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1 20:57:22
中國正在經歷一場罕見的防疫戰役,來自政府、企業和民間的公益力量發揮了很大的力量。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來自企業的捐款已經超過106億元,捐贈的物資價值也已經超過了29億元。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回歸商業本質,支持全民抗疫。
每經編輯 成錦鴻
中國正在經歷一場罕見的防疫戰役,來自政府、企業和民間的公益力量發揮了很大的力量。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來自企業的捐款已經超過106億元,捐贈的物資價值也已經超過了29億元。隨著捐款源源不斷地流向疫區,湖北省指定的5家公益組織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戰和信任危機,特別是從昨天開始,對于湖北紅會的質疑持續升溫。
即便越來越多的衛生防護物資生產企業復工,各大企業從全球各地采購各種防護產品,航空公司物流公司為中國的防護物資運輸開設綠色通道,世界各地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都被愛心企業源源不斷輸入,但疫區的醫療衛生系統的物資仍然嚴重緊缺,這當中當然也有官方指定公益組織能力和經驗的缺失、流程制度等原因。想想在兩、三個星期前,還是一個年預算不過千萬、人力也相當有限的地方公益組織,突然就要接收和調配海量捐款與物資,很是措手不及。
企業的捐贈還在持續追加,比如我們看到蒙牛6.6億元,正大集團5000萬元,上汽大眾800萬元,三星1000萬元等企業現金及實物捐贈新聞,此外還有滬深交易所也相繼為疫情防控捐款的信息。再深入看一下企業捐款的用途,表述也越來越模糊,因為確實能想到的需求都已經提得差不多了,僅僅為了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從醫療救護專業物資、信息系統建設、供電、供油、衣食住用行,能想的都想到了。
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剛開始的一腔熱情、義不容辭地參與,到現在也開始越來越理性,回歸商業的本質,重新思考幾大關鍵問題:我是誰,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如何能發揮好業務特長從而確保最大化的援助效果。這兩天讓我最振奮的消息是阿里巴巴和東航合作利用雙方的全球采購和運力為疫區采購了急需的專業醫療物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報道是《十七年后,互聯網基礎設施給抗疫帶來了哪些Plan B》。各個互聯網平臺以其信息通達、動員能力、保障性服務、及領先科技,為政府疫情防控提供了輔助工具,也讓我們即便在各種閉關隔離中,也覺得這個世界和我們在一起。17年前,非典推動了京東的早期成長,這一次我們也期待有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型企業脫穎而出。
疫情仍在肆虐,然而假期就要結束了,分散在各個地方的人們也即將從四面八方回到城市工作生活,疫情相關的社會需求會發生變化,如何做好返程人群統計管理、有效隔離、健康狀況跟蹤、復工支持、辦公場所防疫、日常生活物資供應等都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
前兩天看到網友春節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自己使用幾大生鮮配送APP的感受,并最終用盒馬生鮮、餓了么、京東到家買到了想要的產品,而這幾家中,餓了么的配送最快。我想,對于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在返京冰箱空掉,迫切想要買到生活必須品的時候,對于日常使用的這些外賣、配送產品會有更深刻的感知,所謂雪中送炭正是這個道理,這個時候好用的平臺一定可以俘獲更多的用戶,而這個時候確保好用也是應對整體疫情系統高效運轉的印證。
為應對過年期間蔬菜、生鮮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動百家會員企業集體聲援,并號召武漢的零售企業,封城之下,武漢商超保障供應,平穩物價。我們看到了大潤發,為了保障春節商品供應,調動各門店積極配貨,保障蔬菜生鮮及防疫產品的供應,并承諾絕不漲價;國美在保障產品平價充足供應的同時,還攜旗下物流公司接收救援物資中轉存儲業務。我的同事還提到了家門口的超市,蔬菜新鮮、貨源充足,價錢和平時也沒什么兩樣。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沃爾瑪、永旺等都有相關的政策來保證特別時期的供應。
除了疫區醫護人員及市民對口罩等防護產品有需求,被疫情影響的所有城市也都有需求,在很多城市的社區藥店,口罩特別是專業的N95口罩常常斷貨。隨著大規模的人潮回到各自居住的城市,對于口罩的日常供應也會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前兩天我在京東上下單買了N95口罩,還能買到,價格也公道,對京東的好感度也隨之提升。今天還看到的消息是,“兩桶油”應對口罩緊缺的問題,在加快口罩原材料生產,這也是他們的“正事兒”。
針對遠程辦公支持,各大互聯網企業都開放了協同辦公產品。雖然這些工具不是每個人都會用,但是在疫情面前人們都記住了這些品牌和產品。他們用核心能力告訴我們,他們真心關注我們的需要。我們CRO賑災聯盟的臨時工作組假期期間不停更新的熱點速遞,也是通過協同辦公完成,工作組通過石墨文檔協同管理數據。另外,我們也看到了攜程等平臺用技術和客服平臺全力應戰退票、改簽等客戶需求。
日常生活的需求更是多元,比如我們已經習慣了的叫餐服務,在疫情面前,如何保證我們的食品安全也是外賣送餐業務持續開展的關鍵。美團和餓了么目前都推出了無接觸配送,在我們不安的情緒中盡量給了我們一些安全感。
外地人員返城,人員統計、健康狀況跟蹤將成為社區的重點工作,今天衛健委的新聞發布會強調了重點人群和社區組織的健康防護情況對疫情防控的關鍵作用。特別提出每個社區盡快生成二維碼,收集社區居民的數據等等要求,相信很多互聯網技術公司將迅速推出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京東、阿里巴巴在利用大數據和智能語音機器人等技術響應這一需求。
大道至簡,了解自己是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在強化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在當下的非常時期還能更有效地支持全社會抗擊疫情。我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回歸商業本質,支持全民抗疫。接下來的抗疫生活,我們需要你!
(文章作者:郎華 / 商道縱橫)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明雙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