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25 14:45:17
每經行業研究員 張寶蓮
Q: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之際,是如何考慮設計推出這樣一份可持續創新報告的?
曾子軒:2018年我留學歸國來到深圳,正如那句話說的,“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是一個值得為此奮斗的城市,沒有想過離開。作為有金融背景的歸國學子,恰逢深圳的特殊日子,特別想為深圳做些什么,所以我們團隊從金融的觀察視角,以學者的身份、智庫的角色,來看深圳經濟特區40年里一個特殊群體——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它們是深圳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探索者。我們制作的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創新報告,目的是向深圳經濟特區40周年獻禮,也展示了深圳階段性發展中的這股中堅力量,為深圳發展建言獻策。
Q:此次發布的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創新報告的獨特之處在哪里?
曾子軒:過去我們看到的榜單,更多是從上市公司的市值、盈利等維度去衡量,雖然財務指標很重要,但是很難描繪一個特定群體的特點。深圳的企業身上有屬于深圳的烙印,深圳是改革開放的窗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其開放、創新發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得益于全球化發展帶來的紅利。榜單充分體現了深圳的城市特點、企業特點。我們認為,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可持續發展,深圳特區的上市公司也是先行先試的群體,所以我們選擇了研發創新、開放程度、可持續發展等多維度指標,綜合詮釋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群體的發展特點。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發展質量是非常高的,所以也把傳統的綜合實力作為一個重要指標,納入考評體系。我們的榜單較全面地體現了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的精神面貌。
Q:透過這個報告,看到許多計算機技術、軟件方面等高科技企業排名榜單前列,如何去評價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群體的特點?
曾子軒:科技創新是深圳發展的基因,特別是最近十年的創新引領定位更加明確,城市的創新發展能力領跑全國,在于創新方面的投入非常大。不僅是深圳市,企業也是如此。企業是創新的重要載體,也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群體,截至2018年底,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1.4萬家,占廣東省四成以上,形成了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基于這樣的創新基礎,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深圳的本土上市公司有鮮明的科技創新特點,深圳也是重要的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基地、高新技術成果交易中心、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基地,所以深圳的企業是創新發展的優質載體。
深圳是從40年前的小漁村發展成為2000萬人口的大都市,這一切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支持、經濟特區建設的一系列機遇。深圳的奮斗色彩,不論投射在企業還是個人身上,都很濃厚。深圳企業的發展和深圳城市的發展緊緊地連在一起。

曾子軒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Q:為什么說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是推動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兩者有什么內在的發展邏輯?
曾子軒:深圳特區A股上市公司大部分可以說是重要的主力軍。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深圳的許多行業領跑全國。在打造先行示范區,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定位上,龍頭上市公司扛旗當先,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先鋒,是發展的重要勢力。扎根在深圳的企業,借助深圳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享受深圳優惠政策,快速成為領軍企業,這些成就其實和深圳的特殊土壤有關。深圳提供了很好的發展環境,企業享受深圳的經濟發展成果、法治發展成果、生態文明發展成果,所以深圳的企業戰斗力強,快速成長后對城市的反作用力也非常強,這是一種良性促進。越來越多的龍頭上市公司會在這種環境中被培育出來,進一步保障深圳的高質量發展。
Q:目前深圳還有哪些方面有較大發展潛力,比如國際化,科技水平,金融,有沒有什么暢想?
曾子軒:深圳現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這七大領域在發展。在新興產業方面,會有更多深圳上市公司出現。同時,產業鏈集群效應越發凸顯,會進一步增強深圳上市公司的國際競爭力。深圳在多個領域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產業鏈。舉個例子,邁瑞醫療開發一個新產品,30公里范圍內,零部件、配套、物流一應俱全。
從深圳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深圳再次出發。隨著深圳地位不斷提高,深圳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上市公司會隨之受益。
創業板注冊制順利落地,規則更加市場化、國際化,深圳的金融環境進一步開放,我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公司登陸資本市場,通過資本賦能,得到更快發展。
掃碼閱讀可持續創新報告全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