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20 17:30:16
再融資新規落地之后,可轉債或面臨挑戰,有私募就表示,再融資新規后定增價可以打八折,可轉債就算有個期權的保護,但這個期權是否值20%,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另外可轉債的發行門檻很高,例如加權ROE不低于6%這一項指標就卡住了很多公司,所以定增的市場更寬廣。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吳永久
2017年2月,再融資和減持相關規則的收緊,導致定增規模萎縮,而由于可轉債具有獨特優勢,可轉債規模迅速擴張。近一年來,通過可轉債募資的上市公司超230家,合計募集資金超2500億元。可轉債在2019年成為炙手可熱的再融資工具。而再融資新規落地之后,可轉債或面臨挑戰,有私募就表示,再融資新規后定增價可以打八折,可轉債就算有個期權的保護,但這個期權是否值20%,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另外可轉債的發行門檻很高,例如加權ROE不低于6%這一項指標就卡住了很多公司,所以定增的市場更寬廣。
2017年2月,再融資和減持相關規則的收緊,導致定增規模萎縮,而由于可轉債在減緩股份稀釋速度、沒有鎖定期等方面有獨特優勢,可轉債規模迅速擴張,通過可轉債募資是當前再融資的主流方式之一,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近一年來,通過可轉債募資的上市公司超230家,合計募集資金超2500億元。可轉債在2019年成為炙手可熱的再融資工具。而在近一年來,通過定增募集資金的上市公司合計235家,募集資金合計5956億元。
但是在2019年11月8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再融資規則公開征求意見,擬對再融資進行“松綁”。公開征求意見之后,定增對于可轉債發行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了。數據顯示,此次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出臺后,上市公司在再融資方式上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已有公司采用定增模式替代此前可轉債方案。紅太陽、江化微、萬達電影等10家公司終止了可轉債發行。另外紅太陽公司終止可轉債發行后,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改用定增募集資金。
不過有私募表示,雖然有部分公司取消可轉債發行,轉而采用定增模式,但整體影響有限。2020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對此有私募人士認為,隨著再融資新規亮相,定增明顯受到政策支持,此次再融資改革被市場認為將極大提振非公開發行市場,但也會對可轉債市場形成分流。從目前政策環境和上市公司策略選擇看,定增案例今年必然會增多,可轉債遭遇分流也屬于正常。華創證券也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再融資新政將促使定增市場回暖,可轉債發行規模或將受到沖擊。
可轉債有較為突出的優勢包括上市后即可以減持,而再融資政策即使是放寬,定增仍然有6個月至18個月的鎖定期。而對于新規之下的定增和可轉債,那種再融資工具誰更具優勢呢?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2月19日,合計1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可轉債的發行預案;不過從上市公司定增家數來看,今年以來截至2月19日,合計3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定增預案。
對此深圳前海乾元資始總經理李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定增肯定比可轉債要更火熱。首先是再融資新規后定增價可以打八折,就算可轉債有個期權的保護,但這個期權是否值20%,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其次就是發行門檻的問題,可轉債的發行門檻很高,而大部分的企業尤其是新經濟方向的,大部分不具備發行可轉債的要求,例如加權ROE不低于6%這一項指標就卡住了很多公司,所以定增的市場更寬廣。
而喬戈里資本牛曉濤也告訴記者,我個人覺得可轉債和定增從根本意義上不一樣。可轉債是債為主兼有股性,而定增是純權益投資。定增今年肯定會成為市場最大的融資工具,首先是政策全力支持,其次是融資方的迫切需求,第三是投資方對于投資資產的訴求等。多種方面都使得定增這個工具會成為今年的主流品種。從目前情況來看,無論從資金面、政策面、基本面等角度,資本市場下行空間不大,而向好的概率極大,那么在市場向好概率大時,肯定會更多參與股性產品。市場向下時,參與債性產品。
不過也有私募人士表示,從今年再融資市場來看,可轉債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主渠道,由于可轉債在機制設計和制度上仍有自己的優勢,首先可轉債不會立即攤薄股權。其次可轉債轉股價不得低于募集說明書前一個交易日股價均值,從而實現溢價發行,而定增往往折價發行。所以在定增規模增加后,可轉債仍會保持相當競爭力,有難以取代的優勢,仍是再融資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轉債融資不會大幅萎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