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6-12 15:40:49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實習編輯 段煉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了中山證券存四大違規,深圳證監局擬對其采取暫停部分業務的處罰,同時還對中山證券包括董事長在內的5人做出了相應的處罰。
相比中山證券還是處罰告知階段,首創證券的處罰算是落地。同樣在昨日,證監會披露了首創證券在開展債券自營業務過程中存在兩大違規,證監會對首創證券采取暫停債券自營業務3個月。同時,作為公司分管固定收益事業部高管兼部門負責人張志名被要求接受監管談話。
值得注意的是,首創證券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公司著力加強固定收益業務制度建設,以信息技術系統全流程審批核查為手段,形成覆蓋固定收益全業務的內部管控閉環,有序、規范管理交易程序。然而,如今的監管處罰是否是打臉了呢?
證監會披露顯示,2019年下半年,首創證券在開展債券自營業務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對債券交易的管控不足,在交易員和銀行賬戶信息空白的情況下完成部分債券交易的審批流程,對交易對手方等要素的管理流于形式;
二是尚未建立現券交易的交易對手白名單及額度管理制度。
“正常情況下,肯定是先審批后交易,審批的時候交易員和銀行賬戶信息都要有的,不然你都不知道跟誰交易。但是按照監管的這個說法,首創證券審批的時候都是信息都是空白的,卻審批通過了。”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行業中確實會存在這種現象,一般是為了提高效率而違規操作。”
記者注意到,《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證券公司應當按照審慎經營的原則,建立健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防范和控制風險。另外,《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于規范債券市場參與者債券交易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302號)第二條也規定:參與者應按照各金融監管部門有關規定,加強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健全債券交易合規制度。
證監會表示,首創證券上述違規行為反映出該公司內部控制等存在缺陷,未能充分有效控制債券交易風險,部分交易鏈條與交易目的不明晰,存在為他人規避監管提供便利、發生利益輸送或干擾市場秩序的風險。
對于首創證券上述違規情況,證監會也開出了不小的罰單。證監會決定對首創證券采取暫停債券自營業務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不過,證監會還是開了個口子,即首創存量自營債券可賣出,不得新增買入,為防范流動性風險而從事的必要債券交易除外。
另外,證監會還提出,張志名作為首創證券分管固定收益事業部高管兼部門負責人,對首創證券前述違規行為負有領導責任。于是,證監會決定對張志名采取監管談話的監管措施。張志名應于2020年6月16日10:00攜帶有效的身份證件到北京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同時,證監會還責令首創證券限制張志名作為公司分管固定收益事業部高管兼部門負責人所享有的領取2019年績效獎金等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等權利(已領取部分應退回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說到限制高管領取績效獎金的權利處罰,中山證券的3位領高管也有同樣的境地。昨日晚間,錦龍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中山證券收到深圳證監局出具的監督管理措施《事先告知書》,由于中山證券存在四項違規行為,監管擬作出責令中山證券限期改正及暫停中山證券部分業務的處罰。同時,責令中山證券限制董事長、管委會主任林炳城、總裁胡映璐、合規總監袁玲領取2019年績效獎金等基本工資以外的報酬等權利,已領取部分應退回公司。
去年年初,董事長醉駕被開除公職的消息曾把首創證券推上風口浪尖。北京市紀委市監委公開曝光四起酒后駕駛公務用車違紀違法典型問題,其中就包括首創集團(持有首創證券63.08%股份)原副總經理謝德春。值得一提的是,謝德春當時也為首創證券董事長。
據了解,謝德春獨自駕駛單位公務用車回家,途中因醉酒駕車被公安機關查獲,被東城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一個月,謝德春受到開除公職處分。首創證券也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謝德春先生因個人原因,不能履行董事長職權。
后來,首創集團派出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吳禮順任首創證券董事長一職。中證協查詢顯示,吳禮順任職起始時間為2019年10月15日。
2019年,首創證券也業績也迎來了好轉,告別了業績三連降。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3.53億元,凈利潤4.2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5.52%和128.57%。證券自營業務中,公司固定收益業務聯動發展,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取得的收益率超過同期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和中債總財富指數。
首創證券在2019年年報中闡述道:公司著力加強固定收益業務制度建設,強化風控、內控、研究工作,對業務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跟蹤,建立風險警示機制,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關鍵環節為重點,以信息技術系統全流程審批核查為手段,形成覆蓋固定收益全業務的內部管控閉環,有序、規范管理交易程序。
然而,監管的一紙處罰,是否打了臉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