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9-12-25 21:53:12
據新華社報道,12月24日至25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行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對2020年國企改革工作作出部署。
2020年的國企改革將有哪些重點和看點?記者作了一番總結和梳理。
據報道,本次會議部署了2020年國資委和央企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2020年要穩妥開展有利于產業協同、品牌增值的并購重組。
二是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把明年作為中央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落地年。
三是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央企要探索實施項目跟投機制。
四是重新擬定主責主業,調結構優布局。要更好發揮“兩類公司”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加大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應用、集成電路、區塊鏈等領域的布局力度。要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同傳統制造業深度融合,加速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
五是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
六是開放合作,完善產業體系。
七是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加大對“兩類公司”試點企業授權力度,適時改組或組建新的“兩類公司”。
八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據新華社報道,本次央企負責人會議明確,明年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將出臺實施。會議明確,在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上實現新突破,把明年作為中央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落地年。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要以落實方案為契機推動國企改革不斷實現新突破。
12月17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起草工作。
此前,國資委已于11月14至15日啟動了有關三年行動方案的調研研討,并選擇8家央企及8個行業協會和金融單位等參會,一起獻計獻策。
參會的央企負責人分別來自中國海油、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電信、中國一汽、中國遠洋海運、南航集團、中交集團等;
行業專家則來自招商銀行、安信證券、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等金融單位和行業協會。
分析人士認為,從參會單位可以預判出三年行動方案的一些研究重點:
一是上游行業居多。行動方案有望重點突破煤、電、油等源頭性企業的改革問題;
二是涉及“一帶一路”業務的企業居多。未來深化國企對外開放,加速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亦是重要工作;
三是重視資本市場。
據新華社報道,本次會議釋放的信息顯示,下一步要分層分類推進“混改”,將更加重視合理設計調整股權結構,著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探索建立科學高效的差異化管控模式。
國務院國資委11月8日發布的《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明確,混改企業可借助產權市場、股票市場等市場化平臺引進非公有資本投資者,并且鼓勵企業積極申請科創板上市實施混改。
上證報記者注意到,產權市場交易活躍,以及境內分拆上市通道開啟,將成為國企混改的重要增量。
北京產權交易所總裁朱戈表示,截至12月12日,今年共有147家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通過北交所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255家金融資本和實體企業共計投資775億元。僅12月份以來,就有國家電投、中國中車等央企子公司的混改項目在北京產權交易所落地。
其中,國家電投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242億元“增資引戰”項目,不僅是今年央企混改“引戰”第一大項目,同時也是國內最大能源電力領域股權融資項目,更是五大發電集團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以對外募集資金方式的股權融資項目;而中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34億元增資“引戰”項目,則是中國中車集團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股權融資,并且涉及到A股公司的資本運作。
中國鐵建12月19日發布分拆預案,公司擬分拆旗下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鐵建重工”)并在科創板上市。這是證監會發布分拆上市新規后,最先公布實質性“A拆A”預案的公司。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表示:“隨著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步入加速落地期,科創板的設立為國有企業特別是一些高成長性、創新型的國有科技型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在國企混改過程中,一些高成長性、創新型的企業可以積極利用資本市場。”
據新華社報道,本次會議提出,要以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為重點,著力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國資委明確,裝備制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以及煤電資源區域整合將成為工作重點。
12月20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工作座談會議,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委員翁杰明表示, 各企業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進整合融合,充分釋放重組紅利。會上,國家能源集團、國機集團、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國信科、保利集團6家企業有關負責同志作交流發言。
據悉,中央企業煤電資源區域整合試點已在今年四季度啟動,由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國家電投和國家能源集團5家央企牽頭,對首批5個試點區域甘肅、陜西、新疆、青海、寧夏進行煤電資源整合。
《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電力、油氣、鐵路等領域改革,自然壟斷行業要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將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一年來,上述重點領域改革均取得了實質進展。
油氣領域:
12月9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管網集團”)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市場化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
隨后,中國石化12月11日披露,公司正在與國家管網集團商討有關重組事宜,可能涉及到中國石化相關的原油、天然氣、成品油管網資產。
此前,中國石化發布的《2019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新成立的國家管網公司將三大石油公司剝離的管道資產轉入后,將謀求資本化、證券化,通過上市廣泛引入社會資本,加大管網投資建設力度。
鐵路領域:
有著中國鐵路“總后勤部”之稱的中國鐵物,在對國統股份重組未果后,于12月份出人意料地“轉戰”一汽夏利,擬將總資產209億元的中鐵物晟注入一汽夏利。
另一個重量級央企“京滬高鐵”,也在12月25日啟動上市招股。
有鐵路專家認為,京滬高鐵上市只是一個開始,未來會有更多優質鐵路資產上市,“目前,鐵路市場化進程正在逐步加深,改革有助于鐵路部門更好實現盈利。”
電網領域: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11月發布的《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國家電網提出,鼓勵社會投資者與國家電網公司科技型企業建立混合所有制企業,打造科學靈活的股權架構和激勵模式,圍繞泛在電力物聯網產業發展方向,遴選具有較強競爭力和成長性的公司中小企業,共同推動上市工作。
11月11日,山東證監局披露了國家電網旗下國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網智能”)的IPO輔導備案信息,根據此前規劃,國網智能的上市目標正是科創板。
(圖片來源:攝圖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