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2 22:55:04
對于剛剛經歷疫情的武漢來說,“雙循環”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表示,“雙循環”機遇下,武漢市相當于中國內循環的“沿海”區位。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作為新冠肺炎疫情中心地區,武漢的疫后發展引人關注。8月12日,2020亞布力論壇武漢特別峰會在武漢光谷召開。
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企業家不約而同地提出,當前中國經濟加強“內循環”的背景,對于武漢將是難得的機遇。
“如果說國內是一個大循環,是一個大消費市場,那么從區位上來看,武漢相當于沿海。”8月12日,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表示。
今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實現經濟“雙循環”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
對于剛剛經歷疫情的武漢來說,“雙循環”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在亞布力論壇武漢特別峰會上,陳東升表示,“雙循環”機遇下,武漢市相當于中國內循環的“沿海”區位。
陳東升認為,相比其他城市,武漢的運輸成本、生產成本和生產要素綜合成本較低,這就形成了區位優勢。而具體到“雙循環”中的“內循環”,如果說中國國內是一個內需大市場,這意味著武漢變成了新的“沿海”。
美好置業(000667,SZ)董事長劉道明也認為,在疫情和中美關系的影響下,全球經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從國際轉向國內,從沿海轉向內地,在大形勢的變化下,武漢成為了內地經濟發展的中心節點城市,無論從交通還是經濟地位看,武漢未來都有很好的潛力。
此次論壇中,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志也從雙循環角度分析了武漢的區位優勢。他表示,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武漢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深厚的商業底蘊、全國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將會有更大的作為,成為國內經濟大循環的核心樞紐城市。
閻志還表示,在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上,武漢可以成為高效能消費大市場的集散中心;在產業持續升級的角度,武漢將成為現代供應鏈管理樞紐;從擴大開放的維度,武漢完全有可能成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核心節點城市。
在加強經濟內循環大背景下,武漢如何借機實現經濟更快更好復蘇?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也認為,上述背景下,武漢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產業區位優勢有助于提高內循環的效率。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利用武漢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新型物流行業。
毛振華在亞布力論壇上談武漢如何實現疫后復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晴 攝
毛振華表示,武漢可以結合高校資源和人才優勢等,來把握完善“內循環”發展機遇。具體來說,消費才是內循環最重要的力量,武漢如果能留住一定規模的高校畢業生,不僅有助于支撐武漢的發展,還能提供持續的消費能力。
8月12日,陳東升也提到了武漢的人才優勢。他表示,相比北京等大城市而言,武漢的生活成本較低。而對于泰康集團這樣的產業互聯網公司,需要大量科技人才。這種情況下,武漢成為一個較好的選擇。“我們在武漢有5000人。”
毛振華還表示,內循環下科技創新愈發重要,應充分發揮武漢科技城市的優勢。一來可加大對創新研究尤其是基礎研究的投入,打造支撐科技強國的全流程創新鏈條;二來武漢的基礎和應用科學均在全國前列,在部分科技受限的背景下,武漢更應抓住這一機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為內循環提供支撐。
毛振華還建議,武漢可以充分利用疫情下補衛生短板機遇,發揮武漢的產業優勢。一來疫情暴發后相關醫療物資緊缺,以生物醫藥為支柱產業的武漢市更應抓住這個機遇,加大對生物醫藥以及器械行業的發展力度。同時,大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勢不可擋,是未來內循環的一個重要的著眼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