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30 23:13:31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今日晚間,深交所發布了《上市公司風險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分類辦法》),從五大維度出發,將上市公司從高到低依次分為高風險類、次高風險類、關注類、正常類四個等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深交所此次發布的《分類辦法》,是深交所推進分類監管、精準監管、科技監管,健全風險防控制度,提升一線監管效能的重要舉措。
此次,深交所從財務舞弊風險、經營風險、治理及運作風險、市場風險、退市風險五個維度對上市公司風險等級進行評估分類。
按照上市公司風險嚴重程度和受監管關注程度不同,深交所將上市公司從高到低依次分為高風險類、次高風險類、關注類、正常類四個等級。
分類監管是落實上市公司監管要求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徑。
據了解,近年來,深交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開發建設風險監測智能平臺,推進監管經驗與智能科技深度融合。《分類辦法》在總結監管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風險分類監管制度,是構建“人工+科技”監管新模式的積極探索。風險監測智能平臺匯集了財務數據、股價走勢、股權明細、股份質押、重大投資、違規處分等多維度信息,構建的風險分類評級模型實現了對上市公司的“全面體檢”,為分析評估研判公司風險提供智能輔助。通過分類評級模塊識別風險、風險臺賬模塊全程跟蹤風險、風險動態監測模塊實時監控風險,風險監測智能平臺打造了多層次、立體化、全鏈條的風險監測體系,有效支持風險早發現、常跟蹤、快處置。
深交所發布的《分類辦法》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存在下列12大情形之一的,其分類等級不得為正常類:
(一)涉嫌存在違法違規行為;
(二)存在未決重大訴訟、仲裁事項且可能對公司日常經營造成較大影響,但公司作為原告的除外;
(三)期末商譽占凈資產比例超過50%;
(四)重組標的在業績承諾期內未完成業績承諾或精準達標或業績承諾期后一年業績大幅下滑;
(五)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股票質押比例超過80%;
(六)最近一年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頻繁變動,且對公司日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
(八)最近一年公司受到本所通報批評、公開譴責,或受到重大行政處罰;
(九)最近一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被本所通報批評、公開譴責、公開認定為不適當人選,或受到重大行政處罰;
(十)公司涉嫌利用熱點概念、信息披露炒作公司股價;
(十一)存在重大市場質疑或被多次舉報、上訪且公司不能做出合理解釋;
(十二)其他可能對公司造成一定負面影響的情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深交所對上市公司風險分類為四大等級,是為了更好的分類施策推動精準監管。
深交所表示,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監管思路,《分類辦法》明確對不同類別公司實施差異化監管安排,優化監管資源分配,提升監管工作的精準性。
具體來看,《分類辦法》明確對財務造假、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另外,《分類辦法》規定高風險類公司信息披露考評不得為A、取消信息披露直通車資格、年度報告雙重審查、公開年度報告問詢函及回復等,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誠信經營、規范運作。
《分類辦法》規定對高風險類及次高風險類上市公司重點配置監管資源,對其信息披露、并購重組、再融資等事項予以重點關注。
此次《分類辦法》第十四條更加細化的規定了針對高風險類及次高風險類上市公司,深交所將采取如下措施強化監管:
一、持續關注公司重大風險變化情況,發現公司存在違法違規線索的,及時向中國證監會上報并商請各派出機構監管協作,必要時本所將聯合各派出機構開展現場檢查;
二、適時增加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和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參與合規培訓的頻次,切實提高其合法合規意識及公司治理能力;
三、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督促保薦機構或財務顧問加強對公司的持續督導,督促審計機構勤勉盡責,在相關報告中充分、客觀揭示公司風險;
四、適時向地方政府通報公司風險情況,制定風險化解方案或處置預案,避免風險外溢;
五、高風險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評級不得為A,不享有深交所信息披露直通車資格。深交所對其年度報告實行雙重審查,并向市場公開年度報告問詢函及公司回復內容。
《分類辦法》還進一步壓緊了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此外,《分類辦法》聚焦實際控制人和董監高等“關鍵少數”,增加相關人員合規培訓頻次,督促其明規則、守底線、知敬畏,從源頭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分類辦法》明確了有效使用分類監管信息的工作機制。一是完善與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分類監管溝通協作機制,共享監管資源,推進監管協作,合力化解上市公司風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二是向地方政府通報有關情況,配合地方政府共同防范化解公司風險。三是向高風險類公司通報其評級情況,強化分類評級結果對上市公司的督促警示作用,提升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深交所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