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17 15:35:26
私募排排網近期調查結果顯示,86%的私募基金經理贊成持股過節,認為宏觀經濟觸底、貿易摩擦緩和、流動性寬松等因素將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而14%的私募基金經理贊成持幣過節,認為解禁壓力、市場缺乏持續資金流入、成長型大市值公司估值過高等因素會成為市場的潛在風險。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何劍嶺
圖片來源:攝圖網
春節長假即將來臨,應該持股OR持股過節的問題再度讓投資者們面臨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私募排排網近期調查結果顯示,86%的私募基金經理贊成持股過節,認為宏觀經濟觸底、貿易摩擦緩和、流動性寬松等因素將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而14%的私募基金經理贊成持幣過節,認為解禁壓力、市場缺乏持續資金流入、成長型大市值公司估值過高等因素會成為市場的潛在風險。而百億私募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認為,行情演進到現在,“春季躁動”是否會持續,還將持續多久,是當前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A股三大股指1月17日延續震蕩整理態勢,截至收盤,滬指微漲0.05%,報3075.50點。北向資金延續凈流入狀態,凈流入額超過55億元。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中美經貿磋商不斷有新進展公布,資金對市場較為樂觀,A股市場也逐步走高。截至2020年1月16日,滬指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漲幅逾3%。
國信證券指出,在中美貿易摩擦緩和以及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的雙重利好催化下,本輪“春季躁動”行情已提前展開。“春季躁動”行情或是A股特有的現象,最近幾年也越來越獲得市場關注。歲末年初,往往政策積極貨幣寬松,而上市公司又處于業績真空期,此時市場對全年會有一個相對美好又樂觀的預期,這樣就催生了常說的“春季躁動”行情。
春節長假即將來臨,應該持股OR持股過節的問題再度讓投資者們面臨選擇。記者注意到,私募排排網近期調查結果顯示,86%的私募基金經理贊成持股過節,認為宏觀經濟觸底、貿易摩擦緩和、流動性寬松等因素將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而14%的私募基金經理贊成持幣過節,認為解禁壓力、市場缺乏持續資金流入、成長型大市值公司估值過高等因素會成為市場的潛在風險。
對此正道興達資產基金經理韓明有指出,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是一個每年越不過的老生常談話題。央行一月初降準、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經濟數據見底回升,諸多利好會使大盤延續去年12月初以來的上漲趨勢。機構投資者會選擇持股過節,而不會選擇持幣過節,同時會選擇好的投資標的長期持有,獲得良好的回報。下一階段的大盤和板塊的演繹會如何走呢?韓明有認為大盤會繼續反彈,板塊會形成輪動,前期滯漲的板塊會補漲,前期有業績增長的強勢板塊經過短暫的調整還會體現強者恒強的局面。2020年的中國股市還會有很多熱點紛呈。
源灃資本投資總監陳成潔也指出,從資金面來看,短期偏樂觀。今年以來僅10個交易日,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485億元,體現出外資比較看好A股走勢。另外基金募集規模增長勢頭良好,去年12月份新成立的基金和募集金額都創下近兩年的新高,其中偏股類基金募集約800億元,今年新成立的偏股型基金單只平均規模也明顯放量,場外資金進場的跡象比較明顯。目前滬深300的市凈率約1.4倍,絕對估值和估值百分位都處于較低區間。陳成潔認為,市場估值回歸均衡的可能性較大,節后行情輪動,低估值股票可能漲幅更大。
相比往年,今年的“春季躁動”行情有些特殊:經歷了長達半年的震蕩行情之后,A股于去年12月向上突破,提前開啟了2020年的“春季躁動”行情,到現在已經維持了1個多月。行情演進到現在,這個“春季躁動”是否會持續,還將持續多久呢?對此星石投資副總經理、首席研究官方磊指出,在真正介入任何一項投資之前,都應該把一個關鍵問題搞清楚: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流入?
方磊認為,未來大量的潛在資金有望持續流入A股,在量級上甚至遠高于目前參與的資金。這些資金來自多個途徑,首先是以保險、銀行理財子公司為代表的國內金融機構;
其次是外資的流入。目前外資在A股中的占比僅為3%左右,遠低于在日韓市場中15%以上的比重。所以未來外資流入肯定是長期的趨勢;
第三是居民儲蓄資金。近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居民儲蓄從其他領域逐步轉移到資本市場;
第四就是房地產領域的溢出資金。能夠承接這百萬億量級資金的,主要是權益市場。
方磊進一步指出,從宏觀來角度看,寬松貨幣環境+產業升級將有力催生成長股的長期牛市,重點看好5G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醫藥行業等。比如5G規模商用開啟,流量和應用形式的爆發,會使相關應用和硬件受益,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終端需求修復將帶動產業鏈景氣度向上。醫藥板塊短期或因為高估值而有整固,但長期空間大,成長性依然顯著,高壁壘、高臨床價值、高性價比的藥品依然是未來鼓勵的方向,可以以時間換空間。
壹玖資產蔣俊國則表達了不同的意見:“我們當前偏謹慎,維持中低倉位。首先是因為當前市場情緒處于2019年4月8日以來的峰值,但市場缺乏持續資金流入,且板塊輪動有所加速;此外引領市場的成長型大市值公司估值很高,需要時間消化,二線和三線公司已經明顯補漲,市場缺乏眾多的低估值和持續成長的機會;第三就是今年1月份解禁壓力達到2015年6月牛市峰值的水平,單月為7000億元,在市場缺乏增量資金的環境下,市場結構性承壓。”
不過,蔣俊國也認為,經濟短周期向上趨勢有望延續,貨幣寬松、人民幣升值以及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等,這些均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2019年的賺錢效應和2020年春節的聚集效應,都有利于今年春季進一步做多情緒的發酵。綜上判斷,市場可能短期向下調整,春節后有望出現新高,屆時可能是市場中期向下轉折的重要時間窗口。考慮到資金存量博弈和部分板塊漲幅過大,因此板塊輪動的概率將增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