而出:“我不想交稅!”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18年中有11年沒有繳稅
逃稅手段曝光
據央視新聞,《紐約時報》27日報道,在過去二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特朗普沒有繳納任何聯(lián)邦所得稅。在該報調查的18個年頭里,他有11年沒有繳稅。此外,他在2016年和2017年僅各繳稅750美元。
《紐約時報》報道
他的避稅手段包括,用旗下公司承擔個人開支,即將個人生活的大部分成本歸為企業(yè)成本。比如,他的住宅是家族企業(yè)的一部分,他的高爾夫球場也是如此,他還將自己乘坐飛機往返各處住宅的費用列為企業(yè)開支,甚至發(fā)型設計(包括電視節(jié)目《學徒》拍攝期間超過7萬美元的理發(fā)開支)也被計入企業(yè)成本。所有這些都有助于進一步減少特朗普的稅單,因為企業(yè)可以在計稅時扣除這些業(yè)務開支。
特朗普的避稅手段還包括活用“咨詢費”。在幾乎所有項目中,特朗普的公司都預留了約20%的收入,用于支付原因不明的咨詢費。例如,特朗普在阿塞拜疆的一筆酒店交易中收取了500萬美元,并報告了110萬美元的咨詢費。在迪拜,他的收入為300萬美元,咨詢費為63萬美元。他的女兒伊萬卡·特朗普也疑似通過旗下咨詢公司收到了一些咨詢費。“咨詢費”的奧秘在于,公司可以將其作為業(yè)務費用沖銷,從而降低應納稅的利潤額。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避稅的關鍵手段,在于他能獲取巨額退稅。在電視節(jié)目《學徒》初獲成功后,特朗普面臨巨額稅單,但通過退款抵消了大部分稅款。在18年時間里,他本來一共繳納了近9500萬美元的聯(lián)邦所得稅,但從2010年開始,他申請并獲得了7290萬美元的退稅,從而收回了繳納的大部分稅金。不過,這筆巨額退稅正在接受美國國稅局的審計。
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在申請退稅時,特朗普提出了商業(yè)虧損的理由,可能與他在大西洋城賭場生意的失敗有關。《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集團利用這些虧損來抵消特朗普品牌授權和其他盈利業(yè)務帶來的豐厚利潤。
另外一個重磅消息是,特朗普及其商業(yè)帝國多年來的納稅申報數據顯示,特朗普即將面臨幾項可能給他帶來財務壓力的大賬單:他似乎沒有還清特朗普大廈的抵押貸款本金,全部貸款將在2022年到期;如果他在與國稅局有關退稅的糾紛中敗訴,他將欠政府超過1億美元;他似乎要對總計4.21億美元的貸款負責,其中大部分將在四年內到期。無論他能否連任,都可能需要找到新的方法為自己賺錢,從而支付這些巨額賬單。
納稅貢獻不及擦鞋工?
上述報道發(fā)表后,幾乎刷遍了美國媒體的頭條,特朗普迅速遭遇輿論的口誅筆伐。
《華盛頓郵報》稱,多年來一直拒絕公布納稅申報表的特朗普總統(tǒng)在2016年和2017年繳納了750美元的聯(lián)邦所得稅,而根據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數據,2016年,處于美國收入分配階梯中間20%的家庭,平均繳納了2200美元的聯(lián)邦所得稅。也就是說,美國中產階層家庭平均繳納的聯(lián)邦所得稅約為特朗普的三倍。
《華盛頓郵報》報道
“特朗普的所得稅負擔肯定比一般納稅人低得多。”喬治城大學法學教授、稅務專家布萊恩·加勒說,“他很可能比在特朗普大廈門廳工作的擦鞋工繳的稅還少。”
作為有史以來最富有的美國總統(tǒng)之一,特朗普與最近幾任總統(tǒng)相比繳稅更少。奧巴馬和小布什執(zhí)政時,他們每年各自繳納的聯(lián)邦所得稅通常超過10萬美元,有時還遠超于此。相比之下,特朗普和他們一樣領導著聯(lián)邦政府,卻連續(xù)多年并未貢獻任何所得稅。
在報道發(fā)表后引發(fā)的軒然大波中,特朗普團隊迅速作出回應。當地時間9月27日,特朗普用他慣用的抨擊方式回應道:“這完全是假新聞,是捏造的,假的……我繳的(稅)很多,州所得稅也繳了很多。”他又于28日表示,自己已經繳納了數千萬美元的稅款,并且使用的是法律允許的稅收抵免政策。
特朗普集團律師艾倫·加滕則說,《紐約時報》的報道充滿了不準確的內容。他在一份聲明中稱:“在過去的十年里,總統(tǒng)已向聯(lián)邦政府繳納了數千萬美元的稅款。”但有分析人士稱,這里的稅款也可能指的是社會保障稅和醫(yī)療保險稅,并非一定是指所得稅。
2016年競選總統(tǒng)期間,特朗普多次公開承諾將在美國國家稅務局結束相關審計后公開自己的納稅單。但他就任總統(tǒng)后不久,白宮高級顧問表示特朗普不會公開納稅單。特朗普這一做法打破美國過去幾十年來的慣例,因而廣受質疑。
美國居民:我們的猜測最終成真
此次爆料距離11月3日總統(tǒng)大選不到6周,雖然特朗普迅速駁斥該報道是“假新聞”,但依然引發(fā)很多美國民眾的不滿,而媒體普遍認為,“特朗普的納稅單問題”或將削弱藍領階層選民對他的支持。
美國波士頓居民:
我們的猜測最終成真,因為特朗普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過納稅申報單,我覺得此次曝光證明了,他是一個總想著凌駕于法律之上的人。
美國紐約市居民:
我們懷疑了很長時間,《紐約時報》終于得到了證據,我們都要合法繳稅,我們不會故意通過損失避稅以此購買第二套房產,并辯解說這是我們的投資機會。
美國聯(lián)邦稅收政策研究人員表示,特朗普作為紐約的房地產大亨,當地的納稅規(guī)則對于他們這些房地產投資人非常“寬容”。
美國稅務和經濟政策研究所聯(lián)邦稅收政策主任 史蒂夫·沃霍夫:
房地產投資的規(guī)則是這樣的,他們可以不向美國國稅局報告自己的利潤有多高,但是卻可以輕松地向美國國稅局報告,自己的損失有多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央視財經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